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小户女养家记第8节(1 / 2)





  她要会做鱼腐,还绣什么荷包?

  李玉兰也坐不住:“自然是,阿娘你去给人家赔罪,好好说话,等关系缓和下来了,再请教她们这事!”

  “我?要我去赔罪?”

  “便是你媳妇我去也不是不行,可得罪人的是你,我怕陈三嫂跟陈四会觉得我们没有诚意。”

  她好歹也是受人艳羡的媳妇,怎么能放下身段去给人赔罪?

  李玉兰气恼花婶子平白搞砸了本来很容易的事情,却不敢发作,耐着性子支招,“阿娘你去买点瓜果吃食,今天夜里送到陈三嫂那房里头吧?”

  要她花钱买瓜果吃食送人?

  花婶子觉得心在滴血。

  可想到将来一日赚五十文的大好机遇,她闭着眼睛点头。

  而陈念莞母女,才跟花婶子吵过,不知道她转头就打起了跟她们学做鱼腐的主意,今日月满楼开张,陈念莞与柳氏再度分头行事,陈念莞带着六十个鱼腐送去月满楼,之后再去码头找柳氏。

  怕误了时辰,陈念莞还特意雇了辆驴车将自己送到月满楼。

  见到杨掌柜时,月满楼已经一切准备就绪,还请了舞师,待到吉时便开锣采青开业。

  施存祈也在,见到陈念莞如约来送鱼腐,笑了笑,着伙计收下,结算钱银时,才发现多了十个。

  “那个,多的是我恭贺月满楼开业送的,施东家别跟我客气。”陈念莞笑着道,又从裹着棉布的桶里拿出还冒着热气的一碗金菊鱼,“另外,我给施东家送一份贺喜的金菊鱼,也算是一点心意,能给个盘子让我装点一下吗?”

  施存祈一点头,那杨掌柜就马上让伙计按照陈念莞的要求将一个长瓷碟拿了出来。

  陈念莞将八朵金菊鱼在碟子上放好,摆成一条曲线,两朵之间装饰了胡萝条为蕊,白萝卜片为瓣的花饰,而后在八朵金菊鱼上浇上自制的特色酱汁。

  “祝月满楼花开富贵,客似云来。”

  施存祈看着这份金菊鱼,哈哈笑了起来,“一会儿我们月满楼开张,迎宾有特惠,不如陈姑娘留下来尝尝我们酒楼的特色菜?”

  陈念莞笑着谢过施存祈的好意?????,拿着五十文离开了月满楼。

  走出月满楼一段距离,陈念莞就听到锣鼓声响了第一下,而后第二下,第三次,震天响的锣鼓声伴随着鞭炮声紧密地擂动,还听到了舞狮出场喝彩的声音。

  眼看越来越多的食客朝月满楼涌了过去,陈念莞不由得羡慕。

  希望有一日,自己也能开这么一家气派的酒楼,然后躺平吃香喝辣。

  她低头掂了掂布袋里的五十文钱。

  万丈高楼平地起,自己还得慢慢来。

  先抓紧实现自己的第一个小目标,搬出大杂院,租上自家人住的小庭院就好了。

  新开张的月满楼里,施存祈已经按照陈念莞的建议,将那鱼腐当做点心搭配着她送的酱汁免费送给了进来光顾的食客,至于那份金菊鱼,施存祈已经尝了一朵,想了想,道:“就将这一份金菊鱼呈到二楼雅座去,说是今日仅限一道的特色菜,只有七人小份,谁要,谁便出五十文一份尝个鲜。”

  第9章

  陈念莞对此毫不知情,急匆匆赶到码头,看柳氏正有条不紊的收钱,装鱼腐,加酱料,递给食客,并没有忙不过来的模样,大大地松了口气。

  如今鱼腐的营生已经稳定在一日一百个左右,再加上给面馆的二十个,便是一百二十个。

  一日稳定能赚一百二十文。

  赚钱是赚钱,可天天三点多起来打鱼蓉与蛋液实在太累。

  做完力气活还得继续出摊站一个上午,短时间还好,陈念莞怕长期如此下去,她跟柳氏都会熬不住。

  她必须得想想这活计要怎么分配人力才合理。

  回到大杂院,数过铜钱后,陈念莞发现她们的每日收益迎来了小高峰。

  统共计有一百六十六文钱。

  当然,其中的五十文钱是今天开始加入的大主顾满月楼提供的。

  看着堆成山一般的铜钱,柳氏双手捧着笑得开怀:“莞莞,好多钱,好多好多钱。”

  见柳氏难得露出稚气的一面,陈念莞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

  虽然陈念莞一直融合进这个时代,这个家,嘴巴上唤柳氏阿娘,但实际上,柳氏跟现代的自己不过年长几岁,除了称呼上不变,她心底其实把柳氏视为闺蜜。

  “姐姐,好多钱,好多好多钱。”萱萱也学着柳氏的样子,伸出干瘦的双手去拥那些铜钱。

  “嗯,以后我们还会赚更多钱,更多更多钱。”陈念莞也道,便见柳氏跟萱萱两母女都冲自己点点头。

  柳氏从喜悦中冷静下来后,慢慢坐起来,看着陈念莞,“可是,莞莞,那卢婆婆跟花婶子不让我们用公用伙房,明日怎么办?”

  “休息一日,不出摊吧?”陈念莞道。

  “那怎么行?”柳氏急了,一日不出摊就损失一百多文钱,太亏了,还有,“今日月满楼才开张第一日,你不过才供了一日的鱼腐给他们就断货,他们会不会以为你做生意没诚信?”

  “那也是。”陈念莞想了想,“既然她们不让我们用公用伙房,我们自己搭一个私用伙房就行了?”

  其实只要一个灶子,一个铁锅,一把菜刀,一块砧板,以及一些柴火就足够的事情。

  铁锅恰好王嫂子家有一口,菜刀也有,是他们从西北逃荒到这边来时带在身上的贵重物件,答应了借他们。

  “除了灶子,砧板跟柴火在县上都有现成的能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