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汴京生活日志第28节(1 / 2)





  不过饶是如此,沈丽姝之后依然一有空就往沈家院子跑,还要拉上两个弟弟,这样随时跟伯父们沟通要求的同时,顺便还能满足一下沈爷爷沈奶奶想亲近孙子孙女的心。

  沈丽姝是说过让弟弟们回镇上后自己选择住谁家,甚至两家轮流住也可以的话,但这只针对大弟二弟。她自己在姥爷家住着有阳光的大卧室,每天舒舒服服睡到八九点,快乐的都有点乐不思蜀了,怎么也不能想不开去沈爷爷家挤女生宿舍的。

  沈文殊和沈进殊显然也不是傻的,阿姊自己都不想去爷爷家住,可别想忽悠他们吃苦。

  于是姐弟三人都不来沈家住,让本来十分期待的沈家人愿望落空,其他人还好说,沈爷爷沈奶奶却是肉眼可见的失落。

  为了安慰一下两老受伤的心灵,沈丽姝于是上演了一出身在徐营心在沈的戏码——虽然住徐姥爷家,姐弟三个的心却是在沈爷爷家,每天只想往老沈家跑,大半时间都泡在了他们那边。

  计划很顺利,沈丽姝才演了两天,沈爷爷沈奶奶那点失落早已烟消云散,每天忙着弄各种好吃的好玩的,用来招待大半天泡在自家不肯走的孙子孙女,连带着家里其他孩子都受益,这些天跟着吃上了奢侈的零嘴。

  沈丽姝和弟弟们一不小心,就成了得到老沈家男女老少都热烈欢迎的客人。

  而徐家那边,还以为姝娘是忙着去沈家沟通工作内容,她这么辛苦,他们只有心疼的份,根本生不出小情绪。

  沈丽姝表示计划通√。

  说起来还挺有趣,在她一天天往老沈家跑的时候,沈家的堂哥们却恨不得住在徐家不走了。

  他们以二堂哥沈大路为首,每天都去徐家围观徐虎徐力哥俩练习烧烤技巧,有时候还自带瓜果蔬菜申请动手机会。

  沈丽姝跟徐姥爷他们达成了让徐林徐鹭留在家里读书的共识,现今人手紧缺,的确一早做好了从沈家招募的准备,但她目前也只是暗示过几句,还没正式表露过这个想法。

  她这次是有些过于谨慎了,一来才回镇上没几天,跟堂哥们的接触还不多,沈丽姝想再多观察相处一下,二来就是她已经发现跟徐家比起来,沈家的家庭氛围要严肃许多,思想观念也更为传统,想来是沈家长辈比徐姥爷他们更保守的缘故。

  当然沈爷爷沈奶奶对她和弟弟也都很好,好到有点纵容的地步了,具体表现方式就是在家里很有些重男轻女、也不允许孙女们放肆的沈爷爷沈奶奶,对于她一系列堪称出格的求助却是无条件配合——老两口非但不阻止劝说她的行为,就差没为她鼓掌喝彩了。

  他们如此的双标,反而让沈丽姝有点慌,她开始怀疑沈爷爷沈奶奶的“开明”仅限于她一人,倘若她要把堂兄弟们也拉进来,搞不好他们头一个反对。

  毕竟严格意义上来说,她只是沈爷爷沈奶奶的孙女,但他们已然是两家人,老两口对亲孙的要求,和名义上只是堂孙女的要求,可能是不同的。

  沈丽姝不想贸然开口,她现在跟沈家伯父他们合作就很愉快,万一她的提议并不是长辈们乐见其成的,那她不但拉不来小伙伴入伙,连可以百分百按照她要求打造工具的合作者都要跑,可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去徐家跟徐虎徐力学习观摩烧烤技巧,完全是沈大路他们自发的行为。

  沈丽姝也乐见其成就是了。

  堂哥们的积极主动,让她对他们的加入增添了一份信心,能方便全面地考察未来小伙伴的同时,她也暗中观察着沈爷爷沈奶奶他们对此事的态度,如此又过了两日,确定他们的反馈都比较积极,沈丽姝终于不再耽误时间,主动出击了。

  准备充分的好处这便体现出来了,沈丽姝一说想聘请堂哥们给自己打工,整个沈家都不说沸腾,但除了沈四叔以外的其他三房全都心动了。

  对,并不是只有堂哥们自己激动,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也都一脸喜气洋洋,因为沈丽姝当场宣布了待遇标准——按照出勤率,每人每天五十文工钱,她家包吃包住,每个月还会看情况发一笔奖金,当月利润多奖金就多,利润少奖金也会相应减少,但她可以保证,奖金数目不低于五百文。

  沈丽姝开的是固定底薪,毕竟堂哥们一看就很穷,从徐家表兄弟们那里赚的一贯多钱,分到每人手里才几百文,都不知道这钱能不能保住。想到全世界的老母亲都自带给儿女管钱的技能,沈丽姝对这个结果比较悲观,心想他们现在指定没钱入股分红,那就先从打工人开始吧。

  看在大家都是亲戚、也都小小年纪都要承担生活压力的份上,沈丽姝定了个比较高的底薪,当然这也是取得了小伙伴们同意的。

  毕竟摆摊挺辛苦的,她计划先去夜市卖烧烤,从晚上六点营业到凌晨十二点,大概下午四五点就要早早吃了饭搬东西出去,在这之前,把食材处理串串也要好几个小时,早上还要采购新鲜食材,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从下午一两点,忙到凌晨一两点,每天工作近十二个小时,再不提高工资待遇,沈丽姝自己的良心都会痛痛。

  再说这次他们自己也有工资拿,跟沈大路他们一样的底薪,当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待遇。

  不过包吃包住这个,就是沈丽姝专门为堂哥们而落实的了。

  之前徐家表兄弟们也是吃住在她家,可徐二舅每次进城都要带些粮食蔬菜,其实也能折算成他们的伙食费了,可沈家堂哥们都是一群干饭人,让他们自带干粮,岂不是一麻袋一麻袋的往城里搬?她好歹是当大股东的人,不能这么小家子气,就直接提出了包吃包住。

  按照沈大路他们的饭量,和沈丽姝家里的伙食标准,他们每人每个月的伙食费差不多都要两百文了,再加上她保证的每月不低于五百文的奖金,月薪轻轻松松过两贯。

  这个待遇,已经快赶上某位在银楼当师傅的邻居了。

  沈丽姝希望,堂哥们也能跟徐家表兄弟们一样,努力攒钱,等之后有条件开烧烤店了,他们也能多少投一笔,当个小股东——只要大胆跟着她混,不保证都能发大财,但是让小伙伴们日后平安喜乐、衣食无忧,这份信心还是有的。

  至于开烧烤店,沈丽姝是计划明年夏天到来前完成这个小目标,现代人夏天的标配是啤酒烧烤小龙虾,沈丽姝弄不来啤酒,又变不出小龙虾,她就想搞点汴京人都无法拒绝的冷饮。

  夏天那么热,还没有空调避暑,再不想办法推出几款消暑解渴的冰品,谁还有心思和胃口撸串?

  提到冷饮,沈丽姝真是有一肚子想法,她知道硝石的原理,夏天时也试验过,真的可以结冰,但因为她刚穿来时没条件和能力发挥,等赚到第一桶金可以搞个大新闻了,夏天也进入了尾声,卖冰还不如卖板栗来得划算,所以这么多想法,都只能等到明年夏天实行了。

  正好烧烤和冷饮也是绝配,她现在又要资金有资金,要人手有人手,沈丽姝相信他们明年一定能推出风靡汴京的爆款冷饮,但前提是要拥有自己的门店,不然她在路边制冰调饮料,从配方到手法一览无余,别人不但能模仿,说不定还可以超越,这还让她怎么愉快的装逼?

  所以沈丽姝才要给她和小伙伴们安排十二个小时的工作强度,争取半年内赚够两百贯,在城里最好是她家附近的位置,租个大一点的店面。

  再说回给沈家堂哥开工资,沈丽姝这次不能带他们一起赚钱,也不想亏待了亲戚,这才开了较高的薪水。但她却低估了高薪带来的诱惑,沈家那些堂哥堂弟,不管年龄到没到她的要求,全都抢着要给她打工,就连已经结了婚的大堂哥都心动了。

  沈家那两天很有些鸡飞狗跳,最后,沈家派出了沈大路沈大山沈大力和沈大柳四人打工小队跟她进城。

  疯狂心动的沈大金跟进城名额失之交臂,听说是因为他媳妇很是闹腾了一通,差点就挺着大肚子回娘家了。

  沈丽姝听到结果很是松了口气,因为真正想要的刚好也是这四人。

  她对大堂哥本人也没意见,只是他都结婚生孩子了,总感觉不是同一辈的人,加上大堂哥身为老沈家的长房长孙,不但他习惯了指挥兄弟们,其他人肯定也是听他的,那沈丽姝还怎么带好这个队伍?

  所以大堂哥没能加入进来,沈丽姝高兴得当场双手合十,虔诚的替大堂嫂祈祷早生贵子、母子平安。

  自打打工名单确定下来,不用沈丽姝再督促什么,本就对烧烤这份工作充满向往的沈大路等人,更是每天从早到晚都待在徐家院子里,自己给给自己做岗前培训,还搞得像模像样、紧锣密鼓。

  这天,沈丽姝又在老沈家待到傍晚才回徐家。

  今天只有她一人,因为弟弟们早在两天前,就被她打包和小表哥们一起去私塾报道了。

  沈丽姝内心对弟弟们寄予厚望,甚至还做过把弟弟们培养成材然后带她躺赢的美梦,因此不厌其烦给他们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鸡汤,但她毕竟只是姐姐而不是亲妈,真到了入学这一天,除了例行打鸡血鼓励他们认真读书外,其余就没表示了。

  别说像第一天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一样坐立不安、恨不得亲自去学校陪读,沈丽姝甚至都没有亲自接送他们上下学以示重视,她把弟弟们随便托付给两个蔫哒哒的表弟,就万事不操心,继续忙她自己的事情了。

  反倒是小朋友们比较激动,放学回来第一时间找到阿姊,宣布他们在课堂上被夫子夸奖了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