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节(2 / 2)


  周逸云则带着点儿敌意望着阿俏,口里低声说:“总之我不管,瑶瑶,你这次一定要帮我。”

  阿俏不知周逸云的用意,不过她反正也不在乎。她若真的明白了周逸云的心思,阿俏十九也会置之一笑反正她是打定主意不再见沈谦的,旁人觉得沈谦如何,一概与她无涉。

  话不投机半句多,临别之时,周逸云没和阿俏说半个字,倒是和阮清瑶难分难舍,小姐妹俩差点儿没哭出来。周围的人劝了半天,阮家这对姐妹才得以动身。

  省城离惠山不算远,因为这一耽搁,阮清瑶和阿俏到了第二天下午才到惠山。

  静观师太所居的西林馆在惠山西南侧,距离太湖鼋头渚不远。一到这里,阮清瑶就命人相陪,去太湖游山玩水,买了不少惠山泥人儿回来,打算送给在上海的堂姐阮清珊。

  这时阿俏已经寻到了“云林菜”传人考核的地方,递了报名表,给西林馆的人看过了证件,也看好了地方,打算和其余一起前来应试的小厨娘们住在一处。

  阮清瑶在阿俏的住处看了一圈,自然嫌弃这里的条件简陋。上海来人已经打点好了供阮清瑶入住的旅馆。阮清瑶刚想要邀阿俏同住,可是眼一转又生了旁的念头:“我说阿俏啊,你既然已经找到地方住下了,我就不劳动你了。”

  阿俏笑笑,她知道阮清瑶嫌弃这地方清苦。

  “总之你……姐姐是觉得你一定能成的!”阮清瑶没听见阿俏的回答,顿觉有些心虚,眼见着阿俏将自己送到这里来吃苦,她这个做姐姐的反倒没有这样的魄力与决心……

  转念一想,阮清瑶不禁失笑:她这是怎么了,难不成是接触阿俏太久,被这个一根筋的妹妹感化了不成?她可是一个打算一辈子追求舒适惬意的人啊!

  想到这里,阮清瑶的眼神便更加热切:“阿俏,加把劲儿,阮家以后就靠你了!姐姐等着听你的好消息!”

  随即姐妹两人分别,阿俏就一个人留了下来。

  静观师太是“云林菜”的唯一传人,而西林馆也是惠山里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禅院,与惠山寺、惠山禅院等明寺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静观在当地却极有人望,一来她在此清修多年,精研佛法,再者当地士绅也都希望这“云林菜”这最后的一脉能够妥善传承下去,昔年倪瓒遗风能够得以保留。所以听说这次静观想要公开招收选拔弟子以继承“云林菜”的技艺,反倒是当地士绅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从附近数省闻讯赶来的不少年轻女孩子,就住在当地一所大宅院里。并且由主人花了重金,打造了公开“考核”的考场。

  阿俏已经不是头一次来这里,晓得这里的规矩是两人同住。阮清瑶走了之后,她不免感到有些孤单,四下里看看,见已经有不少同来参加考核的女孩子已经找到了搭伴的,三三两两地领了铺盖,往宿舍那里过去。

  “阿俏!”突然有个声音又惊又喜地招呼一声。

  阿俏扭过头,欢然出声:“寇珍姐,你也来啦!”

  寇珍也拎着行李过来,一边走一边点头:“如此盛事,怎能不来。听说这次,静观大师还会在大家面前演示厨艺,我就算考不上做她的弟子,前来看一看,也能进益不少!”

  阿俏赶紧点头,寇珍这话说到了她的心里去。上辈子也是这么着,她虽然没能被选中,成为静观大师的弟子,可是通过观察大师的手法、做派、风度……她都有很多收获,甚至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她对饮馔之道的理解这也是这次她一定要说服家里人赶来的原因之一。

  “这可好,我还在想到底和什么人拼房间才好,既然你来了,没的说了,就是咱俩!”寇珍与阿俏友情甚笃,这时候二话不说,就上来挽着阿俏的胳膊。

  阿俏连忙说:“等一下!”

  她看着寇珍错愕的眼神,赶紧解释:“寇珍姐,稍等我一下,我得看看有个认识的老对手有没有来!”

  于是她放下手中的东西,在这好多人住在一处的大宅院里左看看,右看看,转了一圈,确确实实没有找到姜曼容的身影。

  第51章

  “姜曼容,就是上次你家和杜家比试厨艺的时候,杜家聘的那个厨娘吗?”寇珍听阿俏解释了她寻人的理由,也觉得很好奇,“听说她已经离开省城了。”

  阿俏兀自在东张西望,想看姜曼容到底有没有来。

  她渐渐察觉这一世有好多事情与上辈子相比,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比如上辈子寇珍没来惠山,来的是姜曼容;而这辈子寇珍却到了这里,还跟阿俏住同一间寝室,而姜曼容却始终没有踪影。

  阿俏心想,若是她和寇珍能进入最后的对决,两人真刀真枪地比试厨艺,无论最后是谁成为静观的弟子,她都会感到高兴而且料想寇珍也会这样想。

  可若是换了姜曼容……阿俏始终没见到她那娇媚的身影,稍稍放下了心。

  晚间大家一起在饭堂里吃饭,寇珍望着面前的一碟尖椒炒五花肉,很有些吃惊,说:“我以为到这里一定要吃素的。”毕竟静观是出家人,所以寇珍才会这么想。

  阿俏笑笑,接口说:“可这里毕竟是俗家的大宅院,再说了,‘云林菜’那本书里写的,大都也是荤菜啊。静观大师又没有只说找出家人做弟子,所以我猜啊,考核的时候,也一定会有关于荤菜的考试。”

  她这么一说,旁边的年轻姑娘们纷纷议论起来,有的不愿相信:“真的么?我过来之前,可还专门向素菜馆的大师傅多学了几手,难不成白学了?”也有人热切地凑过来,问阿俏:“这位姑娘,你看过‘云林菜’这本书?你居然认得字?”

  阿俏就与寇珍相互看了一眼。阿俏赶紧谦逊:“我家里有这本书,不厚的,薄薄一小本,我小时候听大人讲过,所以大概知道些内容。”

  众人听了,这才作罢,不再围在寇阮两人身边,纷纷散去。

  阿俏轻轻地吁了一口气,不仅又想起姜曼容来。在这个时代,“男女都一样”的口号已经打了出来,可是女孩子读书认字受教育的机会还是不多,大多数女孩子就如她身边的这些小厨娘一样,没什么机会读书,稍许能认得几个字,就算是不错的了。

  她所认识的姜曼容也是这样的一个厨娘,可是姜曼容却异常聪明,虽然没机会上学,可是跟在姜裕祚身边时就已经认了不少字,后来跟着静观大师,学识与气度都更上一层楼。所以说起来这姜曼容也并非寻常的庸俗女子,纯靠一己的姿色取悦男人以求温饱其实姜曼容也是靠她的厨艺与努力,才一步一步地拼搏上来的。

  因此,阿俏对这姜曼容没有丝毫的蔑视,甚至有点佩服姜曼容的聪明与毅力,但是她却痛恨姜曼容靠着损害别人的家庭,践踏别人的幸福,来满足自己所想要的富贵与贪欲。

  寇珍见这时候阿俏的神色十分凝重,连忙问:“阿俏,你没事吧!”

  阿俏连忙深吸了一口气,摇摇头说:“没事,我……我挺紧张的!”

  寇珍听着就叹气:“我也紧张啊!还指望你能开导开导我。也不知道明天到底要考什么。”

  然而阿俏却真是知道明天大概会考什么的,她微笑着说:“寇珍姐姐,静观大师收徒,一定会从厨师的基本功开始考核。所以咱们只要小心应对,前几轮,应该都是能过的。”

  果然被阿俏说中,第二天大家起身,在宅院里集中。静观大师本人没有出现,据说是上惠山后山去挖鞭笋去了。

  阿俏听说了觉得有点儿好笑:毕竟秋天这个时候,春笋早就长成了翠竹,冬笋这一茬儿还没接上,如果不想用扁尖玉兰片代替鲜笋,那就只有鞭笋了。

  想到这里,阿俏不禁又想起上辈子曾听静观大师说起食材都有“四时之序”,“正当时”这三个字最是难得。如今静观大师是在身体力行,亲自体现这一点的重要性了。

  静观大师本人没有出现,考核却照常开始。西林馆的几名女尼和山下士绅家的女眷们组成了考察团。第一场考核是最初步的筛选,每一名前来报名参加考核的厨娘依次走进一间厨房,将厨房收拾成“能用”的状态。若是通过考核,小姑娘们就将直接进入下一场考核,可若没通过,就直接从另外一个门出去,回寝居收拾东西回家了。

  寇珍见到不断有人垂头丧气地出来,难免紧张。

  阿俏跟在寇珍身后,见寇珍这样,忍不住提醒:“寇珍姐,你别紧张,回头进去了你就想想平时你上灶之前做什么准备工作,一件件都做全了不就成了?”

  寇珍一想,点头说:“也是!”她转头看看,“阿俏,多谢你提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