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6节(2 / 2)


  阿俏双眼有些热,却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大家伙儿把她所做的云林菜式全都吃光光,这是对她最好的鼓励,与最大的肯定。

  第87章

  静观师太在宴席之间,将故意前来示威的李善人请到一旁,两人单独说话。

  阿俏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只远远地看见师父静观脸色平静,反倒是李善人听着听着有些脸色难看,回了静观几句。随后静观不知说了一句什么,将李善人气得浑身颤抖,伸手指着静观,激动地道:“你、你……”

  随后他一甩手,冷淡地道:“随你的便!”

  说完这李善人便走了。

  阿俏赶紧迎上去,扶住静观。静观师太也扭过脸来望着阿俏,柔声说:“孩子,没事儿的,这件事……为师能想办法解决的。”

  室外春光正好,阿俏怔怔地望着静观。她头一次见到静观这副模样:双眉发白,头上原本乌青的发茬儿已经不再是黑色的了,眼角鱼尾纹已经非常深,双眼有些浑浊,唇角则已经开始向下垂。

  与近两年前她第一眼见到的静观相比,她的师父,已经无可避免地显出了龙钟老态,可……可这不过一两年的功夫而已啊!

  “去吧,去谢谢那些赏光出席的乡亲,应承他们三日之后你一定会给他们惊喜。”

  静观指指室内。

  阿俏奉命去了,少时又急急忙忙地奔出来。她见到静观师太正扶着墙,缓缓地蹲坐下去。

  “师父、师父……”

  阿俏胆战心惊。

  静观师太时时劳作,身体一向康健,这般突然显出颓态与病容,是此前从没有过的事。阿俏慌了神,伸双臂撑住静观的手臂,将她扶到室内,又赶紧奔下去给她倒了热茶。

  乡民之中就有郎中,赶紧上来给静观师太把了把脉,只说没事,看上去像是劳累过度,需要静养。

  “静观大师若是病了,那三日之后的素席面……”有人忍不住开口询问。

  郎中看过静观的状态,摇了摇头,开口劝道:“大师,佛前献祭虽然重要,可是您的身体也很要紧,毕竟岁月不饶人,您一把年纪的人了,总要好好保养才是。”

  静观思索片刻,便当着众人的面对阿俏说:“三日之后……就要全劳烦你了,莫要让这些人,这些指点过你,帮助过你,相信你的人失望……”

  众人便得知,四月初八那日佛前的素席面,那副传说中的《辋川图小样》,将会由眼前这年轻姑娘来主理了。

  阿俏一脸忧急,赶紧点了点头,握着静观的手,转头请了几位年轻力壮的乡民,和那位郎中一起,陪她一起送静观回西林馆去。

  自此,静观便在西林馆自己的禅房里静养。

  惠山一带不少人听说静观大师病倒,纷纷前往探视。有些因为李善人的缘故而未曾出息那天“云林小宴”的人,也大多心中存了愧疚,纷纷偷偷摸摸地上山来看望静观大师。

  静观却一概在禅房里闭目养神,三天之中未曾出房门一步。

  阿俏与她的师姐们则一面照料静观,一面着手准备佛前的素席面。三天光景,在忙忙碌碌之间一晃而过,阿俏压根没有时间忧虑素席面能不能为乡民们接受,她唯有尽到自己的本分,努力照顾好师父,同时也依着以前早就设计好的,将《辋川图小样》一点一点全部准备出来。

  四月初七那天,她由慧云师姐相陪,下山拜见惠山禅寺的住持方丈,说了几点请求。住持一一都允了,又问起静观的病情,见到阿俏与慧云的神色,住持也晓得不容乐观,只能宽慰两人几句,念了一句佛偈。慧云表示凛然受教;阿俏却睁着一对眼,不知所云。

  到了四月初八那天清晨,阿俏起了个大早,先去看了静观,见静观气色尚可,便为她喂了些粥水,然后给她披了外袍,问她愿不愿意出去走走。

  静观扶着地面缓缓起身,来到禅房门口,眼望着这日明净的蓝天,听着清晨林间风拂竹叶的声音,冲阿俏一笑,只说:“阿俏,师父今日觉得很是高兴,毕竟多年来的执念终于能放下了。能完成老父的心愿,师父在世,再无所求了。”

  “师父,请您放心吧!”阿俏口上这么说,心里却没有多少把握。到了这一刻,她唯有全力以赴,可那结果如何,却只能交到老天手里了。

  “去吧!孩子,师父不下山了,只在这里等着你的好消息。”静观温和地说,双手一送,将阿俏往禅房外送了出去。

  阿俏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心中隐隐约约地觉得有些异样。

  去年今日,她头一次听静观大师详述心中的执念,对父亲的抱憾,头一次明白了静观师父培植她传承“云林菜”的心有多么恳切。

  可是静观也说过,这条路很长很难,而她会陪着阿俏一起走下去。然而今日这佛前献祭,静观却双手一推,将阿俏送了出去,让她独自面对。

  阿俏走到一半,回头看看静观的禅房,只见静观已经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安安静静地坐下开始打坐。阿俏强自按捺下心中的疑惑,赶紧来到后厨,与师姐们一起,为在惠山禅寺里的佛前献祭做最后的准备。

  今日惠山禅寺贴出了告示,因为大雄宝殿内需要准备佛前献祭,所以在吉时之前,不会对外开放。待到吉时,候在殿外的香客便可入内,欣赏供奉在佛前的素席面,包括那一道让众人期盼了整整一年之久的《辋川图小样》。

  在外候着的人们自是焦躁,纷纷猜测,纷纷议论。

  只有李善人一人对今日的供奉不屑一顾,冷言冷语地道:“这可好,静观自己先装病了,回头那孩子什么也做不出来,静观还有个替罪羊可以用来背黑锅。”

  在外候着的人大多将信将疑毕竟去年静观在佛前承诺,说是她们师徒二人必定要给大家一个交待,可到如今,却只有徒弟,没有师父了。

  眼看吉时将近,惠山禅寺有僧人出来,抬出两个一人高的大香炉和十几个蒲团。几名知客僧对前来的香客合什行礼,说:“今日大雄宝殿内供着素席面,所以进香的规矩要改一改。”

  “诸位香客请在此上香,上香后请去那里排队,依次进入大雄宝殿礼敬诸佛,并观赏素席面。每一次会请二十人进入,务请大家稍安勿躁。”

  人们听说改了规矩,一时纷纷开口相询,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吉时的钟声立即响了起来,僧人们一起合什肃立。香客们见了阵仗也纷纷闭口,不敢再出声。

  立时有人先按照那知客僧所说的,上了头香,然后由知客僧引着,过去排队,从大雄宝殿左侧进入。

  大雄宝殿的正门也于此刻缓缓打开,外头候着的香客们远远能望见佛前排了长长的一溜香案,入内的香客们则沿着香案,缓缓步行,自左而右地欣赏一遍,最后二十人一起立在佛前,向佛像行礼,之后从右首边门出来。

  外面的人看不清香案上摆着的物事,所以里面的人一出来,就有人着急问道:“有吗,在里面吗?《辋川图》?”

  “在”

  出来的人好像还有些迷迷瞪瞪的,似乎依旧沉浸在素席面带给他们的震撼之中。

  “《辋川图小样》,一共……一共二十景。”

  出来的人转告还在外头候着的香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