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0节(2 / 2)


  他一面开始收拾店面,一面向阿俏解说,他姓狄,行九,原本是做“江湖菜”出身的厨子,后来得罪了帮派,就干脆从帮里脱身出来,流落到省城这里,开了一小爿店面,聊以维持。

  可要命的是,他从帮里脱身,却始终没能彻底摆脱帮里年轻一辈的骚扰。

  阿俏惊奇地问:“难道是真的,你们脱离帮会的,就喝这么一瓶酒就完了?”

  狄九继续苦笑,点点头。“是的,饮下一壶青州酒,从此江湖是陌路。说白了这原本就是走个过场,可是因为我身体不行了,饮不得酒,所以他们这些小辈每每过来,就以这个由头生事,不过就是看着我不欲将事情闹大,想从我这里讨要点儿财物,占点儿小便宜罢了。”

  说着,狄九举了举阿俏之前递给他那个空瓷瓶,指着瓷瓶上镌着玉色的“青州”两个字,说:“以后我有了这个在手,他们再来,我也不怕了。大不了,就和姑娘一样,想法子骗巡捕房的人过来呗!”

  说着狄九与阿俏相视一笑。笑毕狄九正色劝阿俏:“小姑娘,眼下你还年轻,恐怕觉得自己酒量很好,千杯不醉什么的。我狄九年轻的时候,还不是酒到杯干的?后来还不是喝坏了身子,吐过一次血,从此再也不能沾这玩意儿。你小小年纪,可千万别赴旁人的后尘,可要时时保养。”

  阿俏笑着点头,只说“知道了”。她也能觉出刚才那一瓶子青州酒确实有些后劲儿,可是她头不晕,眼不花,走起路来还是一条直线,足见没有大碍。

  狄九却还喋喋不休,只说:“善泳者溺于水,小姑娘,这世上确实是有些奇人,天生就能千杯不醉的,可你毕竟是一个正当花季的闺女,江湖上人心险恶,你可千万别,千万别大意,饮酒误事、酗酒误人。这你……你,可千万记在心上。”

  狄九这番唠叨倒是一下子将他与阿俏的距离拉近了些,阿俏柔声笑道:“好啦!狄九叔,我将您这话以后牢牢记在心上还不成么?”

  狄九摸着后脑,讪讪地笑了起来。自他来省城,恐怕还没遇到过如此舒心的时候。

  阿俏回到阮家,见到常婶儿提着行李正准备出门。常小玉送了出来,脸上也没多少戚色,不过寻常分别的样子,招了招手就准备自己回去。

  这时候的常小玉,已经比以前当差的时候胖了好些,身上穿着的衣衫都显得紧了不少。如今她在家里好歹也算是个姨娘,不用再事劳作。常小玉又是个极贪吃的,总是叫大厨房那头给她做好的,一来二去,原本一张算得上标致的瓜子脸,珠圆玉润了好几分。直到现在,她手里还抱这一小碟刚剥的新上水红菱。

  “小玉啊,娘不在,你可给我长点儿心吧!”常婶儿恨铁不成钢地嘱咐,一瞥眼见到阿俏正走进来,连忙住嘴不说,只冲常小玉使了个眼色。

  常小玉还在往嘴里塞着东西,点点头:“放心吧,娘,我知道了!”

  阿俏抬脚从她们母女身边越过,也没打招呼,径直往阮清瑶的小楼上去。

  “阿俏,来了啊!”这时候阮清瑶刚起,正对镜梳她刚洗过的长头发。桌上也散放着一盘煮过的红菱,只是阮清瑶不怎么会剥这东西,阿俏一看,唯一动过的一枚上面还有几个小巧的牙印儿,应该是阮清瑶努力尝试一番之后,无奈之下放弃了。

  她对付这鲜嫩红菱却是一把好手,当下没答话,自己坐在桌边,取了一枚红菱,双手握住两只长角,轻轻一拗,红菱便从中分开。阿俏又各自拽住菱角,使劲儿一挤,菱肉就从壳儿里挤出来一截儿。

  阿俏自己却不吃,只将剥开的两只菱角搁在碟边,取了下一枚,依样画葫芦剥起来。

  阮清瑶回过头来,眼前一亮,娇声道:“哎哟哟,我这怎么敢劳动你这位三小姐替我剥菱。”手下却老实不客气地取了阿俏剥好的一枚菱角,将菱肉送入口中。

  “话说回来,我们的三小姐怕也是听说了常婶儿今日回乡,才有那么好的心情,来我这儿替我剥菱的吧!”阮清瑶得了便宜还要卖卖乖,故意看着阿俏,伸手等着她下一枚菱剥出来。

  “你是怎么做的?”阿俏淡淡地问。

  “还能怎么着?找了个由头,先将她弄回乡下去,以后再想办法把她绊住,以后都不再回来喽。”阮清瑶轻描淡写地说,“说起来,我可还没想到用什么法子让她老老实实留在乡下,不过觉得她闹得太欢实了,着实烦人,想眼不见心不烦而已。”

  阿俏手下没停,她剥一枚,阮清瑶就吃一枚,一面吃一面转着眼珠,说:“阿俏啊,你说我究竟怎么处置这常婶儿才好?她以前在我表哥那儿投了不少钱,不如我去跟表哥说一声,让他就说生意黄了,常婶儿的钱亏光了……”

  阿俏上回听阮清瑶说过,她外祖那边,有几个表哥,其中一个和她年纪相若,玩得不错,也不晓得阮清瑶口中这个揽财做生意的,是不是就是那一位。

  “或者,去乡下问问她儿媳妇儿的事儿如今怎么样了?”阮清瑶想起自己上回的手笔,给常婶儿塞了个财帛上绝不会省心的儿媳妇,忍不住就咬着一只菱角,吃吃地笑了起来。

  阿俏却有些无语。

  她这个姐姐,说来还是天真,对待常婶儿这样的人,也和过家家小打小闹似的。不过想想这个常婶儿毕竟是阮清瑶生母的陪房,真要阮清瑶狠下心来辣手对付常婶儿,怕是她也做不到,唯一能做的,只是眼不见心不烦而已。

  阮清瑶吃的速度,远远要比阿俏剥的速度要快。她就干脆停下来,看着阿俏剥菱,顿了顿问:“你头上这个发夹看起来材质很好,是谁给你的?”

  阿俏淡淡地说:“一个朋友。”

  阮清瑶“哦”了一声,想起上回在徐公馆外见到的情形,颇想问问阿俏与沈谦现下怎样了。可是转念一想,阿俏去了惠山待了两年,这些时日里沈谦一直在省城和上海两地奔波,两人想必一直没联系,倒是周牧云那头是彻底为阿俏动了心。

  她一想到周牧云,口里的红菱瞬时变得索然无味。阮清瑶将手里一只还没吃的菱角往碟子里一抛,却听阿俏在旁问她:“二姐,你那个表兄,是‘黎明沙龙’里的么?我可曾见过?”

  阮清瑶扁扁嘴,说:“他生意做得太大,平时一向很忙,哪有时间和我们这些人玩儿。对了,阿俏,你上回打听我外祖家,现在又打听我表哥,是个什么用意?”

  阿俏摇摇头,示意她是随意问问,随口八卦而已。

  可是仔细想想,这阮清瑶的话其实有些没道理。“黎明沙龙”里,大多是省城上层人士,非富即贵的人家出来的公子小姐。若是阮清瑶外祖家那位“表哥”,真的是做“大生意”的,应该不会放过“沙龙”这个结交权贵、发展人脉的好地方。所以现在阮清瑶说那位薛家表哥“忙”,她就觉得这背后有些猫腻。

  上辈子,阮清瑶在阮家一败涂地之前,可是自己私窝了好多私房钱的,可是后来她从薛家回来,身边的钱全都没了,身体也毁了,所以阿俏现在想起来,觉得上辈子薛家人骗财骗色,毁了阮清瑶,害她吞烟膏自尽。只是阿俏没有实证,也还没法儿直接提醒这个二姐。

  于是阿俏又装作好奇的样子,只说:“刚才不是你自己也说的,常婶儿在他那里投了不少钱,一起做生意吗?究竟是什么生意,赚钱吗?”

  她故作神秘,压低了声音,小声说:“不瞒二姐,我在惠山的时候,多少也存了点儿钱,不想让爹娘知道,捏在手里又不知该做什么好,所以听二姐提起令表兄,就免不了想问问。”

  阿俏手上的确是有点钱的,只不过前两天刚刚都交给小凡的爹娘,让他们给酱园储原料去了。眼下这么说,不过是个引子。

  岂料阮清瑶却动了心思,她总是听外祖家人说起表兄生意做得很大,可是她总将自己的私房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轻易不肯投在表兄那里,听阿俏这么说,便在心里盘算着让阿俏先投钱进去,她好在一旁观望观望,看看表兄的生意靠不靠谱万一真亏了,那也不打紧,反正不是她的钱。

  于是阮清瑶笑道:“那好啊,改天我看表兄有空的时候,把他约出来见个面,咱们一起喝个茶。”

  她说话的时候眼珠转转,阿俏在她对面,看得一清二楚,没说什么,只点了点头,说:“那我听二姐的安排。”

  第105章

  自从上回在那家“苍蝇馆子”里给狄九解了围,一来二去,阿俏就与这狄九熟了起来,除了时常过去尝一碗滋味鲜美的面条儿之外,阿俏也向狄九讨教起烹制腰花、肝尖这一类火候菜的诀窍。

  “精神要集中!”狄九在一旁大声提醒阿俏,“一见变色锅就离火。”

  阿俏也是如此做的,一张小脸绷得紧紧的,目不转睛望着锅内,左手娴熟地轻轻一颠,锅内薄而均匀的肝片就齐齐翻了个身。

  俗语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狄九一看阿俏颠勺的架势,就知道她功底深厚,是学厨多年的行家。偏生她看上去不过一介十几岁的小姑娘,狄九在旁看得不由得暗暗心惊。

  那边阿俏已经将锅从烧得极旺的灶火上挪开,炒勺伸进盛着酱汁的罐子里舀了一勺,浇在锅内,瞬间拌匀,便马上出锅,盛在盘中,又抽了一双筷子,递给狄九,笑着说:“狄九叔,你看看我这成品,如何?”

  狄九挟了一片出来,对光看了,这才送入口中,嚼了嚼,脸色有点儿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