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9节(1 / 2)





  “家里卖铺子那时的情形我不知你还记不记得了,”阿俏盯着阮清瑶的双眼说:“那时候家里刚刚把席面从一席扩为三席,增加了人手和成本开销,再加上家里有人在夜夜笙歌,吃穿打扮,花钱如流水,令阮家短时间入不敷出,因此不得不卖掉个酱园救急。有了酱园的这笔钱,阮家的生意才慢慢周转过来的。”

  阮清瑶没听过这些,忍不住问:“你是说,你是说……”

  “是,二姐!”阿俏昂着下巴答道,“你在挥霍无度的时候,我把我所有的积蓄都贴给了阮家,换来了这个铺子。你可明白了?就算是我吃了窝边草,也在是光明正大地在吃,因为这个铺子流落到旁人手里,太可惜罢了。”

  阮清瑶不语,偏头避开阿俏的眼光,眼珠骨碌碌地转,心里飞快地琢磨阿俏这话的真实性。

  “我实话告诉你,你手里的钱,我不贪。你若愿意拿钱来投我的酱园,我会兢兢业业地打理,生意好了,你的分红一分不会少,生意不好,风险你也得跟我一起担着。你若不愿意,这省城里也有不少人愿意投这份实业。”

  阿俏察言观色,又补上一句,“若是有人凭空臆测,以为我是和他同时看上了你口袋里的这点儿子现洋,才刻意劝你,我也没什么办法。只不过……”

  “二姐,”阿俏凑近阮清瑶,与她目光一撞,沉了声说,“你是个聪明人……”

  阮清瑶心里一跳,陡然想起那个路边摊摊主说过的,“看着是个聪明面孔,却是个傻的”。

  “这世上的事儿,你只要肯沉下心细细地去想,冷静一点儿,不要意气用事,你是能看清真相的。”

  阿俏说这话的时候,阮清瑶忍不住竟有点儿心虚:她可能确实……意气用事了些,可是心头的那股气,那点儿委屈,实在无计可消除,一直重重地压在她心上。

  “姐,你好好歇着。”阿俏起身离开,“若是你对我们母女还有什么疑问,不妨开诚布公地去问祖父,去问爹。”

  第二天是年节之前最后一个需要上班的日子。阮茂学起晚了,冲进厨房里,匆匆忙忙地喝了一杯咖啡,就准备去市府。

  “清瑶,”阮茂学有些惊讶,“怎么起得这么早?”

  阮清瑶顶了两个黑眼圈,出现在厨房门口,白着一张脸,见到阮茂学便问:“爹,我能问你一桩事么,一桩旧事?”

  阮茂学提着公文包匆匆往外走,一面走一面安慰自己的长女:“清瑶,若是旧事,那该是不急吧!若是不急爹晚间从市府回来,再寻你说话。”

  阮茂学一向对阮清瑶不错,只是这些年阮清瑶总是在外嬉游玩闹,和家人接触的时间少了,父女两人之间,着实有点儿陌生。以至于阮茂学此刻压根儿没想到,阮清瑶顶着这么一副形容,在这个时间点来找自己,实实是一夜没睡,被她心底的问题折磨了一宿。

  “爹,是关于你和娘的……”阮清瑶忍不住出声。

  “我和你娘?”阮茂学干咳一声,说,“我和你娘有什么好说的?”

  阮清瑶管继母叫“妈”,管自己生母叫“娘”,这个阮茂学能分得出来。只不过这个男人满心记挂着上班快要迟到了,脚下匆匆,随口答应了这么一句。原配过世,已经将近是二十年前的事儿了,阮茂学实在想不到这个时候为什么女儿还会因为这事儿找到他。

  于是他冲阮清瑶随意一挥手,提着公文包就走了,没曾留意阮清瑶咬紧了下唇,握紧了拳头,眼里渐渐有些水光透出来。

  她还记得薛修齐提醒她的话:若是所有知情人都噤口不言,那事情就……可是如今,知情人岂止是噤口不言,分明是这个家里压根儿就没有人曾经将她的生母当回事过。

  阮茂学走后,另外一位阮家人徐徐步入大厨房。

  “瑶瑶啊,”阮老爷子一手扶着拐杖,另一手则在盘着两枚色泽红亮的核桃,“什么事这么一大早起来问你爹。”

  阮清瑶没想到刚才的话都教祖父听去了,颇有些羞愧,低着头对老爷子说:“祖父,也没什么……”

  “这样吧,午后来我书房一趟吧。”阮老爷子抛下一句话,拈着两个核桃出了厨房。

  午后,阮清瑶从阮老爷子的书房出来,面带疑惑,想了又想,几次三番欲回头敲门,似乎是想将心里的疑问再问个清楚。

  突然她记起某一个细节,凝思片刻,恍然大悟,睁大了眼,似乎自己也有点儿不敢相信,一时脸涨得通红,片刻后血色又褪得干干净净。她自己的揣测,瞬间说服了自己,阮清瑶开始笃信她所想的,都是事实。

  这位阮家二小姐咬了咬下唇,似是下了什么决心,转身从阮老爷子书房门口匆匆离开,脚上的高跟鞋在地板上敲击出笃笃笃的匀净声响。

  阮老爷子则从她背后悄无声息地转出来,望着阮清瑶的背影,凝视片刻,转身回去。

  第148章

  阮家规矩,旧历除夕,全家要聚在一起祭祖请神、守夜辞岁,只不过因为阮家还一面做着生意的关系,这仪程都放在了中午。

  从上午开始起宁淑就带着阿俏在大厨房忙碌。祭祖的神龛那里则有阮家老爷子带着阮茂学在操持,阮浩宇跟着跑腿,打打下手。只不见阮清瑶。

  眼看午时将至,阮清瑶也已经回来,阮家便祭祖辞岁,在阮家列祖列宗的牌位跟前,由祖父阮正源带着一起行礼。祭祖请神已毕,便由阮老爷子上座,阮茂学宁淑夫妇坐在下首,自阮清瑶以下,阿俏、阮浩宇依次向座上的长辈行礼,宁淑便微笑着从宽大的袄衣袖袍里取出事先包好的红包递给她们。

  只是阮清瑶接红包的时候,抬起眼,目光与宁淑的撞了撞,宁淑不禁一怔,阮清瑶却已经收回目光,退到一边去。

  待阮家三名子女都行过礼,就该轮到阮家仆佣了。阮家厨下的仆佣大多是省城和这附近的人口,家住得远的午饭后就要向主家告辞回去,住得近的则会一直帮忙打点完晚上的席面之后再走。当然,留得晚的那几个,得的红包也要丰厚些。

  仆人们一起推高师傅先上来,高师傅年长经过的事儿多,有些分寸,说:“大家都等一等,主家还没结束呢!”

  他口中的“主家”,是指阮家长房,阮茂学的兄长阮茂才,特地遣了家仆回来,特为来向阮老爷子磕头的。阮茂才此前来过信,解释过上海事务繁忙,不回省城过年了,这时候则遣了一房在阮家服侍了多年的家仆,回省城,代表长房一家,给阮老爷子送上节礼,顺便叩头。

  高师傅在阮家的时日也不短,这些人情规矩他都懂。

  这时阮家长房遣来省城的老张头赶紧站了出来,正要向阮老爷子恭敬下拜。

  “张叔请稍等!”

  阮家正堂里,突然响起一个娇滴滴的女声,“这二房的自家人,都还没拜完呢!”

  说话的人是阮清瑶。可她说的,实在令人费解,阮茂学呆坐在上头,微愣着张着嘴,宁淑已经皱起了眉头,只有阮老爷子一个,依旧坐在上首,中正平和地笑着。

  阿俏已经在一旁拉阮清瑶:“二姐,你到底想怎样?”

  阮清瑶一挑眉,也压低了声音回道:“我不想怎样,我这不也是陈述事实么?你看,这不还有二房的家人?”

  众人的目光随着她所知,向阮家正厅外望去。

  只见常婶儿搀扶着常小玉,从厅外一起进来。

  原来大家把这常姨娘给忘了。

  宁淑登时胸口好像是憋了口气,脸色转青,瞪着身边的阮茂学,一对眼珠子似乎能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