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0章(2 / 2)


  姚清泽一直与谢则安不对付,如今有了吕宽这一助力,顿觉眼前豁然开朗。他没指望吕宽第一次给他出谋划策就把谢则安踩到脚下,可只要找到了缺口,把谢则安按下出还不是迟早的事?

  姚清泽说:“最近父亲正忙,改日我再向父亲引荐吕先生。”

  吕宽笑着说:“不急,你我倾盖如故,为与你结交又不是为了让你引荐。”

  吕宽这话让姚清泽心中熨帖,一直以来不少人接近他都是因为他是姚鼎言的儿子,吕宽的出现让他如逢甘霖。他说道:“正是因为你我倾盖如故,我才要把你引荐给父亲。”

  吕宽笑了笑,没再推拒。

  姚清泽少年时还算机敏多智,做过许多令人惊叹的事,可惜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如今也沦为心胸狭隘的低劣小人之流。妒忌和贪婪果然是世间最毒的毒药,能把好好一个人变成这样。

  不过这对他来说是好事,“中毒”的人多了,他才能装成“解药”把他们拿捏在手里。

  却说蔡东与沈敬卿离开姚清泽住处,很快与沈敬卿挥别。他脸色变了又变,哼笑起来。当他是傻子么,鼓动他出头引出造行宫的事又不让他捞好处,真是笑话。

  蔡东帮赵崇昭搞蹴鞠社,花着赵崇昭的钱收拢了一大批街头闲汉,平时还让他们无所事事地坐在街头,只不过他想盯着谁就让他们在谁面前坐久一点。这让他的消息比别人灵通一点儿,吕宽前脚刚与姚清泽结交,蔡东后脚就知道了。蔡东不知道这吕宽是什么玩意儿,可他知道这次姚清泽把他和沈敬卿当枪使的事肯定有这家伙的功劳在。

  蔡东摸着下巴,想到最后接手筹建行宫事宜的谢则安,脑袋里冒出个刚看过的事例。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

  蔡东差人给自己找了身普普通通的衣服,悄无声息地出了门。

  蔡东去的是谢府。谢则安虽得赵崇昭赐府,门前却依然冷落。除却圣宠,谢则安的职位根本没什么实权,自然没人上门巴结。蔡东向门房报了名字,见谢府中偶尔出入的仆从谦恭有礼却不卑不亢,暗暗记在心里。他没有好出身,什么都得学着点,本来他觉得买了一大批仆人伺候自己已经很风光,看到谢则安府上的光景后又觉得自己府中还缺了点东西。

  蔡东一向好学。

  很快地,蔡东被人领进府。负责引路的仆人说:“我们官人正在沐浴,请蔡官人在客厅稍候。”

  蔡东点头,在仆人指引下坐定,镇定自若地打量起周围的陈设。谢则安显然不是喜欢豪奢的人,但他品味好,屋里的贵重东西再少都不显寒酸。蔡东环视两圈,脑海里想到仆人刚才那句“沐浴”。不知日前献给赵崇昭那本春宫有没有派上用场,那脸蛋、那身材,啧啧,摆起那样的姿势来肯定比画上那些软趴趴的兔爷儿更有滋味……

  蔡东正想着,一个玄袍人走了进来,礼数周全地说:“蔡官人,我们官人请你到亭中一叙。”

  蔡东笑着起身,心中有点扼腕。难得他找到了由头上门一趟,竟不能与谢则安独处,叫他怎么能不失望。

  不过来日方长,不急。

  蔡东在玄袍人的带领下来到凉亭中,亭在湖心,仆从都被遣到岸上,只余那玄袍人静立在旁。

  蔡东一看,马上懂了:谢则安知道他找上门来是有事情要告诉他,而且事情不宜让太多人知道;而这玄袍人是谢则安的心腹,什么都不用瞒着。

  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省事。

  蔡东说:“三郎,我来是有件事要告诉你。怎么说我与你都结识了几年,实在不忍心你落入小人陷阱里。”

  蔡东说起这话面不红耳不燥,要多正经有多正经,一点都不记得自己也是小人之一。

  谢则安知道蔡东这样的人永远无利不早起,这次找上门恐怕是要和自己“谈交易”。他淡笑着问:“什么小人陷阱?”

  蔡东砸吧了一下嘴。像谢则安这种永远从容自若、一本正经的家伙,真想看着他狠狠栽一把,丢了从容没了正经,只能躺在别人身下哀哀求饶。可惜现在他还没那本事,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对谢则安那么做,实在不过瘾。

  先给谢则安提个醒,以后再取足回报好了,反正他绝对不会让自己吃亏。

  蔡东说:“我给你画个人,看你认不认识。”

  谢则安眉头一挑。

  不须谢则安发话,旁边的戴石已经将纸笔放到桌上。蔡东拿起戴石递上来的铅笔,说道:“这东西不错啊,用着可真顺手。”

  谢则安说:“小东西罢了。”

  蔡东说:“这小东西又好使又便宜,许多没念过书的穷人都买一两支放在家里呢,连两三岁的孩子都爱拿着它写写画画。这东西多好啊,三郎你能耐可不小啊。我从姚学士那边看到了你的文稿,人之初性本善那篇真是句句都朗朗上口。”

  谢则安眉心跳了跳。

  姚清泽会拿到《三字经》,肯定是姚鼎言给他看的。难怪姚清泽那么不喜欢他,姚鼎言的教育方式肯定是经典的“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很不巧,他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蔡东说的小人难道和姚清泽有关?

  蔡东不再说话,专心画画。蔡东字写得难看,画却还行,三两笔已经把吕宽的样貌画了出来。其实不用画全,直要把那两根眉毛画出来已经能认了。

  蔡东提议画出来是想多留一点,好好过过眼瘾。

  谢则安这几年拔高了不少,不再是少年时那一手可抱的小身板儿,可比之他这种乡野出身的粗人还是弱了一截。大概是脾气的关系,他脸上总带着淡淡的笑,对谁都像像是多年的好友一样亲近。

  蔡东明知道谢则安只是装得好,有那么一瞬间还是忍不住觉得他们确实是好朋友。他们见面时一个作的诗是“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一个作的诗是“馒头没馅嚼亦甜”,可不就是臭味相投的知己吗?

  蔡东手中的笔一顿,把画像递给谢则安。

  谢则安在蔡东画的时候已经认出来了。这人正是端王身边那个宽眉毛的人,叫吕宽。端王与他走得越来越近,吕宽忽然不辞而别。端王向赵崇昭坦白他母妃的事时,谢则安本想把吕宽的存在告诉赵崇昭,端王却为吕宽求情,说给吕宽一个机会让他重新开始。

  吕宽一家是含冤而死,当年柳老临急断案,权衡之下还是选择判吕宽举家抄斩。吕宽是端王母亲救下的,让他从小跟在端王身边,端王学什么他就学什么,端王知道什么他就知道什么,端王母亲死后吕宽更是继承了端王母亲的意志,一心帮端王“重夺正统”。

  端王的脾气确实如他多年的伪装一样,心中总存着点善意,对于和自己一同长大的吕宽他向来颇为爱重,不忍吕宽因为这些年的“谋反”前科断了前程。

  谢则安皱紧眉头。

  他知道这个吕宽一定是个祸端,没想到这祸端这么快来到眼前。

  谢则安和端王不同,一来他没和吕宽相处那么多年,二来他向来习惯先把事情往最坏的那方面想。吕宽比端王本人更野心勃勃,吕宽会离开端王无非是因为端王已经没有谋反之意,也就是说,端王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吕宽的目标是找一个更好的“主人”,利用对方来实现自己的野心。

  蔡东明显是从姚清泽那边知道吕宽的,莫非吕宽和姚清泽搅合在一起了?

  姚清泽应该没办法满足吕宽的野心才是,那吕宽的目标其实是——是姚鼎言!是新法!

  谢则安眉头直跳,声音却很平静:“你见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