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2章(2 / 2)


  秦如柳犹豫不定。

  谢则安也明白秦如柳的心情,宽慰说:“没关系,如柳你要是实在抽不开身,我再找别人去好了。”他看向赵崇昭,“说起这个,我倒是想到一件事,太医院那边的‘人体解剖’研究已经做得差不多,做过很多几次成功的缝合手术。这事儿听起来有点耸人听闻,陛下能不能批准他们搞搞宣传……当然了,宣传时不会把他们解剖过死囚尸体的事拿出去吓人。这本来是我怕我阿娘难产才找人去琢磨的,虽然阿娘生得顺利,这事也一直没落下。以后遇到难产的情况可以考虑‘剖腹产’,太医院已经派人把‘剖腹产’和其他生产要诀、婴儿护理方法一起教给各地的稳婆,坏就坏在一般人都不敢尝试,所以必须得宣传,大大滴宣传。”

  赵崇昭说:“那有什么问题,三郎你决定就是。”

  谢则安说:“还有一件事也和太医院有关,有句话叫病向浅中医,陛下应该听过吧?比如秦老当初会中风就是因为没有及时发现一些症状,做好相应的预防。我和太医院那边商量过了,想在每年或者每半年给朝廷官员还有在学的士子们做一次‘体检’。将来条件成熟了,还可以把‘体检’推广开去,普及到更多人身上。”

  赵崇昭听得不是很明白,不过他相信谢则安的决定:“没问题!”

  谢则安不想赵崇昭就这么囫囵着答应,这看起来简直像自己在忽悠赵崇昭。他耐心解释:“这两件事,一件是为了提高出生率,一件是为了降低死亡率。几十年的战争和动乱对丁口的影响太大,我们现在缺人啊。”

  这是谢则安以前从来没想象过的烦恼。

  以前他只会嫌人多,哪会嫌人少?可如今看着那么多无主之地却没有人能派出去圈地盘,谢则安不开心啊不开心。

  怪不得赵英能颁布类似于“强制结婚”“强制生子”的诏令——生得多,奖!到了年龄不肯嫁娶不肯生育,加税,加重税!不是赵英昏了头,而是人实在不够用啊!以前都夸寡妇守节棒棒哒,换到这儿来,官府会热情地挑选年轻力壮的汉子和寡妇再婚,榨取她们剩余的生育才能……

  谢则安觉得怎么都不想出这种缺德主意,所以决定从生产和防疫两方面来保证人口增长。

  谢则安这么一说,赵崇昭立刻懂了。他大掌一拍:“推广,必须推广!”

  谢则安不知道赵崇昭到底懂了多少,却也只能当他真听明白了。他笑着说:“那这两件事交给我吧,我保证会办好。”

  这一晚四个人都收获颇丰。

  而这一晚过后,朝中很多大臣发现赵崇昭偶尔会穿着便服突然出现在他们家。有时也不让人通报,信步在人家家里溜达,遇上谁都聊上几句,问他们家官人平时啥样……

  大臣们或惊骇莫名或受宠若惊,经常有人在下朝后朝赵崇昭哭着解释:“陛下,我脚真没那么臭啊……”“陛下,误会,都是误会啊……”

  赵崇昭觉得这个皇帝当起来越来越有趣了!

  第157章

  朝廷中的风向莫名地变了点儿,表现不是很明显,但像春风一样到处吹开。赵崇昭以前横看竖看都觉得朝臣在挑自己刺,最近轮到他去挑别人刺了,心情简直不能更舒爽,看着上朝时那一张张老脸都倍觉亲切。

  如今早朝时的议事过程有着从未有过的和气。

  姚鼎言心情却不太好,他觉得赵崇昭现在不那么好忽悠了。以前赵崇昭只听他一个人的话,现在赵崇昭不仅听谢则安的话,偶尔还会笑哈哈地问起其他朝臣的意见,好像突然和他们熟稔起来。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赵崇昭和朝臣的关系忽然大大拉近了,很多事情上甚至开始有了自己的意见。

  听到近来的传言后,姚鼎言隐隐明白是谁在行动。谢则安是姚鼎言看着长大的,这家伙疲懒时他气得要命,这家伙突然积极起来,他还是气得要命。如果谢则安是为新法奔走,姚鼎言自然高兴得不得了!偏偏谢则安的种种言行中明显流露出他对新法的质疑,并不愿意和他站在一起。

  想到自己亲手教出这么个学生,反倒被这个学生处处限制,姚鼎言心里非常烦闷。

  这个时候,姚清泽将吕宽带到了姚鼎言面前。

  姚清泽最近表现得很好,以前的急进消失得无影无踪,做事稳妥无比。姚鼎言虽对这个儿子有些失望,却也不是完全不管不顾的,他早听说这是吕宽在旁劝导的功劳,对吕宽不由高看了几眼。

  自己儿子有多自傲姚鼎言是最清楚的,能让他这个儿子言听计从的人绝不是简单之辈。

  姚鼎言二话不说,答应与吕宽见面。

  吕宽外貌特征十分明显,姚鼎言一眼认了出来:“你是那个吕家的人啊。”

  吕宽毫不隐瞒:“对。”

  吕宽的祖父当年与谢季禹的老师一同被请入京,也因为卷入谋逆风波一同被处决。其实当时并没有真正的证据,只是情况太危急,不得不杀了他们以平众愤。正是因为这一件事和当年圣德皇帝杀丞相稳局面的往事,不少有识之士对赵家皇室寒透了心。招揽时说再多大话有什么用?事到临头只会把你推出去挡枪。

  傻子才会再信赵家人的话。

  姚鼎言说:“当初吕家之案平反,你怎么没出现?”

  吕宽淡笑着说:“先生怎么知道我没有出现?我当时一直在,一直看着柳家满门被流放南疆。”

  姚鼎言面色一滞。他想到柳家,为了起用柳三思和柳慎行,他又向赵崇昭提出为柳家翻案。

  如果说当年柳家出事和吕宽有关,吕宽接近姚清泽又有什么意图?

  吕宽说:“我知道先生在担心什么,我并不在意您为柳家翻案的事。当年之仇,我已经亲手报了。只不过对朝廷我已失望至极,不想再踏入仕途,所以柳家被流放之后我没有现身。往日之吕宽,在旧事了结那天起早已死去,岂会再在意柳家人如何。”

  姚鼎言赞道:“好心胸!”

  吕宽说:“不及先生之万一。先生心系天下,不惧生前死后之名,一心为百姓谋福,实在让人钦佩!”

  好话谁不喜欢听?而且这话说到了姚鼎言心坎上,也勾起了姚鼎言这么多年来无人理解自己的委屈。

  姚鼎言当下坐下与吕宽聊了起来。

  吕宽这段时间猛刷姚清泽的好感度,效果颇佳。要是谢则安这样与姚鼎言相谈甚欢,姚清泽一定嫉恨不已,换成吕宽,他不仅不会不高兴,心里头还有种“看你谢三郎还能得意多久”的快感,特别积极地加入对话,言谈之间对吕宽推崇备至。

  谢则安当晚知道了吕宽与姚鼎言见面的事。

  当时柳三思正在他家做客。柳慎行看着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实际上对亲情十分看重,上次柳三思打了他一巴掌,他还是好声好气地劝了柳三思一通。这一次柳三思上门,也是柳慎行带来的。

  在那之前,柳三思已经找过谢季禹。柳三思是个好面子的人,这一次却豁出脸登门道歉。谢季禹一向念旧,柳三思一和他回想当年,谢季禹就心软了。心软归心软,谢季禹却没有擅作主张,而是提出让柳三思来找谢则安。

  于是,柳三思托柳慎行为自己牵线。

  柳三思到时,谢则安正在练箭。听到脚步声,谢则安搁下长弓,转身邀柳三思在一边坐下。

  柳三思其实对谢则安的轻待有些不满,面上却极力忍耐。他笑着恭维:“三郎你的箭法越发精妙了。”

  谢则安看着柳三思半饷,也笑了起来。他并没有接过话头,而是淡淡地问:“柳叔见过吕宽了吧?”

  柳三思脸色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