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6章(2 / 2)


  “元娘姊姊!”闻讯赶过来的丝帖儿见她脸色惨白,怔了怔方上前扶住她,“你现下瞧着就像久病之人,走一步都会倒下来,怎么能带人去救谢阿兄?先去我帐中歇息,我将阿父唤过来见你如何?”她虽是询问,动作却十分坚定,和思娘一左一右拖着李遐玉便往自己的帐中而去。

  李遐玉只来得及吩咐女兵部曲们也赶紧休息,便被两人带进了帐篷里安置。不多时,乌迷耳便前来探望她。许是瞧出了她此时心急如焚,他很是直截了当地道:“若非当年娘子与郎君的恩情,便没有如今的铁力尔部落。不过,娘子也该知道,我们如今的青壮依然不够,所以只能借出一千控弦勇士。不过——”

  “不过,我早便学着元娘姊姊的法子,练了五六百女兵,也可一同带上。”丝帖儿接过话,“咱们加起来拢共有两千余人,应当也算是一股奇兵,一定能救出谢阿兄!所以元娘姊姊尽管放心,先好好休息一晚,有什么计划咱们明日再说。”

  “多谢二位。”李遐玉不自禁地露出感激之色,握住丝帖儿的双手,心里亦终于微微松快了一些。相较她先前所预想的千人,如今能带走的兵力足足多了一倍,无疑胜算也多了三分。

  ☆、第一百三十九章 冲入重围

  二十年前,夷男可汗襄助大唐攻破东突厥,终究以不可抵挡之势崛起,称雄漠北。薛延陀汗国最为鼎盛之时,曾经控制了西至金狼山(阿尔泰山),东达鲜卑山(大兴安岭),北抵瀚海(贝加尔湖),南下河套地区(黄河南北)的广大疆域。然而,在他临终之时,这位枭雄恐怕未必能料想到,自己一手建立的辽阔汗国顷刻间便将分崩离析。

  千百年来几乎时时刻刻都会兴起纷争的广袤漠北草原,时隔数十年后,再度被战火所席卷。薛延陀牙帐郁督军山附近,大唐数路军队正在与多弥可汗鏖战。回纥、仆骨、同罗等部落也趁机整军,迅疾挥师西去,凶悍地发起进攻。在两路大军的夹攻之下,多弥可汗很快便溃不成军。

  原本多弥可汗遣出了三万骑作为奇兵,意欲埋伏袭击回纥等“背叛者”,却不知为何只是团团围住了两三千名不见经传的唐兵。不仅如此,这些唐兵犹如滑不溜的蛇,在广袤的草原上疾速奔驰,对周边地形的了解竟胜过他们几分。三万控弦骑士始终不能真正紧紧围住他们,总会让他们寻到空隙伺机脱出溜走,而后在追逐的时候冷不防又回头狠狠地撕咬一口,注入毒液造成死伤。

  不知不觉间,他们的位置便渐渐往北移动,来到了回纥等部落建帐的图拉河附近。薛延陀的将领终于回过神——他们原本鼓足了劲一定要斩下这些唐兵的头颅,却不知不觉又陷入了唐人的陷阱,被他们死死拖住了,反倒是未能阻断回纥等部落西击。惊怒交加之下,薛延陀人为了扳回一城,又一次将唐兵困住,意欲先灭唐军后屠回纥等部落,以儆效尤。

  然而,反复激战中的双方都并不知晓,又有两千人已经悄悄接近,正在暗中观察他们,准备寻机接应。李遐玉坐在简陋的毡帐内,十分冷静地听着斥候的回报,道:“如此说来,虽说三郎身边的人已经折损了不少,却暂时仍算是安全。能够灵活地与薛延陀人周旋至今,也的确是三郎用兵的风格。再去探查,若有异动,及时回来禀报,不可打草惊蛇。”

  斥候躬身退下后,她便对在旁边用亮晶晶的眼眸望过来的丝帖儿道:“妹妹,有件要事须得托付给你。你过来看看舆图,此地离回纥、仆骨、同罗等部落非常近,恐怕这些部落已经得到消息了。只是他们部落中的青壮大半都随着族长去了郁督军山,所以正冷眼旁观而已。你能去劝一劝他们,各出数百人,一同歼灭这群薛延陀人么?”

  “也不必一开始便许什么重利,这些都是虚妄之物。只需与他们说明利害关系即可——若是我们败了,以薛延陀部如今对这几个部落的忌惮与仇恨,肯定不会放过他们。既然他们已向大唐效忠,不如助大唐军一臂之力。倘若他们答应了,这便又是一桩功劳,还能一雪心中之恨,何乐而不为呢?”

  丝帖儿很是理解地点点头,神采飞扬:“姊姊放心,这两年铁力尔部落的名声也传出去了,我会借用阿父的名头全力试一试。而且,多弥可汗的多疑残暴,铁勒部落几乎人人心中都清楚得很。为了顾全自身,这几个部落想必也会心动的。”

  丝帖儿带着两三百女兵离去之后,李遐玉便又接到斥候的消息,称他们发现了数百形迹可疑之人。然而,当这群人出现之后,却是十分面熟。为首的正是侍奉慕容若的侍卫长,见到李遐玉的时候几乎激动得热泪盈眶:“总算是盼到了李娘子!某等数次冲击薛延陀骑兵,想将谢郎君等人救出来,反倒险些被薛延陀人灭了个干净!如今有李娘子在,便随意差遣某等就是!”

  李遐玉心中微热,也十分感激慕容若的情谊。这些侍卫相当于慕容若的部曲,一向是他的亲信,亦是他建功立业能够依仗的精兵。为了解救谢琰,他却不惜将这些不必遵守他人之命的精兵都舍了出来,自己在战场上亦须得冒几分险。不过,她心中始终有许多疑问——“契苾何力将军不是曾分兵来救三郎么?怎么此时却不见踪影?”

  侍卫长犹疑片刻,方道:“当时将军命离此地最近的两位都尉率兵来救,见竟有三万薛延陀骑兵后,两位都尉便声称要回去再搬救兵,紧接着便没了踪影。幸得郎君当时将我们也遣了出来,不然谢郎君便彻底孤立无援了。”

  李遐玉愈发疑惑:“契苾何力将军绝不会任凭三郎遇险而坐视不理,其中定有什么误会。”当然,也许是有什么人从中作梗。否则,就算为了大局不得不暂且舍弃谢琰,孙夏是嫡亲的侄女婿,又怎能不救?然而,她到底没有任何证据,也不可能无缘无故怀疑他人。或许,这是哪位将军相信谢琰的实力,故意让他用几千人去拖住几万人,襄助中军取得辉煌战果呢?无论如何,待战事暂时告一段落之后,她必定会查个一清二楚。

  此时此刻事态紧急,确实不适合纠结其中的缘由,只需想着如何里应外合将谢琰等人成功接应出来便足够了。于是,李遐玉便神色平缓地宽慰了侍卫长几句,令人将他们带下去休息。这些时日跟随在薛延陀人身后,他们也已经足够疲惫不堪,须得修整一两日,方能完全恢复体力。此外,马匹也损耗了不少,幸而他们刚过来,带了足够的粮草马匹,尚可分出一些给他们用。

  两三日后,丝帖儿遣人传回消息,回纥等几个部落皆意动,决定各派出数百骑,与他们一同攻打驱逐薛延陀人。李遐玉遂定下以狼烟为号,双方夹击。就在某个薛延陀人兵困马乏的傍晚,熊熊狼烟在南方原野上升起,继而东边又有狼烟响应。不多时,仿佛无数马蹄声带来了大地的震动,气势汹汹地不断迫近。

  正在对峙的薛延陀人与唐军都发现了动静。他们当然都期望这是自家的援兵,然而此时郁督军山战况激烈,双方主力都难以脱身,他们也很难推断这支从天而降的军队究竟是何人。

  薛延陀一方加紧派出斥候打探,心中既忐忑又焦躁。他们是多弥可汗的亲信,只听从他一人之命,并不敢自作主张,免得惹来多弥可汗的暴怒与猜忌。然而已经过去大半个月,郁督军山却迟迟未能传出可汗的命令,让他们亦是无所适从。回纥等几个部落已经从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冲了过去,若是连这区区两三千唐军都不能灭掉,他们岂不是无功而返?而且,若是当真掉头去救可汗,却坏了可汗的大计,也无人能担待得起。故而,他们比任何人都期望这是多弥可汗派来的人,让他们能够脱出眼下的僵局。

  临时在草坡附近停下来的唐军亦是好不容易才得了喘息的时机。他们每个人皆是十分狼狈,浑身几乎都沾满了暗红的血迹,脸上被污渍覆盖,只露出一双双如狼一般兽性且理智的眼睛——不仅完全看不出来彼此的身份地位官阶,甚至连脸孔都很难辨认清楚。

  谢琰端坐在草地上,便是落入如此险境,也丝毫未能更改他的满身风骨。仅仅只是这样坐着而已,他仿佛也与旁人并不相同,犹如蒙尘的宝玉,令众人的视线皆忍不住驻足。

  几名部曲伏在地上,仔细听着大地的震动,低声道:“南边、东边都有上千人正在接近。郎君,可是咱们的援兵终于到了?郎君以区区两三千人拖住三万强敌,斩杀其中数千,已经竭尽全力了。”他们皆是李家部曲庄园中的精锐,此番死伤大半,心中都有几分悲恸。然而,为谢琰与孙夏而战本便是他们的责任,他们更担忧的是耗费了所有人的性命,却不能助两位郎君安然无恙地脱出重围。

  孙夏胡乱地撕了里衣包住额头上正在淌血的伤口,瓮声瓮气道:“咱们尚未到绝境,也算不上竭尽全力。不过,如果是咱们的援兵当然更好,那我们就不用死伤那么多兄弟了。”征战这些年来,谢琰手底下的府兵几乎从未死过,部曲们亦是安然无恙。然而这回陷入围攻之后,他们亲手带出来的精兵强将已经折损了一半。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熟悉的音容笑貌一一消逝,每个活着的人都觉得痛苦而又仇恨。

  郭朴刚刚送走手底下的府兵,默默地念了一遍他们的名字之后,方嘶哑着声音道:“果毅有何打算?以属下来看,这回必是咱们的援兵。从东边而来的,可能是回纥等部落——”他顿了顿,又道:“这倒是有些奇了,前些时日他们还冷眼旁观,如今怎会突然改变主意?”

  谢琰摩挲着怀中尚未送出去的飞鹰玉环,微微一笑:“大伙儿眼珠子放亮一些,待到薛延陀战阵生乱之后,咱们往南冲出去。东边的铁勒人,并不完全值得信任。南边的,才是咱们自己的人。”

  虽然并未亲眼得见,但他有种强烈的直觉,援兵必定是李遐玉带来的。小人作梗想让他死在漠北,绝对不可能给中军的契苾将军传消息。慕容若身为下属,便是再如何怀疑,无证无据亦是只得奉命行事,无暇打探。唯有无须听命任何人的一支奇兵,方有可能径直冲过来救他。除了他的元娘,他的阿玉,还会是何人?只是他从未想过,自己竟成了被美人所救的英雄罢了。

  “锥形阵!”李遐玉一马当先,如同箭尖一般冲在最前头。听得她的指令后,旗令官挥旗。旗语不断在将近三千人的队伍中传递,所有人都仿佛曾经演练过一般,紧紧地靠在一起。外围的马匹与骑士罩着重甲,举着藤盾,护着当中的队伍前行。而锥子尖部分则是陌刀阵,中间辅以箭阵,气势如虹地撕开了薛延陀人的防线。

  追击唐军大半个月,每当要歇息的时候便会受到唐军扰乱,这些薛延陀骑兵也早已是疲惫不堪。遇见这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之后,他们的反应甚至有些迟钝,射箭的力道和准头亦大为不足。因受到夹击,薛延陀将领也不可能只顾着南面,同时须得防备东边以及包围圈内唐军的反击。很快,他们便不得不将包围圈收缩起来,分为三部分,分别抵御不同的敌人。

  以锐气之师攻击疲惫之师,以士气高昂之师攻击人心惶惶之师,如同摧枯拉朽一般。李遐玉又命人用铁勒语高喊多弥可汗已经被杀,更是让薛延陀人迅速失去了战意。郁督军山迟迟没有消息传出来,何尝不是令所有人疑惑之事。或许,多弥可汗确实已经死了,否则怎会弃他们这几万人于不顾?!

  ☆、第一百四十章 成功会师

  “多弥可汗死了!!”

  “多弥可汗已经被唐军杀死了!脑袋被砍下来吊在军旗底下,要献给唐人的天子!兄弟姊妹和子女都被回纥等部落杀了个精光!薛延陀王族无后了!”

  “郁督军山被攻下来了!!咱们什么都没了!”

  正在挥刀杀敌的谢琰避开四溅的鲜血,侧耳细听,嘴角轻轻一勾。选在这个时候动摇人心,确实是再好不过的时机。无论是真是假,多弥可汗面临眼下这等危机,迟早都会沦落到如此下场,只不过提前说了出来而已。说不得,越多人相信,此事便越可能变成事实。想到此,他也跟着高喊了起来。常年来往漠北的府兵部曲们多少都懂得些铁勒语,见状也一边挥着陌刀横刀砍杀敌人,一边大声嘶吼,唯恐周围的薛延陀人听不见。

  战场上,吵吵嚷嚷的铁勒语嘶吼呐喊交错在一起,惨叫哭喊声中充满了恐惧无措。很快,惊惶便四处蔓延开来,有了第一个相信的薛延陀骑士便会有第二个,有了第一个转身催马欲逃的逃兵便会有第二个。伴随着唐军的嘲弄大笑,薛延陀人终于再也支撑不住,开始狼狈的大溃退。他们的上峰竭尽全力嘶喊着试图控制形势,却被溃兵裹挟着往西北逃去。

  拼命溃逃的薛延陀人已经顾不得队形与同袍,不少反应稍迟或者仍在激战的人都被丢了下来,成了唐军的刀下亡魂。不多时,一片混乱的战场便被不断冲杀的唐军分割成小段。更多的薛延陀人都只顾着奔逃,完全失去了战意与斗志,于是很快便彻底落败。逃脱无望者只能拼命一搏,迎接他们的却是乌云般密密麻麻的箭枝。

  将近两万薛延陀人折损了一半,剩下的仓皇夺路西逃,仿佛被狼群追逐的兔子。约莫一千唐军紧紧地缀在他们身后,继续规律地射箭,不断地驱赶着这些残兵败将,并给被射落下马的敌人补刀。余下的唐军则向东聚拢,与回纥等铁勒部落会合。

  先前的大溃逃早便影响了东边的战事,薛延陀人已然无心恋战,李遐玉稍稍放开一条口子,他们便争先恐后地往外逃。于是唐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又收割了数千敌人。到得最后,成功脱逃的薛延陀人拢共也不过万人而已。

  此时夜色已经深了,部分唐军举着火把打扫战场,其余人则赶紧扎营歇息。谢琰来不及与李遐玉多言,两人便一前一后去与回纥等铁勒部落的援兵见面并致谢。这些铁勒人所获已经十分丰厚,每个人瞧起来都很满意,待谢琰等人也颇为客气尊重——当然,这并不仅仅因着他们是唐军,而是他们亲眼目睹了这一支军队到底有多凶残强悍,单纯敬畏强者而已。

  由于回纥、同罗、仆骨三大铁勒部落的主要兵力都随着族长去了郁督军山,剩下数百守卫部落的青壮不能离开部落太久,不可能继续追击薛延陀人,便陆续告辞离开了。送别他们之后,疲惫的丝帖儿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扶着侍女回了帐篷。谢琰与李遐玉并肩而行,朝他们的毡帐走去。

  星星点点的火光在血腥味浓厚的战场上闪烁着,唐军并未计较寥寥无几的战利品,而是更加在意牺牲在战场上的同袍。这场战斗结束得很顺利,牺牲者很少,打扫战场之人默默地将他们的遗体都收敛好。

  谢琰目光沉沉地遥望着他们,过了许久,方长叹一声。李遐玉望着他挺直的脊背,仿佛能瞧出他浑身透出的几分哀伤与愤慨,亦是久久无言。而后,两人转身进了毡帐中,孙夏与郭朴正在里头等候。原本谢琰手底下应该还有一位校尉,在前些时日已然战死,旅帅、队正也战死了不少,故而只有孙夏与郭朴在他跟前听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