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在名著里拿稳种田剧本第155节(2 / 2)


  在前两个位面她都不需要自己动手下厨,但好在以前在“种田位面”下厨下得熟练,这些技能到现在也不曾丢。

  “您是怎么认得那些香草的?”

  “埃伦教的呗!”罗兰随口回答。

  但她这辨识香草的能力和埃伦、和塔拉都没什么关系,全都来自“种田位面”。

  “在全世界种田”大赛里有一季是在米其林厨房里种田,主厨要什么罗兰就得种什么出来——那一季罗兰没少被“虐”,但是也由此认得了各种各样的香草和千奇百怪的食材。

  事实上她只要闻到香味、尝到味道,已经大致能猜出来里面加了什么佐料。

  那天和白瑞德一道,在那间小酒馆里尝过了招牌的秋葵汤和烩饭,罗兰就已经知道了大概做法,现在不过是依样画葫芦,照着样子做一份而已。

  刚才的黑人嬷嬷说她“嘴刁”,罗兰猜想这不外乎是习惯了新奥尔良本地的风味,于是她干脆复制前一天尝到的本地菜肴,反正这些菜肴材料易得,做法也不复杂。

  “好香啊!”

  一边打下手的普利西由衷地感叹了一声。

  从炉灶上弥漫开的香味,迅速充满了整间厨房,继而又透过门窗,迅速向街道上飘散。

  “咚咚咚——”

  突然,罗兰听到了有人在敲前面餐厅的门。

  来人锲而不舍地敲着,还大声询问:“餐厅……这餐厅今天是重新开门了吗?”

  “唔,好香!好久没有闻到这么香的味道了。”

  罗兰不得不跑去打开了餐厅的前门,向外面的人解释:“不,很抱歉,餐厅并没有重开……我是这里的邻居,在借用这家的厨房。”

  来人误会了,也感到很抱歉,抬手提了提帽子致意,说:“夫人,不好意思……实在是因为,太香了。我还以为餐厅重新营业了呢。”

  “不过想想也能想到的,自打汤米阵亡的消息传回新奥尔良来,这店就再也没开过。芒罗太太……她还好吧?”

  罗兰只能含含糊糊地点点头。

  将人送走以后,她抬起头,看见这家餐厅门外几乎歪倒的招牌:“汤米家的厨房”。

  没有了汤米,“汤米家的厨房”自然也就再也没心情再开张。

  果然战后每一个家庭都或多或少有一个伤心的故事,这里也不例外。

  第106章 飘位面19

  当最后一缕阳光从朝西的窗户里消失的时候,两道道地的本地菜肴已经摆在餐桌上。

  从厨房里飘散出去的香味已经让一连好几个人在餐厅外敲门,问这小餐厅会不会营业。罗兰寻思着她以后得做一个“关门打烊”之类的小牌子挂在门口才好。

  黑人嬷嬷带着极其挑剔的眼光走过来,伸勺子把秋葵汤和烩饭都尝了一口,没有多说什么,反而去橱柜里,把小心保存的好餐具取了几件出来。

  她又晃动着宽硕的身体,吱呀吱呀地踏上台阶,走上二楼。没过多久,她扶着一位和埃伦差不多年纪的中年妇人走下来。

  “这是芒罗太太。”

  “俺叫南妮。”嬷嬷自我介绍。

  这位芒罗太太是个瘦弱的妇人,白皮肤,灰眼睛,棕色头发,唇畔始终挂着温和的笑容——不知为什么罗兰总觉得她很熟悉,大概是有点像埃伦。

  芒罗太太见到罗兰,笑容顿时更盛,她转身轻轻拉着南妮嬷嬷的衣袖,低声问:

  “这位漂亮的小姐是汤米的女朋友吗?汤米怎么没和她一起回来?”

  罗兰身边的普利西先变了脸色,罗兰能感到这个小女孩开始簌簌发抖。

  南妮嬷嬷接连向罗兰使眼色,眼神里都是恳求。

  于是罗兰微微笑了笑,低头说:“还不能算是吧……只能,算是朋友?”

  芒罗太太顿时了然,转头问站在她身边的嬷嬷:“汤米什么时候回来?总不能让这么漂亮的客人还在这里干等着。”

  罗兰心头顿时一酸,几乎没听见南妮嬷嬷到底说了些什么。她耳边似乎回荡着郝嘉乐那句“等埃伦回来再开饭”。

  眼前这位芒罗太太,俨然又是一个郝嘉乐,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拒绝承认现实的残酷与亲人的离开。

  她低下头,能感到嬷嬷敏感的眼光在她脸上转来转去。

  “这位小姐借用了我们的厨房,她为了表示感谢,特地也给您烹制了一份晚饭,请您品尝。”

  芒罗太太再次将视线落在罗兰身上,看了又看,得出结论:“看您的样貌与气度,不是一个需要经常下厨劳作的人。”

  普利西在罗兰身边拼命点头。

  “唉,”芒罗太太顿时一声长叹,“但是我也明白,日子确实过得很艰辛。孩子,辛苦你了。”

  罗兰有点好奇:芒罗太太的情况和嘉乐还是不太一样——只要不提汤米,这位夫人就逻辑清晰,对答有礼;不像嘉乐,大部分时间都不太正常。

  芒罗太太尝了尝罗兰做的秋葵汤,抬起头,眼里顿时现出快乐的光。

  “好久没有尝过这种味道了。孩子,你是新奥尔良本地人?”

  罗兰如实说了不是,芒罗太太遗憾地“哦”了一声,不过又说:“能做出这种味道,你已经是大半个新奥尔良人了。”

  出乎罗兰的意料,芒罗太太对烹饪还挺懂,随口指点,就说出了罗兰这份秋葵汤和烩饭还能再改进的地方,或者说,更合当地人口味的地方。

  罗兰见她说的都对,虚心受教,一一都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