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3章(2 / 2)


  卓信鸿朝徐开霁踢了一脚,徐开霁雪白的冬衣屁股后面登时多了个脚印。

  庞巢替他拍了拍,叹道:“擦不掉,等会怕是被说仪容不整。”

  “怕什么?”杨佑道,“等会衣服反着穿不就行了?”

  “成心整我是吧?”徐开霁拍着屁股,对庞巢说道:“庞老弟,你等会走得离我近些,在后面帮我挡住。”

  庞巢脸色变了变,最后无奈地答应。

  蒋凌走到商洛身边,口吐白气地说道:“老师,您怎么看章太傅此人?”

  “王爷?”商洛看向杨佑,“你是他的学生,你来说道说道?”

  杨佑推辞道:“嗨,我没把章太傅气死算好的,哪敢评价老师呢?”

  商洛也是笑了,“别的我不说,论才学,老夫当年连中三元,是齐国鼎鼎有名的状元,光是这项成就就已经能让老夫青史留名了。在朝中多年,论为人,我虽不算什么好人,但也不差,不然你们几个小子也不会和老夫在一边。论为官做事,老夫早年也是轰轰烈烈,为我大齐解决了不少难题,不然也不会引来钱太师林阁老他们的联手排挤。”

  “别看老夫现在一副游手好闲的纨绔模样……”商洛拍着自己的肚皮说道。

  杨佑和蒋凌对望一眼。

  纨绔?

  商洛是不是对这个词有什么另类的理解?

  算了,老师说什么都是对的。

  商洛道:“老夫这心气可高着呢,举国上下,能让我瞧得上的人屈指可数,让我服气的人,更是难得一见。可是说起章承望这个老东西,人品、才学、为官、做事,老夫是不服也得服啊。若是换了我去赈灾,还不知道弄出什么幺蛾子,人家就是好啊,我能怎么办?还不得大大方方地承认,如果章承望这老东西姓杨,老夫就是豁出命也得让他当皇帝。”

  姓杨的杨佑心虚地摸了摸鼻子。

  商洛瞥了他一眼,“乏善可陈,但也还差强人意。”

  杨佑行礼,“老师教训得是。”

  商洛捏着下巴想了想,“不过你小子能在他手底下混那么多年没被发现,你也算是有能耐啊。”

  杨佑嘿嘿一笑,“这不是英雄本色吗?”

  章承望回京之后便拾起了杨伭的教书任务,马上就要过年了,他也不放杨伭的假,要守着他天天读书。

  杨伭的众位皇兄表示,自己小时候也是如此,年年过年读的书不仅没少,反而比平时多得多。

  只有杨佑的课业,章太傅是不会检查的。

  原因很简单,章太傅还想多活几年,不想被杨佑这个糟心玩意气死。

  如此一个天大的助力砸到清芳殿,丽妃高兴还来不及。

  在太常寺众人看来,杨佑杨伭一母同胞,又是情深意笃,杨伭年龄尚小,章承望喜欢杨伭,便是向丽妃靠拢,基本上也可以算作是杨佑的助力。

  这个关节,光明正大的结党不现实,只要别人不反对,站在暧昧不清的立场上便已经是对自己最有利的条件了。

  杨佑相信章太傅的人品和用心,杨伭和他待在一起也算是安全的。

  杨伭虽然不怎么想读书,然而章太傅于他而言是近乎父亲的存在,何况章太傅还会给他讲些朝野趣闻,他也乐得和章太傅在一起。

  章承望本来就是太傅,督促皇子学习也是本分,朝堂也没人怀疑他。

  各人心怀鬼胎,竟然维持了一副诡异的平衡。

  转眼就到了除夕。

  从敖宸警告以来,杨伭不仅没出什么问题,连病都没得过,一次风寒感冒都没有。

  杨佑的心不仅没有放下,反而越提越高。

  总觉得要出点什么事应了敖宸和陆善见他们的说法才安心。

  除夕当天,无疑是这种紧张的最高点。

  杨佑头一个晚上直接没睡着,睁着眼睛数着滴漏的声响过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便被瑞芳叫起来,要赶着穿上最隆重的衣服去宫里庆贺新年。

  瑞芳指着杨佑的黑眼圈,手里拿着胭脂在他眼下铺开,“给王爷上点胭脂,精神些。”

  杨佑打着哈欠,却一点困意都没有,问道:“宫里有消息吗?”

  瑞芳怔了怔,笑着说:“没有,您一天都问几次宫里的消息了,这不是马上进宫了吗?”

  杨佑坐上马车,马蹄声声,朝着宫门前去。

  天还没亮,街上早已人声鼎沸,这是今年最后一次市集了,商贩们都争取在这时多赚些钱,居民们都开始准备年夜饭,明明还是黑漆漆的一片,四处都升起了炊烟。

  有几个小孩跟在杨佑华丽的马车周围,一路上唱着:“藏浦之渊,有二龙焉。”

  杨佑看他们追得辛苦,封了几个红包丢出去。

  小孩高声叫着,“谢谢贵人!”

  杨遇春在前面赶车,说道,“王爷,也赏俺一个呗。”

  杨佑没好气地踢了他一脚,“等着,你的在后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