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盛唐小女官第55节(1 / 2)





  王维倒是宠辱不惊,并没有因为再次为官而太欢喜,还趁着空闲教了三娘两首新曲。

  三娘这般跳脱的性情,遇上心静无比的王维也变得沉静下来了,跟着练了许久的琴才归家。

  过了年,三娘就从李俅信中听闻了发生在宁王府中的一件事。

  说是王维在宁王府赴宴时写了首新诗。

  这首诗还和早前钟绍京与她讲过的卖饼夫妻俩有关。

  宁王也不知出于什么心思,过年宴客把那位卖饼人的妻子喊出来待客,还当着王维等文士的面询问那已经沦为王府姬妾的女子:“你想你那卖饼的丈夫吗?”那女子不敢说话。

  在场不少人都觉得宁王有些过分,却也没人敢开口指责宁王的行为。

  宁王哈哈大笑,让众人赋诗作乐。

  场中一片寂静,王维最先要来纸笔写下四句诗:“莫以今时宠,宁忘旧日恩。看花满目泪,不共楚王言。”

  这诗写的是息夫人的典故,说是楚王把息国国君的夫人给抢进宫,她为楚王生了两个孩子,但面对楚王的时候总是一语不发。楚王明知她国破家亡,却还是要问她“你为什么从不主动和我说话”。

  宁王的行为和这位楚王何其相像!

  他甚至没有给这个卖饼人的妻子像息夫人那样的尊荣,只是把她当成拿来取乐的玩物。

  王维这诗一出,本来想写诗应付一下的人都不敢写了。

  宁王读了这诗也不知是真心还是假意,竟是当场命人把那卖饼人的妻子送回家去与丈夫团聚了。

  三娘细细读完李俅信中所写的内容,又把王维这首《息夫人》重读了两遍。

  她本来有些茫然,觉得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个人所能做到的事实在太少了。如今知晓王维凭一首诗让那对夫妻破镜重圆,她忽然又有了振作起来的劲头:就算只能改变一点点,那也是极有意义的。

  也许这么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影响她们一辈子的事呢?

  说不定将来某天连她们手中的笔都有意想不到的用处。

  不知不觉便是几个冬去春来。

  开元二十九年冬,宁王李宪病故,李隆基有感于当初宁王李宪让出太子之位,追封宁王李宪为“让皇帝”。

  因为五王宅中同甘共苦过的最后一位兄弟都已离世,李隆基感觉自己越发衰老了。恰逢有官员声称挖出了宝物,李隆基以“天赐异宝”为由改元为“天宝”,图个新年号新气象。

  第二年春天便是天宝元年。

  这个春天三娘刚满十四岁,已经是个亭亭玉立的小娘子。

  第65章

  天宝元年正月, 大唐出了许多新鲜举措。

  先是因为改元大赦天下,不管到底犯了什么罪行,一概放归家中与亲人团聚。那些被流放或罢官的贪官污吏, 也酌情起用或者追赠官衔。

  这样做自然是为了显示圣人泽被天下的胸怀。

  还有一些则是朝堂上的改变。

  诸如天下各州改称各郡,刺史也随之改称太守,那些不中听的郡县名也一概改掉。

  朝廷还在两京及各郡县设立了崇玄学, 光是两京就招收生员一百人,专门学习道家经典并设立对应的出仕通道。

  道士们的春天来了,光是崇玄学就给他们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各方人士都活络起来,积极举荐自己认识的道士入朝, 一来可以让朝中多几个自己人, 二来可以散一波人情出去。

  随着一道道政令传达开去,正月的长安比往年更为热闹。

  这日曲江河畔游人如织, 除了外人不能进入皇家池苑以外到处都是出来游玩的男男女女。

  无他, 只因今日是本季度的《两京文选》的发售日期,每到这一天, 那常年往来于两京之间的书船云集也云集于曲江河畔。

  不管是单纯想出来玩的, 还是想第一时间买到《两京文选》的,大多会选在这天出来逛一逛独属于天下藏书的特别“集市”。

  说起《文选》,最有名的便是《昭明文选》,光凭着这本书便让昭明太子名垂青史、引得无数人追忆其风采。

  如今每个季度刊出的《两京文选》,乃是朝廷掌握雕版印刷技术以后由东宫提出来的,说是大唐文风之盛实属古之未有, 期望能汇聚天下博学之士于崇文馆择选近期佳文刊行,以便后人能够窥见盛唐风采。

  许是因为太子李瑛吹捧得足够卖力, 句句都搔到了李隆基的痒处,李隆基居然拨了不少人给东宫推行此事。

  太子李瑛借《两京文选》聚拢了不少人才, 手头也有了不少事可忙,连发牢骚的闲工夫都少了,这几年来武惠妃也没逮着他什么错处,只能偶尔吹吹枕头风。

  事实上连枕头风的用处也越来越小了。

  众所周知,男人永远都喜欢年轻的,武惠妃儿子都二十出头了,自己也四十多岁了,再如何精心保养也抵不过岁月风霜一天天的侵染。

  而李隆基本身就是以貌取人到极点的存在,当初他可以因为武惠妃更年轻更貌美而冷落太子生母赵丽妃,自然也会因为武惠妃年华老去而冷落她,改为宠幸更年轻貌美的新人。

  正应了那句“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

  更令武惠妃接受不了的是,李隆基居然和她儿媳寿王妃杨氏有了首尾,前年竟是命寿王妃杨氏出家为女道士,变相解除了她的王妃身份,兴许不知哪天就会把她接进后宫。

  武惠妃发现这件事以后都无暇去针对太子李瑛了。

  因为她自己就是开元年间入宫后骤然让所有“旧人”失去宠爱的存在,所以她更担心有人会取代她在李隆基心目中的位置。

  相比于朝堂上与后宫中这些风风雨雨,读书人们更在意今天能不能买到新鲜出炉的《两京文选》以及选购到心仪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