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顾二娘流放种田日常第41节(1 / 2)





  譬如,小厝屋后的那一块地儿,得抽空翻松,天井里头种的小姜小葱,或者是山里头找回来的红背菜之类的可以拿回来种;

  譬如,如今拿回来的许多吃食,一时候吃不完得存起来的;

  譬如目前肉跟杨梅,都得找个地儿好放冰存放的;

  譬如,还没有想好可以赚钱银的生财之道;

  譬如,还得修复空间卡,等等,等等。

  顾冉醒来后,恍惚了一阵子,最后决定事情还是一步步来,一件件去落实,不急。

  而后就在伙房里头,挪开一个原本拿来装水的木桶,将里头放着的杨梅拿了出来。

  眼下没有其他好存放食物的地方,所以她拿了两个木桶,底下放了许多冰块进去,上面用竹篮子隔开,分别放了杨梅跟肉,上面再用锅盖或者是笊篱盖上。

  虽然这样密闭性不好,走漏的冷气多,费冰,但,她有的是冰,融了届时再添就是了。

  咬了几口酸酸甜甜的杨梅后,顾冉总算清醒过来了。

  看着里面融了不少的冰化成了水,在看看里头新鲜的杨梅,顾冉决定先将这些可爱的杨梅先煮成汁。

  杨梅煮成杨梅水,就不容易坏了,而且冰镇起来,可以慢慢喝。

  说干就干,昨儿晚上她洗过一遍后,又用盐水浸泡洗干净了,留下自己想吃的那部分后,剩下的杨梅都拿了出来,又冲洗了一次,而后拿了煮水的陶瓮,放入一层清水后,倒进白糖,煮沸后将杨梅倒进去,再加上没过杨梅的水后,合上盖子煮开,等开了,将灶子里的柴火撤掉一些,改小火慢慢地炖。

  等杨梅水好的时候,顾冉便拿出了空间卡,照着上面残缺的图纹在纸笺上画下来,以后有空就掏出来揣摩揣摩。

  杨梅水煮好后,将杨梅水过滤出来,放到木桶之前,顾冉又加了几块冰块进去,而后才走到屋子后头,看了看那块地。

  一般屋后的地最好拿来种菜什么的,方便随时摘来做菜。

  或者搭个棚子养养什么也好。

  可这块地也跟村前的那四亩田一般,都荒废了一段时日了,想种点什么,得先养一养。

  顾冉养是会稍微养一些,可眼下自己连把锄头都没有,连留下来的木叉跟锨子都没法用了,真要重新翻土开垦,还得问村里头的人借农具。

  顾冉想到自己还得做进大屿林后狩猎的圈套,决定还是算了。

  等自己翻地,播种,施肥,浇水,见到成果还得好几个月,要自己忙活在这上面指不定早饥饿困顿死了,还是整些来钱快的活计吧!

  有那个功夫,她进山里头多找些山物去卖攒钱银,届时大不了买别人家的粮交税得了。

  所以顾冉歇了这个心思。

  不过顾冉没将田地的事放在心上,却有人将她的事给惦记上了。

  还是吴村长。

  她身为一村之长,自然有义务帮扶新落户到夏溪村的村民的。

  原本看顾冉一介单身妇人,怕不会久留,可没料到她一出手就将这座小厝给买下来了,看架势是想常住的模样,可这么两三日过去了,除了将田地赁给了其他三户人家走动了一下,其他田地都还放着一动不动,也不见顾二娘有什么动作,吴村长就坐不住了。

  她孤身一个妇道人家,便是再有钱银,也有坐吃山空的一日呐。

  她不种地耕田,想干什么活计呢?

  吴村长放心不下,操心不已,就又上门拜访来了。

  这一次,她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还带了自家最小的闺女,小兰,想着顾冉是位孤身妇人,带个丫头好跟她拉近一下关系,也不容易让人见外。

  并且还带了一篮子家里头种的青梅。

  这种青梅在夏溪村常见得很,几乎每户人家屋前或者屋后都会种一棵,如今正是结果子的时候,摘来送人正相宜。

  可惜顾冉这座小厝后头栽种的是一株香樟,至于屋子前头的,则是一株桂花树。

  顾冉瞧见那一颗颗饱满的青梅,也是欢喜,连忙招呼吴村长母女俩进屋里头坐,刚好将那余下的杨梅拿出来待客。

  “阿娘,这杨梅可真好吃。”小兰不过八九岁的模样,拈着杨梅吃得津津有味。

  吴村长没好气地看了一眼女儿,先跟顾冉寒暄了一番。

  “今儿端午呢,那县城有赛龙舟看,顾二娘你怎么都不去瞅一瞅呢?”

  “真的?”顾冉知晓今儿是端午,按照传统惯例,估计官府也会安排龙舟赛给百姓过节助兴,更何况闽地多河多江,想福江跟乌江,最适合不过赛龙舟了。

  不过想到县城离夏溪村这么远,就没兴趣去凑热闹了。

  “真的,据说那龙舟还会经过东林乡渡口,你要想看,现在去也来得及。”

  “还是不了,今儿太累,明年吧!”

  于是吴村长便开始跟顾冉打听起她的打算。

  顾冉当然不敢说自己打算进大屿林找山物换钱银的事,只敷衍着说自己已经有想法了。

  “什么想法?你要是不确定的,可以说来我听听。”吴村长问。

  “事还没成呢,要真成了,我一定告诉你。”

  “要不成,你也可以跟我说说,我可以帮你找份活计,有些进项也好。”

  吴村长说着,真给顾冉说了几个差事,有帮人浆洗的,有帮人做衣裳的,也有帮人做厨子的。

  “你说说,你会什么,我好回头给你带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