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顾二娘流放种田日常第85节(2 / 2)


  这可真是个好帮手啊!

  因为多了一个人手,便是挖冬笋加砍竹子,回到小厝天也还没黑,顾冉是第一次感觉到有得力伙伴的好处,正式考虑起收留裴六娘的可能性。

  只是没等她开口,在天井伙房外头道出竹筐里的冬笋,打算剥笋衣的时候,裴六主动过来提这事:“我要回青槐村。”

  “哎?”顾冉愣了。

  “我外出太长时日,怕村长误会,以为我逃了。”裴六认真解释。

  “哦!”

  顾冉瞧着院子里摆放着的一堆竹子,心里头忽然就有点茫然。

  这,裴六伤好了,是得回自己村里头去,都快元宵了呢,她确实住夏溪村太久了,就是……

  “不能,帮我搭建好棚子再走吗?”顾冉试探着问。

  “我……”裴六看了她一眼,视线也落到那堆竹子上,“顾二娘,我能租你家厢房住吗?”

  “哎?”顾冉再度愣了。

  “我在青槐村,也是租住在一户人家厢房里头,若是你愿意,我可以……”

  “愿意愿意。”顾冉连连点头,大手一挥,故作大气,其实暗暗松了口气,“哎,别说租了,我雇你做伙计,咱们一起做营生怎么样?小厝西厢就是给你住的厢房,然后每个月我给你……暂且,五百文钱怎么样?”

  顾冉想过了,何大婶那头要开分摊,煮的烧仙草多了,她一个人熬制两个摊位的份量,太累,裴六囊在就可以分担了,另外,送去县城的话,就算有驴车,总不能自己一个人装货赶着去吧?

  裴六应该是很有武力在身的,那她就可以跟自己结伴一起去,充当护卫就可以了。

  然后,她身手那般好,就是日后进大屿林猎物,也是个得力的帮手,日后再逮住大物,也可以说是两个人合力捉到的,可以光明正大卖皮子跟肉了。

  顾冉算盘打得啪啪响,期待地看着裴六娘。

  裴六装着思考了一会儿,提出了一个要求:“既是这样,也不是不行,但要允我要外出时,允我几日休沐,我有别的事儿要办。”

  “可以,完全没问题。”

  按照第一世员工作息,能做五休二呢,裴六提出这点条件,对顾冉来说合理,所以顾冉马山就应允了下来。

  于是第二日,裴六就自己回青槐村了。

  顾冉则继续留在小厝处理那些新挖回来的冬笋。

  说要做笋干,但其实这个时候并不合适,因为没有阳光,冬阳出来的时候阳光也不晒,所以拿来鲜吃跟晒干的冬笋都先囤在空间,只拿了外头光明正大背回来的放外头的冬笋,来做腌笋。

  腌笋可以做酸味的,也可以做辣味的,看个人口味选择。

  当然,顾冉是全都要备上的。

  将去除了外衣的冬笋切片,视喜好可以薄切,也可以厚切,另外煮一锅水,水里头放些许油跟食盐,接着将切好的笋片放到滚烫的水里头煮熟,而后捞起沥干水分,再泡进冷好的开水里浸泡片刻,有利于去除笋的涩味。

  接下来就是准备腌笋的酱料了,调好食盐青酱跟蚝油后,就视想要腌制出什么味道的腌笋,分别加入辣子,酸醋,白糖等等。

  顾冉一种什么都不放,一种放入了辣子,另外一种按比例调配了酸醋跟白糖的酱料,打算做酸甜味的。

  三种口味的酱料跟笋片搅拌好后,倒进坛子里,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现在这种凉凉爽爽的气温,正好腌制。

  开始三到五日是让酱料渗入笋片以及发酵的时间,所以得每个一段时间翻动一次,等五日后,就可以直接食用了。

  当然,这么大一坛子,还是三大坛,短时间内是吃不完的,那时候可以分出要吃的跟要存放起来的,密封了坛子后,有两个月左右的存放期限,或者直接存进空间格,就没后顾之忧了。

  顾冉才将三坛子腌笋摆放好,外头小兰就嚷了起来:“顾姨姨,你在不在家啊?”

  “在啊,稍等啊,我就来。”

  小兰来,自然是为了顾冉想买驴子的事了。

  林二嫂娘家是东林乡的,恰好那户养驴子的人家也已经到大集开市卖驴,林二嫂这么一打听,准信就回来了。

  “好一些的驴子都得要十五六两,差一些的,也得要个十三四两,你打算要挑哪一种?”

  “自然要好的,就是,我不会挑啊!”

  “我就知道你不会挑,所以啊,我已经叫我阿兄帮你挑来着,就是,你信不信得过我啊?”

  “信得过,当然信得过。”顾冉点头。

  吴村长家的都是正派人士,就是坑她,也不会坑太深吧!

  抱着这种想法,顾冉跟着林二嫂一起去了东林乡大集,见到了林二嫂的阿兄跟卖驴的那户主家。

  大集早早地就开了,也没一定要过了元宵才营业的规矩,反正见着天气好,那闷了一个多月的人家待不住,早早地过来摆摊营生,做成一件买卖是一件。

  林二嫂的阿兄已经替她将驴给挑好了,根据他的看法,就是躯体矫健,四肢结实,毛发油光顺滑的,还脾气温和的,就是拉车的好驴。

  顾冉看了看,也点头附和。

  林二嫂的阿兄于是就代表自家妹子的朋友跟自己村里头讨价还加,最终以十四两的价格买了下来。

  恰好黄师傅家离大集也不远,干脆就直接去了黄师傅家现场比划自己新买的驴订做车架子。

  顾冉是打算前面坐人,起码得坐得下两个吧,所以吩咐黄师傅车辕做好一些,而后那车架子,也没跟旁人一般当真就是一大块木板再加两个栏杆,而是将其做成了半封闭的车厢,就如同微型货车那一种,里面还加装两个载人的座位,也给敞开的后尾给做了一道栏杆。

  当然,轮子也得做四个。

  这就又去了二两银子,还是黄师傅看在老熟人的份上给的打折价。

  因为做成大风车的事,黄师傅可长脸了,短短时间内就荣升成为了十里八乡手艺最好的工匠,活计都不知道多接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