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顾二娘流放种田日常第104节(1 / 2)





  在海港,则停泊着许老爷给自己儿子重金打造的另一艘大船。

  大船负责在海港收敛当地特产,以及漂洋过海运来此地的舶来货——南边的物产加上外洋的许多物件,只要运往去北边,均能卖上大价钱。

  等大船收购满了一船货物后,便会启程运往北边,之前因为许三是囚犯之身,不能轻易离开闽地,如今许三已经洗清罪责,故而已经可以随商船往返南北两地,端看许三意愿。

  但无论许三随不随船离开,这只小的商船均会留在此地继续收购四时不同的南地物产,等大船回返后,就能直接将物件搬上去,这样能缩短了进购货物需要耗费的时间,可以让大船多走两趟,那就多赚两趟货物的钱银。

  顾冉是第一次踏足大盛朝的商船,不免好奇。

  “我记得,许三你说过,这山鹿跟竹鼠,是给你阿爹准备的?你爹到了?”

  “没错。”许三郎点头。

  南边的货物运到北地能卖出高价,但同样的,北地的货物运到南边,也能卖出高价,再说,商船运了那么多货物去往郑州,那从郑州出发,若是空船而归,那岂不是太浪费了?

  所以如今在建州府城,福升商行的铺子又扩大了,不仅一边干着收购当地特色物产的营生,也专门买了两个铺面,专门出售从北地运来南边的货物。

  营生火热,还开始承接南边大商户选购北边货物的大笔买卖,简直如火如荼。

  事关自家营生,许老爷这次是亲自来南闽,视察一下自家营生的。

  顾冉看着许三,眼里是止不住的艳羡。

  看看,这人气运就是好的,明明是流放,她过去一年都愁着如何改善自家恶劣的环境,一文钱一文钱攒银子呢,人家转眼间就打通了闽地的货流,将商行办得有声有色了。

  又是一次人比人气死人的体验。

  “对了,顾二娘,五日后,我为我阿爹大办筵席,你要不要来赴宴?”许三嘴巴上这么说着,脸上笑眯眯地,一挥手,许管事不仅呈上来一个匣子,匣子上面还有一封请柬,正是邀请顾二娘到建州许府赴宴的帖子。

  “这……”顾二娘拈起请帖展开,顺便瞅了裴六娘一眼。

  许三亦注意到了顾冉的眼色,赶紧到,“若是裴六娘有兴趣,届时亦请赏个脸。”

  “不去。”裴六一眼瞥到请贴上只有顾二娘的名字,冷冷吐了一句。

  许三尴尬地拍了拍扇子,冲许管事吆喝一声:“你怎么这般失礼呢?去,给裴六娘给补上个请帖。”

  那管事机灵,马上就谢罪后退下了。

  顾冉将请柬拿开,打开了匣子:里头是一排五锭十两的银元宝,登时笑开了颜,将匣子捧到裴六跟前让她瞅:“哎,是五十两,货款付讫了。”

  “那当然,我许三说话算话,一言九鼎。”

  许三自傲地一啪扇子,展开扇了扇,想起什么,“对了,很快六月要到了。顾二娘,你那红菇,什么时候有货?”

  “啊!”顾冉正看着银元宝入神呢,听许三这么一唤,也想起来,红菇这事,她还没跟裴六娘说过呢,也没敢去看裴六娘,“时机未到,那菌子现在也没长出来,你找我也没货。”

  裴六正奇怪什么是红菇呢,听顾冉这么一解释,明白过来了,红菇是种菌菇,现在山里头还没有,也没多想。

  “那若是摘到了,记得送码头这边,便是我不在,每月初一十五我的人都会来收货,你卖与他们便可。”

  “哎,晓得了。”

  顾冉看够了银子,将匣子盖好,而后打听了一会儿许三要订哪些南货,等离开的时候,那管事急匆匆将补给裴六娘的请帖送了过来。

  裴六娘嫌弃,不接,还是顾冉打着哈哈将请帖给接下的。

  等下了码头,顾冉看着那诺大的一艘商船,啧啧:“难怪许三神气,要我也有这么一艘船,那做的营生也能跟他一般大了。”

  “你想买船?”裴六听岔了,问。

  “不想。”

  羡慕羡慕就得了,真买船,哪里买得起啊?

  想这么大一艘商船,怕是得要几百两银子!

  另外,就是买了船,难道还跟许三一般干这种南货北卖的大营生吗?

  许三有许家背后撑腰,货源主顾充足,还是皇商,压根儿不怕选购回去的货物没地销往,而她背后有什么?

  要人没人,要势没势,想学许三吃这口饭?怕是得喝西北风去。

  顾冉惆怅了一番,见裴六娘去牵了方才让许家伙计帮忙看管的驴车,赶过来后,她坐到前头车辕上,看着手里两张帖子:“六娘,你说,我们要去这一趟么?”

  裴六想起方才谈笑风生的许三郎,下意识地蹙了一下眉。

  不知道为何,他打心眼里不喜这个在顾二娘跟前风度翩翩的许家郎君,可……

  裴六瞥了一眼顾冉:“你想去么?”

  “当然想去,开开眼界也好啊!”

  建州,还是被流放的时候路过府城呢,她来永昌县城倒是来得勤快,但恢复自由身之后,是一次也没去过。

  “你想去,便去吧!”

  “那你陪我一起去?”

  裴六犹豫了一下,视线落到请柬上,最终还是点点头。

  “那就好,走,我们先去扯些好看的布,做套漂亮的衣裳,赴宴嘛,肯定得打扮打扮。”

  顾冉摸了摸手里捧着的匣子,笑得开心。

  今日可算是做成了一笔大买卖,她跟裴六娘一人就各赚了三十两银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