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五十二章 益州尘埃落定(四千字求订阅)(1 / 2)

第一百五十二章 益州尘埃落定(四千字求订阅)

自雒县诸将投降后,李严主动请命前往新都,欲要劝降吴兰雷铜二将。

现在的局势已经明朗。

哪怕吴兰雷铜殊死一搏,也改变不了结局,双方实力差距太过悬殊了。

如今的益州,已经没有一点胜算了。

以刘琦麾下精锐,加上益州投降的兵马,凑起来都有十多万大军了。

此消彼长,实力早就不是一个量级。

此刻投降对大家都有好处。

李严带着几个亲随来到新都城。

看见了吴兰雷铜二将,此刻二将神色凝重,显然已经知道了雒县的消息。

本来是两处城池互为犄角,现在好了,兵马更多的雒县,还没有打就投降了,只剩下他们新都两万兵马,又能做什么呢?

当听闻李严前来的时候。

其实二将已经猜到,李严此行的目的。

并且已经做好了准备。

反正打是打不过的,总不能真死在这里吧!

见得二将之后。

李严也没有耽搁时间,便是直入主题,晓以利害,很快二将下定决心。

毕竟刘璋对他们也不怎么样,现在投降刘琦才是明智之举。反正都是姓刘的,勉勉强强也是一家人,没有太多心理压力。

于是乎,在李严的劝说下,二人决议领兵投降刘琦。让李严前往禀报刘琦。

而刘琦所部,在雒县整顿兵马之后。

也是率领主力前往新都城。

路上便得到李严回禀,他已经成功说服了吴兰雷铜二将投诚。

两处城池不战而降,省了刘琦许多麻烦。

就算他手下精锐,能够获得胜利,但是强行攻城付出的代价,也绝对不会小。

并且。

拿下了这两处城池。

刘琦便可领军直入蜀郡,成都便是刘璋的最后一处屏障,是战是降,就看他自己怎么选择吧,反正结果都是一样的。

随着益州各路兵马投降,刘璋早就没有了与刘琦对抗的底气。就算刘璋选择负隅顽抗,也不过是拖延几天时间,没有任何好处。

诸将纷纷投降的消息,很快传到成都城。

此刻刘璋还期待能够出现一些变数,让刘琦退兵离去,他继续统治益州。

然而,变数虽然有了,却不是什么好消息。

甚至让刘璋有些绝望。

在成都府衙。

有快马送来消息。

刘璋迫不及待的问道:

“是刘琦大军杀到雒县了吗?”

来人看了眼刘璋,略显犹豫的说道:

“启禀主公,刘琦大军杀到雒县,李严等人便是一齐献城投降了。而后新都吴兰雷铜二将,也是投降了刘琦,现在荆州军直奔成都而来。”

这个消息,宛如雷击一般,直接把刘璋打懵逼了。这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结果,那可万大军啊,竟然直接投了。

这么多兵马,如果全力一战,未必不能对付刘琦。但是现在全部投降,刘琦的实力大增,刘璋却再也没有反抗的力量了。

“这怎么可能?”

心中思绪涌动,刘璋踉踉跄跄的倒地,他依旧是难以置信的说道。

可是从他绝望的神情就能看出,其实刘璋已经接受这件事。哪怕他不甘心,然而现实就是现实,不会因为幻想而发生改变。

在府衙之中,众人皆无言以对。

他们也是一片哗然。

本来想着,益州尚有众多兵马,哪怕荆州军杀来,他们拖延时间也能立于不败之地,结果现在好了,一个个全都投降了。

直接断绝了刘璋的希望。

刘璋恍惚间说道:

“这可如何是好啊?”

局势之变化,真是出人意料,便是黄

权也始料未及。李严等诸将说投降就投降了,实在是太过果断,他毫无准备。

但黄权乃是刚毅之臣,他咬牙说道:

“主公放心,如今城中还有兵马,臣愿为主公死战。这刘琦想要进入成都,便要从臣等的尸体上踏过去。”

这是黄权在表明决心。

他本来就是蜀地之人,并且作为刘璋亲信之一,这些年对他也不薄。

他有着做忠臣的决心。

然而,黄权不惧一死,却不代表其他人也不惧一死。

他们心中惊惧。

谁又真的心甘情愿为了刘璋死在这里。

而且敌我实力差距悬殊,哪怕他们拼尽全力,也不可能改变结果。

难道大家都要死了吗?

在众人之中,一道身影站了出来,他义愤填膺的看着黄权道:

“黄公衡,你这是要拉着主公和你陪葬。”

黄权闻言,顿时转过身来,看见那道身影,乃是当今名士许靖。

这位也是东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而且,他在汉末确实称得上名扬天下的清流,月旦评就是他和堂弟许劭一起搞的,点评天下人才,没点水平可搞不了。

这让黄权皱起眉头,没等他开口反驳,这许靖又郑重其事对着刘璋说道:

“主公,现在刘琦领兵而来,若是加益州投降兵马,恐怕有十多万人,纵然主公固守城池,甚至放弃成都前往南中诸郡,也难改结局。

如今益州,已经没有力量对抗刘琦了。

他麾下兵强马壮,并且一路获胜而来,士气如虹,正是最强大的时候。

如果主公当真选择殊死一搏,那主公的亲眷又当如何,到时候恐怕也是死路一条,结局难改,何必再添灾祸?

换而言之,这刘琦终究也是汉室宗亲,他虽然能够枉顾道义,夺取主公基业,可他既然得了益州,若是主公出城投降,他又有何理由针对主公?”

许靖本就不是刘璋铁杆。

虽然他在刘璋手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确实得到了刘璋的重用,然而作为东州派代表人物,他并不认可刘璋在益州。

现在刘琦来了,直接横扫了益州之众。

这般情况不需要太多犹豫。

反正劝降刘璋投降就对了,反正也打不过,早点投降早点太平。

如果刘璋自觉一点,活命肯定没问题。

但真要和刘琦硬碰硬,谁也不知结果如何,说不定就要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果不其然,听了许靖的劝说。

刘璋陷入迟疑之中。

他当然不甘心就此投降。

然而许靖说的话,让他不得不谨慎考虑。

如果反抗了,可能会死得很惨,此刻投降,以他和刘琦的关系,活命肯定没问题,甚至还有机会做一个富家翁。

其实以刘璋的想法,他本来也不是想做一个争霸天下的雄主。这个目标距离他太过遥远,此刻也显得无法触及。

原本刘璋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然而益州这种好地方,刘璋想苟着,别人也不可能让他随便苟着。

这样也太浪费了。

今日刘琦不来,用不了多久曹操也得来。

刘璋会像现在这样,完全是他咎由自取,有因必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