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6章(1 / 2)





  不过是有肉还能凑热闹,是一件好事儿而已,所以凡是知道的人家,没有不来帮忙的。

  杀猪的事儿自然用不着妇人上前搭手,只赵二石几个汉子就把猪给绑了上了架子。边上有人专门准备了木桶接猪血,还有的烧了大锅蜕猪毛,也有不少人带了孩子来看稀罕。

  崔玉不管外头怎么忙活,这会儿可是跟石嫂子和大菊几个人唠着嗑蒸干粮呢。这里有蒸枣花馍馍的讲究,说是腊月二十三,每家都要蒸一些上供跟走亲戚用的馍馍。

  往年的时候,赵家就周氏一个人,也不去哪走亲。所以只蒸一锅上供敬神就行了。可今年,有崔家跟陈木匠那,加上乡里乡亲来往用,一锅可就不够看了。

  恰好今儿大伙儿都来看杀猪,一会儿还要烧肉做菜。那些不带孩子的妇人知道赵家还没蒸枣花馍馍,当下也不好意思干站着不干活了,等人一吆喝,可不就都洗了手凑到了案板前捏起来?如此倒也应了那句“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的俗语。

  过了一会儿,赵二石满头是汗的送了一大条猪肉进来,说让院里先做起菜来,等会儿他们杀了第二头猪就上大锅烧肉。

  看着那足足有二十几斤的猪肉,谁心里不感叹啊。没想到当初穷的叮当响的赵二石,如今一出手就是这么一块子肥肉,再看后来被人送进来的肉骨头跟猪下水,大伙儿的眼都有些花了。

  甚至还有些婶子后悔,当初怎么就没跟赵家结亲呢?

  当然,这些话她们自然不会当着崔玉的面说,也不过是私底下羡慕羡慕。

  也有情理的婶子听了这话,忍不住回一句,人家玉娘能跟着赵二石吃苦受罪,换做别人哪个行?

  想到赵家大房留下的两个孩子,还有之前一直病怏怏的周氏,那些生了歪心思的人倒也识趣儿的不再说这些有的没得。

  做饭的事儿自然用不着崔玉,如今王秀和的厨艺可是得了她的真传。猪血肠,毛血旺跟麻辣猪下水,哪个做起来都是顺手的很。

  等到外头杀猪的老少爷们忙活完了,院子里炖着的猪肉骨头熬菜也出锅了。因为人多,崔玉这次没有全部用精大米,而是用了自家处理过的糙米。就算是这样,发黄的糙米饭配着一桌子香喷喷的肉食,还有冒着油水的炖菜跟香辣肉汤,那也是一桌上好的席面。

  等到前院的男人们推杯换盏的喝起来,崔玉带着的妇人们也在后院动了筷子。大伙儿都不是不相熟的人,所以吃起饭来也没那么多拘束跟讲究,都是一边闲聊着一边吃饭。而孩子们吃饱了,各自吆喝着三五成群的就跑出去玩,院里院外一片热闹声,好不快活。

  赵家这次杀了两头肥猪,肉自然是十足十的够。除去准备给李氏跟陈木匠送的年节礼,还有给小山的先生送的十条猪肉的束脩,崔玉还让人给里正家跟给自家做工的人家各送了一些去。

  便是这样,依旧还剩着不少。

  如今他们手里不缺银子,所以倒也没想过去镇上卖一些。只是后来崔玉看着腌肉瓮都满了,外头还有一头多没处理呢,这才决定直接低价卖给村里人。

  公道的价格加着足斤足两的分量,自然引得不少人来买。这么一来,不少得了便宜的人家又夸赞起了赵二石两口子厚道,赚了钱想着乡亲们。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对于那些好听话,崔玉也只是听一听罢了,最多是一笑了之并没有当真。

  小年过了,紧接着就是镇上年前最后一个集市了。想着在家里憋了许多日子,崔玉就暗搓搓的磨着赵二石要跟他一块去镇上准备年货。

  本来赵二石还念着周氏的嘱咐,说什么都不同意。可架不住崔玉没好气的不理他,顺带着假哭难过,最后他还是乖乖缴械投降了。

  见赵二石答应了,崔玉心里一乐,起身就亲了男人一口。没想到就这么亲一下,那汉子就能咧开嘴得意半天。当然期间顺带着在自家媳妇身上蹭蹭亲亲的另算。

  一/夜好梦,高大的汉子搂着软乎乎的媳妇睡的香甜。已经一岁多已经会简单说话的小天天,则孤孤单单的睡在自己的小床上,反正他已经习惯了自家爹爹有了媳妇就忘了儿子的情况。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不觉就写到了一百章,想起最初蠢球儿写第一本时候,似乎就是因为遇到一个经常断更的大大,然后立志一定要勤奋的坚持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