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十九章:检查结果出来了

第六十九章:检查结果出来了

“什么情况都没有。”文宇对他们这种八卦的行为并不感冒。

说话的功夫,法医刘明刚好也从实验室里面走出来,手里还攥着两张刚刚打印出来的检查报告,右下角的红色签章还没有完全风干。

“正好你们都在呢,检查结果出来了。”

刘明伸手把检查报告递交给文队长。

文良一面接过检查报告,一面笑道:“辛苦了,这么晚了还让你加班。”

“端的就是这碗饭,说这个就外行了。”刘法医说道,随后用一种佩服的目光看着文宇,“文顾问真是神算,死者虽然死因是冠心病,但是导致冠心病发作却另有诱因。”

此时的文良已经把尸检报告看了一遍了,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所有人都可以清晰的看到他舒缓的眉头渐渐沟壑纵横,就像是多年没有耙的荒地一样起伏着,他的目光精准的锁定在了血检的一个项目上,反问道:“羟基苯乙胺是什么?”

“类似于麻黄碱一类的化学药剂。”法医刘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所有人解释道,“麻黄碱是一种神经兴奋药剂,这种化学药剂可以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最直接的反映就是令服用的人感到兴奋,有类似于兴奋剂的作用在里面,市面上兜售的很多减肥药物都含有微量的麻黄碱成分。少量服用这种药物并不会对身体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如果大量服用就会有很严重的后果。经过我对死者进行的开胸检查,已经确定了他有多年的冠心病历史,麻黄碱是冠心病人最禁忌的药物之一,服用之后会导致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的剧烈收缩,血流量急剧减少,还会让冠脉和脑血管扩展,血流量增加。冠心病人服用麻黄碱之后血压会升高,脉压加大,直接导致心缩力挣钱,心脏输出量增加。如果服用的量过大,那么不但会导致冠心病的发作,甚至有可能产生多数的继发连锁病症。”

“比如呢?”

“比如心肌痉挛、房颤乃至于心衰,无论是哪一种病症,对于一个本就有多年病史的冠心病人来说都是致命的。”

“所以你的意思是,这起案子真的是投毒案?”

“我只负责把尸检的结果告诉你们,具体怎么给案子定性就不归我管了。”刘明回答道,紧接着又补充说道,“但是有一点,任何一个冠心病人在确诊之后,主治医生都会告诉其日常饮食和用药的禁忌,除非他是不想活了,否则没有道理自己去服用麻黄碱这种对他来说致命的药物。”

法医在一起刑事案件的侦办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正常的流程来说,法医只负责把自己所看到、所检查到的有关于死者的信息提供给刑警,剩下的一切可能性交由刑警去做‘头脑风暴’,因为如果法医在一个案子当中参与过多的话,很有可能会影响刑警对案子的侦破方向,影响刑警办案的主导地位。毕竟有一句话说的好,得到有早晚,术业有专攻,在尸检方面,法医的确是一把好手,但是在破案方面的经验却远不如刑警了。

刘明用另外一种方式旁敲侧击的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文宇道:“麻黄碱这种药是违禁品吧?”

“是的。”刘明回答道,“其实说起来,麻黄碱之所以被列为违禁药物,是因为它的分子结构式和冰毒太像了。冰毒的化学名叫‘甲基苯丙胺’,分子式为‘C19H15N’,只比麻黄碱少了一个氧原子而已,所以又被称为‘去氧麻黄碱’。因为我国对毒品监管力度太大,很多人都会通过技术手段对麻黄碱进行脱氧提纯,提取冰毒吸食或贩售,所以我国是严禁销售麻黄碱的。”

“但是这么高浓度的麻黄碱,凶手是怎么弄到的呢?”文良在一旁忽然沉思道,很显然,他已经在心里把这起案子列为谋杀投毒案了。

“在外行人看来,麻黄碱这东西是不好弄,但是其实稍微有一些化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怎么去提炼麻黄碱。虽然说市场上并没有现成的麻黄碱贩卖,但是很多的感冒药中都含有这种成分,比如康泰克啊、白加黑啊、百服宁啊甚至一些止咳糖浆里,都含有微量的麻黄碱成分。所以现在这些药物都列为了处方药,想要买药必须要医师的厨房证明进行实名制购买才可以。”

“如果提炼到致死含量,需要多少感冒药?”

“类似于一盒康泰克,大概可以提炼出01克的麻黄碱,也就是说相当于10毫克的麻黄碱。其中,麻黄碱摄入的安全范围在1到5毫克之间,如果达到心跳加速的效果,需要摄入大概30毫克以上的麻黄碱,但是死者的血液当中,麻黄碱含量已经超过了1200毫克,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数字了。”

众人神情一愣。

1200毫克?

这是什么概念?

折合成克来说,虽然也只有12克而已,看起来师父并不起眼。

虽然看起来12克麻黄碱并不多,但是如果想要从感冒药当中提炼出1200毫克的麻黄碱,却需要足足120盒。

120盒含有麻黄碱成分的感冒药是什么概念?含有麻黄碱成分的感冒药一直在国家的管控范围内,就算是居民购买一盒都需要实名制购买,更何况120盒这么大量?寻常人如果要去药店声称买120盒麻黄碱,恐怕店员早就报警了。国家对于这种含有违禁成分的处方药的流向一直都密切关注,而且一直都会对药店售出的含有麻黄碱成分的药物进行核查,哪怕有一条身份购买信息和药物的流向对不上,药店都会受到十分严厉的处罚。

“按照杨明的身体状况,30毫克就足以置杨明于死地了,可是凶手又为什么会下了足足1200毫克的剂量呢?”小刘在一旁听到这个骇人的数字后说出了自己心头的疑惑。

这时,文良掏出香烟,给众人散了一圈,“难道说是凶手为了稳妥起见,怕30毫克的剂量杨明死不了?”

文宇用打火机微微熏烤一圈烟管后点燃,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宇用这样的方式将香烟点燃后,法医刘明和小刘竟然都学着他的样子点燃香烟,这把文队长看的一愣一愣的。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凶手的化学知识并不是非常精通。对于一般的人来说,毫克、克都是一种非常模糊的概念,甚至如果是不经常下厨房的人,甚至对一斤有多少,一公斤有多重都没有概念。毫克和克虽然是1:100比例的换算单位,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没有什么概念。凶手也有可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死者摄入麻黄碱后会突发冠心病,但却并不知道摄入多少麻黄碱后才会突发冠心病,所以才会选择了这样的办法。这种办法虽然很笨,但却是最有效的办法。”

经过文宇和刘明这一番对话后,文良将烟头随手扔在地上,扭头便走,临走前风风火火的留下一句话:“所有人加班,封锁威法西餐厅,走访所有晚上在西餐厅吃饭的人员和工作人员,其中尤其要重点监控今天和杨明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员,他们都有投毒的嫌疑。”

“好的!”

……

在两名刑警风风火火的返回办公室后,仅剩下两人的走廊顿时显得清冷了几分。

长湖刑警大队的走廊是一个长形走廊,有2个灯泡目前处于故障状态,给刑警大队大楼的内部增添了几分幽暗。穿着白大褂的刘明,吸尽了最后一口烟,“文顾问,我可是越来越佩服你了,你是怎么知道死者是被人投毒而死的呢?”

“其实这并不难,主要是死者临死之前的举动太让我费解了。”文宇如实回复,“刘法医,你觉得这个案子凶手是怎么对死者进行投毒的?”

“不好说。”刘法医摇头道,“因为麻黄碱这种东西有一定的辛味儿,在死者的身上我没有发现针孔注射的迹象,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是口服了。一次性吃下1200毫克的麻黄碱肯定会被被害人发现,所以凶手是采用什么手法进行投毒的,我也很费解。”

“你说有没有可能是通过硝酸甘油?”文宇狐疑的问道,“投毒者将被害人随身携带的硝酸甘油掉包,把他的硝酸甘油换成了外观一模一样的麻黄碱?”

“这种做法不具有可行性。”刘法医直接否定了这个观点,“首先,硝酸甘油的大小在那摆着,一颗硝酸甘油的有效成分最多的只有05毫克而已,是体积非常小的,整个硝酸甘油的重量一般也不会超过05克,就算现在的科学手段再发达,都无法实现将1200毫克麻黄碱浓缩到一个只有05克容量的硝酸甘油里面。而且硝酸甘油的生效途径是通过人舌下的静脉丛进行吸收的,麻黄碱被含在舌下的吸收效果微乎其微,只有注射或吞服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更何况麻黄碱和硝酸甘油的味道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果说死者的硝酸甘油被掉包了,就算他处于意识不是很清醒的状态,也会第一时间分辨出药品的不对之处,绝对不会把麻黄碱吃下去的,所以说这种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

“可是那为什么被害人原本状况已经趋于稳定,但是吃了硝酸甘油之后身体状况又趋于危险了呢?”

文宇对医学方面的了解显然不如他面前这位专业的法医。

“物极必反的道理,其实当时被害人的身体状况,与其说他是冠心病发作,倒不如说他是麻黄碱中毒所引起的冠心病发作。当时他的心肺功能处于极度不稳定状态,在这种状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冷静,吃了硝酸甘油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心脏跳动忽强忽弱,他的身体必然会受不了。就像血压高达170左右的时候医生会建议你吃降压药,但如果你的血压达到了230的时候,医生就什么都不敢让你吃了,这是同一个道理。”

“也就是说……如果不吃硝酸甘油,他或许就不会死了?”

刘明哈哈一笑,摇摇头说:“文顾问,你可别有什么心理负担,就算但是你没有建议他吃硝酸甘油,他也是必死无疑的。1200毫克的麻黄碱已经融入血液,就算是给他换遍血再换颗心都不见得救得了他,他之所以有一阵子会表现的比较稳定,只能说这是一种类似于回光返照的情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