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汴京生活日志第29节(2 / 2)


  “谈,谈好了摊位?”众人震惊,徐力更是难以置信的确认道,“真的不是看好了摊位吗?”

  沈家旺很是骄傲的道,“就是谈好了,钱也交了,你们随时可以开张。”

  沈丽姝也找回了最初创业的积极性,迫不及待道,“待会吃完饭我带你们去那里瞧瞧,熟悉一下环境,明儿晚上就开张。”

  小半个月没数钱,她的双手已经饥渴难耐啦。

  可惜这一次小伙伴们和她并不在同一个频道,他们还在震惊摊位这就谈好了的事实,“姝娘之前不是说摊位很麻烦吗,怎么才回来几天就办好了?”

  效率这么快当然是有原因的,沈丽姝本来要放到后面解释,先跟小伙伴们指定一下明天的开业计划,但现在看他们的神情,不解释清楚这一茬是过不去了,沈丽姝只得重新调整节奏,缓缓开口,“这就要从前几天请我爹的同僚们吃板栗烧鸡说起了,齐孔目也来了——大路哥你们不知道齐孔目是谁,我简单介绍一下,他是我爹的头儿,家里有钱有背景,最近因为一些原因来家里做过两回客,还算比较亲近。”

  “虽说是请衙门的叔伯们吃板栗烧鸡,但这不是还要喝酒吹牛吗?我就拿了点新买的香料,又给煮了一锅麻辣烤鱼,并几样下酒的小菜,因着这些下酒菜,爹和叔伯吃得很是开怀,中途酒还不够喝,让娘去隔壁家借了一坛回来给他们续上。不过其他人都在使劲拼酒,唯独齐叔叔认真品尝我烧的菜,我看他也是爱吃会吃的性情中人,便过去聊了起来,一不小心就聊到了咱们的烧烤摊计划,齐叔叔听说烤串比麻辣烤鱼还好吃,当时就期待上了,催着我早点开店,他好早些品尝到这份美味。”

  “我说开张可能要过段时日,得先找好摊位,齐叔叔便主动表示他可以帮忙介绍摊位,这不前天下了值,齐叔叔跟我爹一路回来的,说要带我去看看摊位。那个位置在州桥夜市不算很热闹的地方,却胜在宽敞且价钱优惠,我觉得很不错,咱们的烤肉香飘十里,一旦开了火,就会有人循着味道找过来,偏一点不怕,反倒是位置宽敞更重要,这样咱们旁边能容纳更多排队的客人。”

  沈丽姝一点也不觉得还没有开张她就想着要让客人排长队有什么问题,讲完来龙去脉,总结道:“再没有比那块更合适的位置,所以我当时就拍板定下了。”

  说完长篇大论,口干舌燥的沈丽姝端起杯子补充水分,没再滔滔不绝,而是把时间留给小伙伴们讨论并消化这段内容。

  等他们都接受了明天就可以开张赚大钱的惊人事实,沈丽姝才不紧不慢开口:“对了,你们的烧烤技术练得如何了,明儿能旗开得胜吗?”

  徐虎自信满满的拍胸脯,“姝娘只管放心,我们的烤串真是香飘十里了,好几拨来咱们镇上歇脚的行商镖队闻着味道找过来,愿意出高价尝尝味道呢。”

  沈丽姝一听也颇为惊喜,她还在镇上的时候,他们的水平到了让乡亲们被香味馋得来徐姥爷家抱怨的地步,也听说有路过的行人打听香味来源,但还真没到捧着钱过来求一口的地步,可见他们进步多么神速,她十分期待的问:“那给他们尝了吗,反馈如何?”

  “都说好吃得不得了,而且给钱也大方,我都没说收多少,他们就一串一串的给,才接待三波上门的客人,就赚了近一百文。”徐虎一边兴奋的说着,一边从怀里掏出沉甸甸的钱袋子,“这是你留给我买肉和付烧烤架的钱,加上最近赚的,总共剩了两千六百多文,你再数数。”

  沈丽姝想让他们把这份收入当作外快分了,徐虎坚持不答应,其他人也支持他的决定,她便也不再纠结,把钱袋倒出来清点过后,将数字登记在账簿上。

  是的,沈丽姝回家后不但办成了好多件正事,还特意准备了一本账簿,毕竟烧烤摊不是糖炒板栗,每天杂七杂八的支出太多了,当然入账也会很可观,这么多东西让她凭脑子记太难了,还不如搞个账簿,每一笔收支都清清楚楚登记下来,一目了然,公开透明。

  沈丽姝登记的同时顺便给小伙伴们简单讲解了下这本账簿的用途,以及如何登记查看,完了她便把钱和账簿收进他们的搬砖专用箱中,说起了另一件事,“那正好,我都不知道如何感谢齐叔叔帮的大忙,既然你们水平如此了得,不如今晚就烤一顿招待齐叔叔吧,也让齐叔叔这个号称尝遍了京城美食的老饕帮咱们点评一二。”

  这可是开业前的最后演练,小伙伴们纷纷挽袖子响应,沈家旺也十分支持:“那你们好好准备,今儿下了值我绑也要把齐孔目绑过来。”

  第36章

  梦想照进现实。

  沈家旺说要替闺女把领导绑回家撸串, 显然是开玩笑的。

  齐孔目早惦记着沈丽姝形容过的烤肉,根本不用绑,沈家旺一说他们家准备好了专门招待他吃烧烤, 齐孔目当时就兴冲冲来了。

  他不但自己来, 还带上了蹭吃蹭喝的朋友,是位二十多岁, 五官看似平平无奇、周身气度却会让人眼前一亮男子。

  这人穿着跟他的长相气度一样, 看似低调普通,实则穿戴无一不是好料子,让人脑海中不禁浮出四个字——“锦衣华服”。

  齐孔目笑着介绍道, “老沈, 姝娘, 这是我大嫂娘家的兄弟, 姓秦, 姝娘你喊他秦叔叔就成, 秦兄刚巧也闲着, 我就顺道叫他一起来了, 姝娘和你的小伙伴们可要好好表现, 别叫齐叔叔在秦兄跟前夸下的海口都变成笑话。”

  听着对方轻描淡写,看似介绍了彼此,却又什么都没透露的几句话, 沈丽姝忍不住在心里吐槽,她真是信了他的邪。

  那天看完摊位回家的路上,她爹可是又拉着她好好八卦了一通齐孔目的背景。

  之前齐孔目一语带过他大哥是在亲戚的运作下补了县令一职, 后来跟老爹关系是真亲近了, 才透露了更多, 原来这位帮忙的亲戚, 就是齐孔目大嫂的娘家人,并且对方很有来头,齐夫人的祖父竟然是当朝正五品的吏部郎中!

  本朝跟历朝代差不多,设有六部,各部由尚书和左右侍郎等长官统领,而在这三位人们耳熟能详的大佬之下,各部内官职最高的便是郎中,齐夫人的娘家祖父相当于四把手,还是掌握满朝官员考核升迁的实权部门四把手。

  因此对方手上权力有多大,用脚趾头想都知道。

  据说齐夫人在那位大人跟前只是众多孙女的一位,还是庶出,并不受重视,但是人家长辈毕竟手握实权,齐大人考上举人又努力了两届,发现考进士好难、同学都那么卷,抱着老婆说一句我不想努力了,齐夫人回娘家跑一趟,就给他要了个江南某县的肥缺。

  换成其他举人,虽名义上都有补官资格,但是一趟趟关系跑下来,便是偏远地区的县令县丞,没有几百上千两银子也搞不定。

  更多人的则是捧着大把银子都没门路可送。

  而齐大人朝中有人好做官的优势远不止如此,负责给他打分考评、决定他升迁与否的人当中就有他夫人的亲祖父,可以说齐大人只要踏踏实实不玩骚操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仕途将会一片坦荡。

  他这种情况,没有大功劳或者大造化,想要从地方挤进中央,当京官进六部,这辈子恐怕是没戏了,但有齐夫人祖父保驾护航,送他一路升迁到一府长官,那也只是时间问题。

  要知道知府也是地方上的一把手,至少在自己的辖区内大权独揽,这是多少人求不来的好事!

  反正在沈家旺这种小市民看来,齐大人娶了这位妻子,相当于登上了一张青云梯,从此扶摇直上、功成名就。

  这个消息给他带来的震撼也前所未有的大,齐孔目原来有个当官的哥哥,甚至他们家姝娘短短数月带着表兄弟们赚下几十贯巨款,这些事加起来,都远不如齐夫人的背景让他震惊。

  不过,齐孔目有个在外地当县令的哥哥这种背景,能让沈家旺欢喜成那样,爬也要爬过去抱大腿,那齐夫人娘家那样的大人物,他反而毫无想法了。

  沈家旺知道,虽然都住在汴京城,倘若齐夫人娘家是天边的云彩,他们就只是地里的杂草,从来就不在一个世界,这辈子也不可能有什么交集,齐夫人娘家的事他就当故事听,真正该交好的还得是齐孔目。所以他知道这个震撼全家的消息后,只自己默默消化,并没有立刻跟妻儿说。

  但是人都有分享欲,那天他们在齐孔目的热情张罗下去看摊位,回家路上父女俩正好聊到齐孔目,沈家旺就忍不住跟姝娘八卦了一通。

  完了还要叮嘱她保密,最好这件事就他们父女二人知道,多告诉一个人都怕给齐孔目惹来麻烦。

  沈丽姝嘴巴是很严的,回家后依然兴致勃勃准备自己的事业,仿佛内心毫无波动,但其实她也是震惊的,只是跟老爹在意的重点不一样,她更多是觉得大城市里果然卧虎藏龙、能人辈出,齐孔目看起来就是个普普通通、啃完父母又能幸运的啃大哥的富家少爷,真没想到人家的关系网拎出来也能吓死人。

  那么整个汴京人口已经超过百万,其中又有多少如齐孔目这样看似不显山露水、实际很富有且未来还会越来越富有的人?

  沈丽姝忍不住想到了一个成语,叫多如牛毛。

  只要一想到汴京满大街都是有钱人,她就热血沸腾、摩拳擦掌,这些群体是他们需要重点关照的目标客户啊!

  说实话,烧烤摊前期投入的成本和准备工作,都远远超出了沈丽姝预计,已经初具奸商潜质的她这次准备再狠一些,毕竟他们辛苦搬砖是为了捞钱,而不是做好人好事为汴京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一份力量。

  加上烧烤应该是他们家首创甚至是垄断带来的底气,沈丽姝给烤串定下了肉类一文一串,瓜果蔬菜暂定一文三串的高价。

  瓜果蔬菜暂定是因为古代时蔬价格浮动大,等到了冬天说不定新鲜蔬菜能赶上肉价,那他们自然也要跟着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