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汴京生活日志第123节(1 / 2)





  繁华热闹的都市生活过久了,偶尔也要体验归园田居。

  当然了,足足六七千两, 也足够让沈丽姝在汴京更好的位置、换一座比现在更宽敞豪华的宅子。

  他们现在住着的四合院到底普通了些,二进三进的大宅子都还没体验过呢。

  但有句话说得好,发财容易守财难, 汴京权贵云集, 总有那么几个红眼病的, 他家现在这套宅子已经够打眼了, 无权无势还想住首都二环豪宅?怕是这几年安稳日子过得太多了,想来点不一样的花火吧。

  到那时别说家财了,人能不能保住都不一定。

  虽说他们有个金主爸爸,可到底不是利益关系,真出了事也不能指望人家来捞。

  这年头,苟住才是硬道理。

  把这个字贯彻到底的沈丽姝,果断放弃了升级房产的打算,专心完成自己当地主婆的小目标。

  她都打算好了,这笔钱买上百亩田地,再圈块地出来建房子。

  在自己的庄子里,三进四进算什么?园林庄子搞起来啊。

  说干就干,沈丽姝当即把小伙伴召集开了个小会,安排了下新的目标和方针,顺便又打了针加薪加奖金的鸡血,看着大家高涨的搬砖热情,才放心忙自己的私事去了。

  她现在是不差钱,可也不能当冤大头,还是得货比三家,去实地考察并且深入了解过情况才能敲定入手。

  考虑到步行实在辛苦又费时,沈丽姝选择了租马车。

  现在的租车行业颇为发达,一条龙服务,租车还能送拉车的车夫。

  马是战略物资,昂贵又稀缺,但凡马掉了一根毛,主人家都得心疼半天,这就导致马车夫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了高端职业,普通人可不敢瞎赶别人家的马车,于是车行的车夫跟马车一样受欢迎。

  不过也是巧了,沈爹几年前收留的朱姓父子,朱伯曾经就是大户人家的马车夫,后来受伤了,父子俩才被赶出主家,被沈爹救回两条病,从此就死心塌地给他们家效力了。

  朱伯自受伤后便落下了瘸腿的毛病,却不会影响到拉车,而这几年帮沈家看门扫地、打理院子花草的生活,也没让他赶车的功夫生疏多少,拉扯马绳依然得心应手。

  有朱伯在,沈丽姝也没必要再请个马车夫,如此既省了一笔钱,司机是自己人也更安全,不怕对方趁机把她拉到荒郊野岭什么的。

  饶是如此,沈家人也还是不放心,她出城就是一整天,沈爹再会摸鱼也不可能跟着跑这么远,索性去老沈家请两位大伯陪她跑一阵。

  老沈家搬进城后,孩子们和沈三伯沈四伯算是如鱼得水,沈爷爷沈奶奶也过上幸福的养老生活,唯独沈大伯沈二伯无所适从。

  他们以前是家里的顶梁柱,种地一把好手,可进城了哪有地给他们种?同时又担心自己什么都不懂,会给孩子添麻烦,从而不肯去店里帮忙。

  索性家里日子越过越好,就当提前退休养老了吧,偏偏孩子们一门心思扑在赚钱上,都不愿意成家立业,唯二成家了的大堂哥和二堂哥,也只大堂哥得了个闺女。

  眼看着含饴弄孙的日子遥遥无期,兄弟俩只觉得越来越不得劲。

  沈家旺的请托,反而帮了他们的大忙,沈大伯沈二伯简直迫不及待,从此精神抖擞的跟着侄女早出晚归。

  沈爹请他们的本意是给闺女当保镖,但沈大伯沈二伯作为种地老手,去乡下帮她看田地的品质价格刚好专业对口。

  也多亏了伯父们把关,沈丽姝一连看了十几个乡镇,还没有找到各方面都合心意的地方。

  这天清晨,伯侄三人又踏上了出城看地的路程。

  这次去的地方比较远,为了能在天黑前赶回来,就只能天不亮起程了。

  原不该去那么远的地方,毕竟沈丽姝的信息来源全靠亲朋好友的介绍,他们的大本营在通许镇,当然给她介绍最多的地址也在通许镇周围,而最远的也不过表哥宋向民老家那边,跟通许隔了两个乡镇,但因为她租了马车,当天看完田地当天赶回城,轻轻松松。

  可是大半个月下来空手而归的事实证明,离汴京越近的田地,也越受其他土豪的喜欢,真正好的地已经被人圈完啦。

  她不想捡别人剩下,只能把不停地把选择范围扩大。

  最后,在睢县当基层官员的齐叔叔出马了。

  睢县在汴京没什么存在感,但它隔壁就是大名鼎鼎陈留县,所以那边各方面的条件也不是不差的,只是在历史悠久的汴京显得不那么出挑。

  低调也有低调的好处,想必睢县的田地不至于太抢手,能让她挑上一片不错的地。

  遂让老爹托人给齐叔叔送封信,请他帮忙掌掌眼。

  齐二爷这几年在睢县干得风生水起,财富地位都经营得不错,接到求助也很上心,招来地头蛇的手下问问情况,再骑马出去看一看,回来就让人往汴京带口信,表示有眉目了。

  距离沈丽姝送信也不过两三天,效率高的让沈家旺都来不及提前请假,于是沈丽姝照旧和沈大伯沈二伯组团。

  出于对齐叔叔的盲目信任,她在去睢县的马车里信誓旦旦表示,“齐叔叔看好的地方不会太差,这回我感觉稳了。”

  终于要有自己的庄子了,兴奋~

  马车里只有她和沈大伯,沈二伯正在外面跟朱伯学赶车。

  从古至今,就没有不爱车的男人。

  沈大伯当然也要学车。只是他们租马车是为了方便赶路,车厢规格较小,车头勉勉强强挤下两个成年人,再挤不下第三个了,因此他们两个只能轮流操作。

  沈丽姝看了大半月的田地,沈大伯沈二伯就学了大半个月的车。

  面容憨厚的沈大伯也深以为然,“是呢,齐大人肯帮忙,那是再没有不好的……”

  那可是官老爷,只要他们想,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忙活半个多月总算要定下来了,沈大伯心里也欢喜。

  按照姝娘的想法置办上百亩地,往后她就是地主家的小姐,他们家老五也能被喊一声地主老爷了。

  纵使这地主老爷跟他们老沈家没多大关系,可是兄弟一家出息,沈大伯也为他们高兴。

  正乐呵着,沈大伯突然灵光一闪,“姝娘一口气买这么多地,也不能空置着不用,你如今是娇小姐,可不能亲自干这些农活,不如我跟你二伯过去帮忙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