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不渡第31节(2 / 2)


  由于是谢长明是风雨楼背后的金主,他要查的事,百晓生不敢怠慢,可有关小长明鸟的传闻虽多,却当不得真。所以,百晓生亲自去小重山跑了一趟。

  长明鸟世代居住在小重山,不仅是两只长明鸟,与长明鸟血缘亲近的灵鸟,都住在此地。

  百晓生在信中说道,他在周围转悠了一圈,与一些活了二三十岁的鸟兽共感,探查它们的记忆。那都是些凡鸟,灵智未开,很少有人提防。前十几年,盛流玉的父亲盛百云都出现过许多次,盛流玉却从未出现。大约在三年前,盛流玉忽然出现在了小重山,就像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似的,已经有十岁出头了。

  百晓生甚至怀疑,盛流玉是不是真的长明鸟。

  盛流玉确实是长明鸟,那为什么不在小重山长大。

  谢长明想了片刻,或许这是盛流玉眼瞎耳聋的原因吗?

  而且长明鸟天生便有破魔之能,他身上是什么魔气,能纠缠了这么多年,连盛百云都没有办法。

  太多想不通的地方。可谢长明不再往下想,揉碎着这张信纸,展开下一张。

  信上说,博山照世泥已有消息,但还需确定,暂时拿不到手。博山照世泥本身便很少见,又于修行上没什么益处,寻常不会有人费力寻找,便更显的稀罕起来。

  谢长明皱紧了眉。

  时隔二十年,他依旧将谢小七的模样记得很清楚,提笔便能画得出来。

  他再回忆从前的许多事,已经不太记得清了。

  第一世的时候,他从那座无名的小山上下来,后面跟了只笨鸟。山下有个算命摊子,坐了个瞎眼道人。

  瞎眼道人叫住了谢长明,说他有大造化,日后贵不可言,还赠了他一粒仙丹。

  谢长明吃了那粒仙丹。

  想起这件事,谢长明至今都觉得很奇怪。

  莫说是十三岁,即使是五岁,他也不会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而第二世、第三世,再从山上下来,却再也没见那个道士。

  就像是再次在十三岁时醒来,谢长明也没有遇到谢小七。

  下山后,谢长明找了份护镖的活。他那时才十三岁,没多大力气,本来是进不去的。但他认过字,读了些书,也懂算数记账。而账房先生大多是书生,跑不了远路,要的月例又多,所以就带上谢长明,兼职记账。

  跑镖是很累的活。

  谢长明将鸟养在肩头,别人都说这鸟很聪明,有人要买,谢长明不卖,还有人要强买,谢长明和人打过几架。

  后来谢小七才说,它那时候很害怕被谢长明卖掉。

  当然,这不是原话。它的原话是在册子上用爪子踩出来的,说谢长明要是卖掉自己,它要天天给他吃的馒头里下毒。

  运完镖,停在繁华城镇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去赌钱喝酒。

  谢长明会去书店里看书,他的记性很好,看完两遍,回来后就可以默出来。

  白天没有空,晚上才能写,镖头为了省钱,不让人在夜里点灯。

  谢长明坐在外面,借着月光写字,那光本就昏暗,一有乌云飘过,就被遮的严严实实。

  谢小七仰头看了看天,似乎明白过来,张开短喙,嘴里含着光,落在谢长明的膝盖上,为他点亮一小片地方。

  谢长明想:世上有嘴里发光的鸟吗?

  他没见过,也没听别人说过,应该是很少见的鸟。

  谢长明逗它:“能当灯笼的鸟,应当很值钱。”

  谢小七气的啄他,啄完了,依旧站回原处,即使歪着脑袋打盹,也不忘张着嘴,尽职尽责地当一盏鸟形灯笼。

  直到有人起夜,谢长明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映在地面,抓住谢小七的喙合上,拢在掌心。

  第二日,镖头说行李里没有少蜡烛,问谢长明是拿什么照明的。

  谢长明拿出一口袋萤火虫,死了一半了,剩下的一半,在白日里阴影里发出微微的光亮。

  镖头接受了这个解释。

  倒是谢小七被萤火虫吓了一跳。

  谢长明笑话它:“明明是只鸟,这么怕虫,可见确实是个小废物。”

  小废物扑腾着翅膀,把谢长明的头发扇得乱七八糟,到最后也不知道萤火虫从何而来,为何而来。

  谢长明不用它知道。

  因为谢小七只是一个天真、胆小,需要人小心保护的小鸟。

  这些是谢长明死了千万次也依旧会记得的事。

  而有些古怪的事谢长明没有深究,不是因为不知道,而是他想先找到小秃毛,再去管别的事。

  谢长明只是很想,很想找到自己养的那只鸟。

  接下来的一天,谢长明过得很平静。

  平静地看书,平静地吃饭,平静地练习画像,平静地隐身坐在屋顶,很平静,没再想过另一只鸟。

  第二日傍晚,谢长明的玉牌微微亮起,有人找他。

  点开来,是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