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忽悠(2 / 2)

  陈榕道:“前两格沤肥用的,后一格储肥,中间由管子连接。小的这个以后可能有用,先造好。”

  管子的高度也有讲究,她特意在纸上标注了。

  韩师傅以前去给人家造房子,可从来没让造化粪池的,连“化粪池”这三个字,都是看着陈榕写的那几个小字才读出来。他也见过人沤肥,可没有这样的,不禁细细琢磨起来。

  他虽年纪大了,却依然有一颗好学之心,万一真的好用,将来给大户人家造屋子时,说不得就能用上了。

  另一位岁数相对小一些的方师傅捧着的是公共澡堂那张。他倒是没什么大问题,只是最后指着一处道:“这是什么?”

  陈榕道:“u型管。”

  “优型管?”方师傅一脸纳闷。

  “防虫、防臭气的。”

  方师傅点点头,眉目舒展。

  公共澡堂的设计,陈榕也是仔细想过的。自来水没有,但隔间淋浴必须安排上。到时候就在隔间头顶挂个大桶,底部延伸出个管子,戳洞,不用的时候拿跟这简易“莲蓬头”严丝合缝的盖子盖住,用的时候往桶里倒上热水,打开盖子就能用了。桶装水那么大的一桶,可以淋五分钟呢,足够了。

  她目前的想法是用玻璃来做,但还得看陶二郎制作出来的玻璃质量如何,实在不行,就只好花大价钱用铁做了。

  陈榕跟两个工头商谈着细节问题,有时候是她提出要求,工头们认为做不到表示反对,有时候是工头认为哪里应该如何,陈榕不肯退让,做足了上帝甲方的派头。

  作为一个小木匠的周况虽然是总负责人,但只有在一旁看的份。刚才听陈榕与这两个工头拍板说给他们四十文一日,他都不敢吱声。他明明什么都不会,还给他五十文一日……正因为这种忐忑,他瞪大眼努力跟上三人的讨论,心里想着能学多少就学多少,总不能辜负了陈姑娘对他的信任!

  作为大总管的卫承虽然列席,却也提不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他只是一会儿看看陈榕画的图纸,一会儿看看正与工头据理力争的陈榕,心中暗叹:她还真是什么都会。

  陈榕这边跟两位工头敲定了工期为一个月,另一边潘耀祖完满地履行了评委一职。

  陈榕让小莲留下跟两位师傅接洽工钱怎么发以及各种后勤问题,自己则去验收潘耀祖的评审成果。在任命被潘耀祖选出来的两个胜利者为陈家堡厨师后,陈榕又询问了落选者的意向,大手一挥让他们当了帮厨。

  同时,她也非常严肃地要求他们互相监督,做饭前必须用七步洗手法好好洗手,解手后无论大小都必须再度洗手,做不到的罚款,屡教不改的开除。

  而口罩和帽子,陈榕打算待会儿就让吴小萍安排上,尽快制作出来。食堂的卫生问题,必须抓紧,她可不想出现类似“伤寒玛丽”那样一个厨子害得一大批人感染上伤寒的惨剧。

  因陈榕说这话时是前所未有的严厉,六人都不敢怠慢,连忙应下。

  时候不早了,在叮嘱完后,陈榕便让这五人去做饭,这是整个陈家堡第一次热乎的饭菜,陈榕还让后勤总管吴小萍去找了会杀猪的人,保证第一顿有肉吃。

  领到任务的热热闹闹、略显混乱地开始干活,潘耀祖站在一旁见陈榕雷厉风行地下令,感觉这儿好像没自己的位置。

  “陈姐姐,难怪我阿姐对你赞不绝口,你同她一样厉害。”潘耀祖此时也没了脾气。见陈榕都没多问一句就认可了他的评审结果,他暗暗得意。

  “过誉了,这儿还一团乱呢。”陈榕微笑道,“今晚便委屈潘公子跟我们吃大锅饭了。”

  厨师是潘耀祖挑出来的,他吃过觉得味道还过得去,倒是不介意一起吃——不如说,他根本就没试过跟普通老百姓一起吃那么大一口锅里烧出的饭菜,反而觉得有些新奇。

  “本少爷什么没见过,这不算什么。”潘耀祖自傲道。

  陈榕简短地跟周大义说了下整个陈家堡的架构和他的职位,周大义先是不敢置信,之后便热泪盈眶,感谢陈榕对他的信任,说什么他必不辜负陈榕的期待,就差跪下抱着陈榕的大腿喊爸爸了。

  陈榕赶紧打发他陪潘耀祖去周边转转,而在一旁看了全程的潘耀祖都看呆了,没有反对。

  随后陈榕叫上徐强,又拿了大大小小几个瓷碗,准备开始她的皂化实验。

  实验比较急,若能成功,陈榕便打算明日跟着潘耀祖回去庆平县大肆采购了。

  首先是油脂。

  棕榈果采摘后就那么放在那儿,还没有处理过,陈榕让徐强去叫来了几个闲着没事做的妇人,帮着把棕榈仁取出来,并砸烂挤出油脂来。

  大规模生产时肯定不能这样,到时候还得让周况做几台压榨机出来。

  压榨油脂一事交出去后,陈榕便去取了今日潘家车队运来的生石灰,加水熟化做成熟石灰,接着她又把片状的纯碱融化在水中,做成大半碗碱液。

  在将熟石灰倒入碱液中,还是将碱液倒入熟石灰中犹豫了会儿,陈榕选择了前者。硬水中含有钙、镁等,而熟石灰中的钙离子正是她要避免的,因此应当碱过量,尽量将成品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钙去除。

  混合后搅拌的活交给了徐强,对于能帮到陈榕,徐强高兴得不行,还是陈榕几次三番告诫他稳住,他才记得小心翼翼不被溅到。

  熟石灰和纯碱反应,会生成沉淀物碳酸钙,和陈榕想要的氢氧化钠,待观察到瓷碗中的沉淀物没有明显增加后,她便取上层清液,又用蒸馒头的细纱网过滤了一次,聊表对实验流程的敬意。

  棕榈仁油在几个妇人的努力下也榨了一小碗出来,过滤掉渣滓,待用。

  陈榕又给徐强一些铜钱,让他去找有锅的领民,买了口小铁锅,再让徐强搭了简易小灶台,从正做饭的大灶台那边借了火过来,先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倒入少量油脂。

  锅内明显有分层现象,陈榕边等温度升高边用筷子搅拌,过了好一会儿手都酸了,没看到什么反应现象。

  她把筷子交给徐强,让他继续搅拌,自己则在一旁仔细回忆。

  陈榕以前写基建文时只管把原料丢一起,轻易得出了成品,反正只是文字描写又不用真做出来,她随便写一下,“你看我这么一挡,一躲,不就躲过去了吗”,读者根本不在乎,她也没必要抠细节,但真正自己上手,才发现要考虑不少细节问题。

  原理肯定没错,无法反应的话,是缺催化剂?不对,这个反应用不着催化剂。她记得小时候是做过肥皂的,那时候没问题啊,轻易就能做出来。

  她忽然想起来,那时候是要另外加酒精的。

  讲日用品制造原理的那本书上似乎有提及这一点,油脂和氢氧化钠是互不混溶的液体,这种非均相反应很困难。而加入酒精便能增加油脂溶解度,向均相靠近,易于反应发生。

  储藏室里有白兰地,酒精度为40,太低了,而且好好的白兰地,陈榕舍不得拿来造肥皂。

  所幸书里提及,可用少量肥皂做“引物”,利用肥皂即脂肪酸纳的乳化作用,克服非均相反应的障碍,加速皂化反应。

  陈榕让徐强继续搅拌,自己去厨子那边扣了一小块香皂,丢入小铁锅中。

  不断搅拌下,整个锅里的混合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得浑浊粘稠。

  皂化反应终于变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