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第43节(1 / 2)





  他们一个拿吉他,一个拿三弦,齐涉江用三弦先弹一段过门,然后才换作张约吉他伴奏,开始演唱。

  这一次齐涉江不止负责间奏的子弟书演唱,他事先和张约在微信上对过了,也只是在微信上对的,后台没对过。

  但他们一起捣腾子弟书那么久,早就练下了默契,三弦声与吉他声衔接,各自一段合唱,竟是十分自然和谐。

  一曲罢了,主持人戏谑地道:“不愧是不分昼夜练出来的默契,那接下来张约也谈一下吧,改编时遇到过什么问题吗?”

  到这里,张约聊完后,齐涉江还要唱一下原版的《十问十答》,让大家感受一下区别。现在的版本,既保留了原有特色韵味,又增强了旋律性,着实是一次成功的改良。

  ……

  录制接近尾声。

  “你们刚才唱了很多,不过基本都是传统曲艺,连《何必西厢》也是曲艺特色的。我想问问,jesse能唱流行歌曲吗?”主持人问道。

  这个倒没有约好,不在台本上,属于临场发挥了。

  台下立刻有人喊,《秋水》。

  “唱《秋水》?原唱坐在这儿,我怕把歌毁了。”齐涉江说道。

  但是除了《秋水》,还要唱其他的什么,齐涉江还真不会了。

  观众喊什么的都有,齐涉江低头想了一会儿,“我唱个新歌儿吧。1937年出的。”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笑声。

  “天涯啊海角,觅呀觅知音。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齐涉江低着眼清唱,慢慢地唱。

  《天涯歌女》,1937年上映的《马路天使》插曲,对齐涉江来说,这确实是一首新歌。他没有看电影,但是街头巷尾大家都在传唱,他也学了,唱给观众听,观众爱听。

  第三句开始,便有吉他声加入了进来。

  齐涉江抬眼看了看,是张约,霎时间歌儿就显得丰满多了。

  “家山呀北望,泪呀泪沾襟……”齐涉江想到自己划锅卖艺,唱这首歌时的情景了,那时候他唱,看客也跟着唱。

  就像浮生之中一场旧梦,如烟似幻,笼在心间。

  观众席渐渐安静下来,听齐涉江温柔又清亮的歌声,极有情感,带着淡淡的忧愁。

  “小妹妹想郎直到今,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

  齐涉江的歌声太有感染力了,观众们不禁跟着轻声唱起来。

  齐涉江却是惊讶地抬头。

  这是他记忆中的新歌,是让他又想到过往时光的歌,是他以为不会有人应和的歌。

  但是,在这个时候,几乎是所有人,都跟着音乐低唱了起来,她们表现得非常熟稔。

  这首歌,自问世后,八十多年来被无数歌手重新演绎,传唱至今。在场的人也许已经不知道它出自哪部电影,但她们熟悉这个旋律,这首歌。

  就连张约,也一面弹吉他,一面和起声来。

  齐涉江慢慢露出了一个微笑,眼眶微微湿润。

  似乎又是一次笑中带泪,但这一瞬间,就像第一次看到电视上在播放传统相声,他好像不怎么难受了,忽然便释然了。

  是啊,这是一个新的时代,拥有他不太懂的电视、手机、网络,但也有他的知音,他的张约,他的观众,这里更能容下相声,容下子弟书,所有和他一样老的物件儿。

  演播厅内飘荡着齐唱《天涯歌女》的乐声,一如八十年前。

  “人生呀,谁不惜呀惜青春。小妹妹似线郎似针,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爱呀爱呀,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在这段情节准备让杰西唱的是另一首台湾经典民谣《望春风》,因为《何必西厢》和西厢记有关联,《望春风》也有一点,而且凤飞飞还有吴彤的版本都很好听。后来考虑到大范围的传唱度,就在播放器里搜了一下脑海里冒出来的第一个老歌手周璇,于是出来的第一首歌就是天涯歌女,传唱度高,时间契合,歌词也很合适

  第三十五章

  《水调歌头》录制结束后, 齐涉江在现场配粉丝合影, 逐个满足大家签名的要求。

  大家能明显感觉出来, 他的态度和很多明星不一样,都不能用接地气来形容了, 简直是在捧着大家。

  一边签名还能一边聊天,顺便抓哏砸挂,仿佛是在说相声一样。

  她们愣是没想到, 来看个访谈现场还白送了一段单口相声。

  “这个好看,您能发给我吗?”齐涉江拍完合照,问一个粉丝。

  那粉丝呆了一秒, 然后尖叫:“可以——”

  嗯,齐涉江吧, 还是觉得拍照很有意思。

  张约就坐在舞台台口, 看着这一幕。

  虽然齐涉江没有直说, 旁人也都以为齐涉江是因为和粉丝一起合唱,深有感触而泪目, 他却觉察到了其中的不同。

  齐涉江好像豁然开朗了, 卸下什么担子一般,这点从他和粉丝有一句没一句一聊天的放松状态里也能看出来。

  张约挺为此开心的。

  他静静看着齐涉江和所有粉丝互动完, 向自己的方向走过来, 逆着光, 简直好像周围有光屁股小天使在上下翻飞。

  张约:“咕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