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农家恶妇第39节(2 / 2)


  幸好觉悟早,嗅着银子的味道说改就把德行改了,要不然等到清明节铁牛还得到坟前给她磕头上香!

  “弟、弟妹你脏衣裳洗了吗?我也帮你做点事呗,别坐这儿干聊。”

  “这两天没换下脏衣裳,嫂子你就别忙了,咱们说说话等排骨汤出锅你也端一钵,回去跟爹娘他们一起吃。”

  “那弟妹你这头白菜萝卜还有吗?吃完了我给你背点过来。早先老三说不种地,分家那会儿他愣是丁点没要,按说就算不要水田菜地也该拿一块,总不能吃口菜都要去买。”

  “过两天请人把屋前这片旱地翻了,开春就种上。我以前在娘家也不管菜园,家兴哥更不消说,到时候还要嫂子给我出出主意,看种些什么好。”

  刘氏一口答应下来,叫她只管放心,又问她要不要养几只鸡,鸡好喂不说,天天还能捡蛋。

  何娇杏叫她说动了,心道养几只也好,院子里能多点生气儿。

  ……

  初六晚间停的雨,初七晾了一天,到初八村道就干得差不多,窝在家里就快要发霉的程家兴赶紧下河边去看了,瞧着何家兄弟又把小渔船推出来,他招呼了声,回去叫上媳妇儿就要过河上老丈人家。

  空手去不成,给那头塞钱也不大合适,两人商量着去买了两腿肉,装进背篓里,由程家兴背着往河对面去。

  这两腿肉一腿给到做爹娘的,还有一腿提上阿爷那头,何娇杏过去的时候让她大伯娘拉着说了好一会儿话,还说隔房那个命好嫁去镇上享福的老姑前两天还回来了,带她儿子一道回来的。

  “我老姑?”

  “你二爷爷那房的,她岁数跟你爹差不多,嫁人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后来回过几次娘家,你应该也没印象。”

  “确实想不起,伯娘怎么提起她来?”

  “她才知道你嫁给程家兴,又听说你跟程家兴做吃食买卖挣了大钱,后悔得很,埋怨说怎么早没人说娘家有这么个好闺女,早知道就不能让肥水流了外人田……早先老爷子就说她人变了,还真是!本来听说她回来,我们还赶着往那边院子去,想问问她过得咋样,过去熏了一身臭。”

  “我都嫁人了,她眼馋也打不上主意,伯娘别想了。”

  大伯娘点点头:“我就是跟你说声,好叫你有个心理准备,有些人闻着铜臭味就跟苍蝇见了屎,会拼了命往前扑赶都赶不走,她回头搞不好还会找你去。”

  何娇杏听着也不紧张,管她怎么想,不找来最好,找来也不怕,她要是说着中听请老姑上座吃完茶,不中听轰出门去。

  第60章

  何娇杏从大伯娘那头回来, 从三叔家门前路过的时候还跟香桃说了几句, 回来就见着抱着大侄女香菇的嫂嫂。

  “香菇也有半岁多, 再过段时间,春耕春种那阵子就该学爬学走了吧。”

  “扶墙走也得快一岁的时候, 打滚翻身这些她都会了, 也能爬几下。”

  看着裹在厚棉袄里乖乖巧巧的大侄女, 何娇杏没忍住伸手摸摸她脸:“乡下少有这么白净胖乎的奶娃, 嫂子把人养得好。”

  “怀着她的时候就总喝鱼汤,生下来之后为了催奶吃得也好,能不白胖?别光说我, 杏子你后面怀上总不会比我差,我看程家兴比你哥会体贴人。算起来你是团圆节前嫁的,也有四个月了,你俩感情这样好, 跟着该有动静。”

  “也说不好……”

  嫂子本来抱着香菇一下下颠着, 听到这话猛然抬眼:“啥意思啊?”

  “前头这个把月忙着做买卖, 天天都累, 亲热不多,这应该还没消息, ”何娇杏一副不着急的模样,说,“我俩才刚成亲, 也没做好当爹娘的准备。”

  “你怀上以后有的是时间准备,依我说你俩是刚成亲不假, 对传宗接代的事还是上点心。就不扯其他人家,只说你婆家那两个,你嫁过去有几个月该看出来了,刘氏只要不闯下天大的祸平常说什么做什么都不打紧,有个儿子她立得稳当,周氏软趴趴的说不起话就是落了那胎害的,要不然也不至于让做大嫂的压到这份上。”

  对这些年轻媳妇儿来说,能生个儿子就等于有了块护身符,不是说生完能得多少好处,至少能多点底气,顺带抹去些麻烦。

  这年头添丁是头等大事,谁家娶媳妇儿不是想开枝散叶?像程家贵这样的,成亲许多年还没个一子半女出去少不了要听闲话,何家这头说起他都觉得这人实在很不错了,换个人来周氏没好日子。

  那些成亲三年以上都没动静的,别管当外人面如何,关上门不会对婆娘客气。

  女人家要是因为没生娃挨打挨骂,村里人都不会管,也管不了。

  做嫂子的拉着何娇杏说了好些话,让她别听过就抛到脑后也上点心。

  后来又说到东子身上,他是还没到为娶媳妇儿着急的岁数,不过已经有说媒的来。腊月间就有同村的找到唐氏说给她介绍个人,唐氏没去看人,听了一耳朵就回绝了。

  何娇杏听说以后打趣了他:“前头还只会围着姐姐打转,这都快要娶媳妇儿了!日子过起来真是很快!”

  东子也不害臊,哼唧着小声回了一句:“前头还说哪怕嫁不出去也没什么,一晃眼不也成亲了吗?”

  “……你念叨啥呢?”

  “……没啥,我是说出了十五年就过完了,阿姐你跟我姐夫后头准备干啥来着?”

  何娇杏伸出左手来,扳着手指头一样样数:“挖嫩笋、摘野菌、捉鸡仔、还要把屋前那片旱地垦出来做菜园,有空再做几样萝卜干好了,对了家兴哥他找了人过几天要上我家来打井。”

  “那开春不做买卖?”

  这都不用何娇杏说,程家兴听见就告诉他了:“开春不太好做买卖,要做也只能选在赶集日拉东西出去,平常镇上人不会多,都忙着春耕春种谁会出门溜达?”

  “那农忙的时候生意岂不是都不好做?”

  “是不好做,也不是不能做。”就为了做好这吃食买卖,程家兴有事去镇上的时候都会看看,看那些生意好的为什么好,不好的又为什么不好,他就得出个结论。

  做吃的要有个响当当的招牌,能吸引别人买你东西。

  这招牌可以是一两个特色菜,或者说大厨来历非凡,或者店铺装潢很有特点,或者价钱格外便宜……要是各方面都不突出就麻烦了,假如说不管比较哪一方面你都赶不上别人,那食客凭啥优先考虑你呢?

  想到这里,程家兴就站在别人的立场去看了自家的买卖,他们最大的优势还真不是口味,这开门做生意的口味都不会差,自家胜在哪儿?胜在奇巧新鲜。

  杏儿总是能做出别家见不着的吃食,背出去就有人肯花钱来尝,只尝尝又不过瘾,不缺钱的就会天天来买吃一段时间,把瘾过足。

  这种卖新鲜的,生意随时能做,要说顾虑在哪儿?唯一就怕你还没挣够,仿品出世了,一夕之间你卖的东西烂大街了,钱就进了别人兜里。程家兴喜欢赶在好时候猛挣它一笔平时闲着混日子就是出于这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