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7节(1 / 2)





  她本来打算再把儿子送回来的家书读一遍,这会儿顾不上了,乔氏有了更重要的事,她赶紧进小佛堂去念了几句,把天上托梦的事告诉自家祖宗,让他们别保佑生儿子了,这胎还是得生女儿,儿子往后排排,下胎再说。

  她这阵仗,钱老爷看得摇头。

  心说要是托梦的事是真的,不用求保佑也是生女。胳膊拧不过大腿,凡人斗不过神仙。

  不过自家夫人自己清楚,她是想着隔那么远做爹娘的帮不上忙,多供两炷香求个心安,总比啥都不做要好。

  钱老爷没去管她,而是倒回去把信看了一遍,看完很是感慨。

  当初就感觉王爷架子不大,以他那身份竟比很多地方官还好说话,面对商户出身的亲家也不嫌弃,不摆架子也不摆官威。都不用求,他主动问起宗宝的学业,还给写了去国子监的推荐函。

  那会儿还想着是不是头回见面,他比较客气。

  宗宝却说他进京之后也受到了热情的招待,在王府住过好多天,吃的用的都是最好,伺候的奴才也很恭敬。他姐夫怕他在国子监里吃亏还通过皇子牵线搭桥给他介绍了几个高门出身同样在那边读书的人,宗宝说他上京之后得到姐姐姐夫许多关照,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

  钱老爷心说,这孩子要能好好读书,通过科举走出一条路,以后能帮上他姐姐,就是最好的报答。

  他要是走不出去,还是回来接手家里买卖的话,除了给送钱啥用没有。

  燕王府缺钱吗?

  想来是不缺的。

  但就算那头啥也不缺,他们不能啥也不送。这才八月份,钱老爷已经在琢磨给女儿的生辰礼物以及年礼的事,还有明年初就要降生的外孙女,也不能忘记。

  乔氏从小佛堂出来,看老爷陷入沉思之中,问他在想什么?

  钱老爷说了自己的打算,让乔氏闲着没事的时候也琢磨看看,年礼单子得提早列上,另外两样是女儿收,主要走心,那个简单一点。

  第60章

  收到家书以后没几日, 中秋团圆节到了,这时候, 中秋是仅次于过年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因着儿女都不在, 钱家夫妻在十五这天去了大哥家, 跟那头过的。

  他们虽说也设中秋宴, 排场跟京城里没法比。

  这时候, 京里做什么呢?

  皇后娘娘依照往年的习惯在宫里做了螃蟹宴,用的是苏州上贡产自阳澄湖及斤重的大闸蟹。中秋前后正是吃蟹好时节, 京里富贵人家都会蒸一些螃蟹来,宫里的螃蟹宴自不会这么单调, 除清蒸之外,御膳房取蟹肉蟹黄做了几十道菜,荤局、素局、挂炉局、点心局全都忙得热火朝天。

  考虑到螃蟹性寒,孕妇不宜多食,偏偏列席的人里正好就有燕王世子妃……他们又添了些滋补的温养的。

  钱玉嫃不是没在宫里用过膳,前那两回跟中秋这场螃蟹宴真没法比。

  又要说中秋吃蟹的传统在蓉城也有, 钱玉嫃跟风吃过, 清蒸的她还不太喜欢,瞧着宫里的厨子把螃蟹做出了花,清蒸就不说了, 水煮的, 香辣的, 干锅的, 蟹黄豆腐,蟹黄包,蟹肉饺子,蟹肉粥……要不是肚里揣了个娃,她能把这些菜色全尝过,从里面挑出最好吃的,回去让燕王府的厨子做了叫宗宝来尝尝。

  本来要是不用进宫,她应该同兄弟一起过节的。

  谢士洲就在她边上,看人走起神来,问:“想什么呢?吃好了吗?”

  “想我弟弟,今儿个团圆节,他孤零零一个人过。”

  “你说宗宝?他可不是一个人。”

  原来大闸蟹上京之后,皇上就给燕王府送了好几筐子,分量据说比往年还多。谢士洲是得到准许可以回府过节,他又不是没吃过螃蟹的土包子,能尝几口?更别说钱玉嫃,螃蟹这些压根到不了她跟前,她都不清楚府上堆了几筐。还是谢士洲,清早喝了碗蟹肉粥,就想起以前在谢家吃螃蟹时,听老头子说过,阳澄湖里最肥美的蟹子全都贡给皇上了,他们纵使有钱,吃的也是略次一些的。

  进王府半年,谢士洲能不知道皇上跟他王爷爹之间感天动地的兄弟情?

  天底下这些美食,但凡皇上能尝到的,就少不了分燕王一口。

  他问府上还有多少螃蟹?跟前伺候的哪知道?还是请了管事来,管事说有不少,问世子有何安排?

  谢士洲让他匀出一些送去钱宗宝那边,还有团圆饼以及桂花酒都别忘了,顺带捎个口信过去,说他们要进宫去陪太后娘娘过节,让兄弟邀几个同样是背井离乡上京城来求学的同窗,跟人吃酒吃蟹去。

  中秋当日,国子监放了假的,钱宗宝也在琢磨姐姐会不会找人来喊他去王府过节。就听说燕王府的管事来了,他出去一看,来的不光是管事还有辆拉货的马车,王府的奴才从上头抬下来一大筐螃蟹,那个头比他以前吃过的要大得多,不光是螃蟹,还有以食盒装的团圆饼以及满满两坛桂花酒。

  “是姐姐姐夫让你送来的?”

  “钱少爷好,回您的话,这些是世子爷吩咐奴才送来的,世子爷说他要领世子妃进宫去陪太后娘娘过节,让您也别一个人待着,约几个同窗吃酒吃蟹吧。”

  “姐姐她今天要进宫啊?”

  管事耐心好,告诉他不光是中秋,包括除夕世子他们也不会在府上过,都要进宫去的。

  想想倒说得通。

  像以前祖父在世的时候,逢年过节他们也得围在老人跟前,老人没了之后,兄弟几个才开始在自家过节。搁在皇家,是一样的道理。

  钱宗宝请管事代他同姐夫道了谢,谢他关心,本想请他进宫之后好生照顾姐姐,又觉得这话说出来太见外了,以姐夫对姐姐的重视,这些他自然会做好,需不着旁人提醒。钱宗宝便在门边目送王府管家离开,待他走远了才去查看王府送来那些东西。

  他刚才只是略略扫了一眼,这会儿才看仔细,这螃蟹比他在蓉城吃过的大了一半,该是阳澄湖里最肥美的蟹子了。

  “把蟹子抬后厨去,问李婶儿会不会收拾?她要是不会,雪松你去外边酒楼寻个擅长烹蟹的来。”

  “这样一筐,全收拾出来吗?”

  “留几只你们尝尝,其他都收拾了,少爷我要招待同窗。”

  钱宗宝进国子监两个月了,哪怕一开始跟谁都不熟,经过这两个月,也有些个朋友,还有些因为走动不多称不上朋友的,但互相之间有些欣赏,碰上能相□□头致意。

  这些从各地远上京城读书的因为没法子跟家人过节,便会组织诗会文会凑一起求个热闹。

  今年也有,有的已经在酒楼订了席面,还有受京城本地同窗之邀去别人家中过节的。钱宗宝特地往国子监走了一趟,结果同窗之中只得四五人未有安排,他先去找了里面跟他最熟的,说自己也是孤零零一个,想来也太冷清,欲约三五同窗做个伴,一起赏月吃蟹子。

  螃蟹分大小,价钱自然有高有低。

  总的说来,能端出来待客的都不会便宜,同窗受了他的邀,又跟他一起去把另外几个约上,他们不好意思白吃,有人称了糕点,有人买了烤鸭……等到约好的时辰同窗登门,钱宗宝一看,各个手里都提着东西,往里走的时候还说这才算是一起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