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1节(2 / 2)


  这一天,赵立人不在,阮家姐妹这边,果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人太多了。

  人群在这间高大的明厅里来来往往,只消踮起脚放眼四顾,就能见到四面八方都是人。

  阮清瑶嘀咕一句:“我刚才去隔壁没见着这么多人啊,难道是所有人都聚到这间大厅里了?”

  她生性喜欢漂亮,刚才去隔壁转了一圈,回来的时候带了四五件香粉的小样,两盒上等香粉、一瓶花露水,外加两条丝巾。

  见到阿俏的眼神,阮清瑶只得说:“这不也有一半是给你带的么?”

  阿俏一咧嘴:“谢啦,二姐!”

  阮清瑶一句话,攒来的好东西立刻去了一半儿,皱皱鼻子,心头很是不爽,伸手在鼻子跟前扇了扇,抱怨道:“怎么这么多人?”

  她话音刚落,只听“吱”的一声,她们所在展位的长桌已经被挤歪了。

  袁平连忙赶上去,将她们那张长桌重新摆正。同时刚才将阮家展位长桌挤歪的人,也回过身,向袁平道了声歉,大家一起将此事揭过。

  阿俏却越想越觉得此事不对劲。

  这间用来当做展厅的大明厅里,没有四面围墙,只有许多根廊柱和一个大顶棚。厅内则整齐摆放着很多像他们一样的长桌。原本的设计是,观展的人进来,可以在各个展位跟前徜徉,自由走动。所以那通道狭长而蜿蜒,始终在厅内拐来拐去,这样力求留长人们在每个展位之前停留的时间,让前来观看的客商和参展的客商能进行充分的交流。

  但此刻大厅里的人越拥越多,似乎人们正从四面八方一起朝这座明厅涌进来。

  可是阿俏她们原本一直在内的人,却完全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儿。一共有八间展厅,人们不去别间,却一气儿朝这里涌了进来。

  阿俏本能地觉得不对:人再这么多下去,迟早得出事儿。

  她突然一撑阮清瑶的肩膀,轻轻巧巧地就跃上了长桌的桌面。阮清瑶“哎呀”了一声,阿俏则已经又跃了下来。她叫过阮清瑶和袁平,吩咐了几句,说:“没时间了,大家快分头行动,再不行动就真要出大乱子了。”

  阮清瑶和袁平应了。阿俏就立即和袁平从她们的展位上跑了出去。

  阮清瑶则定了定神,叫过旁边赵立人那个展位上的伙计,说:“快,一起帮忙,把长桌收进来,让出通道!”

  当初展会设计时,就是用一张一张的长桌形成一个个展位,突出的长桌拦住了通道,以此增加人们在展位跟前逗留的时间。

  此刻阮清瑶却反其道而行之,命人将长桌转过一个方向,赶紧收起来。

  赵立人的伙计对阮清瑶还不大熟悉,迟迟疑疑地问了一句:“为什么?”

  阮清瑶已经柳眉倒竖,高声喝道:“姑奶奶的吩咐你都敢不听么?你们会长今天早上是怎么交待的?你是没带耳朵还是没带脑子,竟有这般胆子来问姑奶奶为什么?……”

  她一副蛮不讲理的样子,登时将伙计给喝懵了,心想搬个桌子也不会少块肉,当即什么也不敢说,沉默着开始搬桌子。

  阮清瑶立即去劝另一边,这回她虽然没有大嗓门儿,但是隔壁摆着风鸡的摊位见到赵立人他们这边都动起来了,以为上面下了什么通知,便也没说什么,按照阮清瑶的指挥,将原本横着的长桌也转了个方向,往厅内的廊柱那里推,紧紧地贴着廊柱,让出厅中的空地。

  阮清瑶他们对面,袁平则费尽了口舌相劝,总算是劝动了最当头的两家。如此一来,效果初现,大厅中一条宽敞的通道开始初现规模。

  大厅入口的另一头却还堵着,阮清瑶和袁平他们扭头一望,觉得那面密密麻麻的全是人。

  就在这时候,忽听外面大厅入口处有什么人一声喊,人群登时骚动起来,很多人开始往这边涌,前面有人高声喊:“不要推,不要挤!挤什么呀!”

  可越是这样,场面越显得混乱与嘈杂,谁也听不见旁人在说什么,甚至听不清自己的声音。

  而阮清瑶缩在廊柱这头的长桌后面,已经完全看不见袁平的影子了。反而很多人挤到了她这边展位的跟前,人们完全无暇看展位上展示着什么东西,只一个劲儿地含着“不要挤,不要挤!”

  阮清瑶目瞪口呆,全未想到只这片刻的功夫,事情已经变化成这副样子。

  而阿俏已经不见了踪影。

  阮清瑶像是丢了魂儿似的,失声大喊一声:“阿俏!”

  不知哪里她隐隐约约地也听见有人在问:“阿俏?”

  但不是阿俏的声音。

  就在这时,拥堵的人群似乎突然有了去向,几乎是“轰”的一下,前头堵着的通路似乎松了,人们呼啦啦地跟着往前走动,只听人群中有人高声喊:“别停下,直接往前走!都千万别跌倒了!周围人都拉着点儿!”

  明厅的尽头,确实打开了一条通路。应该是有人说服了那里的几乎商户,及时将挡在那里的几条长桌全部撤开,让开了一条宽敞的通路。原本挤得水泄不通的人群立刻有了去处,从阮清瑶他们改宽敞了的通道里穿过,从另一头冲了出去。

  明厅外就是空旷的场所,只要通过了这座展厅之中的通道,人们散开,就再也不挤了。

  挤出来的人们纷纷舒了一口气,很多人甚至摸着后脑,有些不明白:他们刚才是怎么就糊里糊涂地进来,怎么就糊里糊涂地与旁人挤在一起的。

  厅里的人一时散开,人们回头望的时候,才惊觉这座展厅里已经是一片狼藉。

  阮清瑶和袁平他们动的及时,赶着将挡路的长桌都撤开了。可是桌子搬得急,又被挤了一阵儿,好些展品都被推到了地上。茶叶罐翻了,茶叶撒了一地,桌角下面扣着腊肠儿和几只风鸡,酒水被洒泼了,酒坛子扣在地上……

  被清出来的这一片“临时通道”上,还散落着不少物件儿鞋子,不少人被踩掉了鞋子,但是听见有人喊“别停下”,心里一慌,不敢捡地上的东西,也只随着人潮先冲了出去。现在人们想想,也幸亏如此。否则一个人停下来,后头的人又前赴后继地涌上来,那不得出大事儿?

  “老天爷呐,只听说过庙会出过这种事儿,没想到个展会,竟然也有这些危险。”

  人们看看一片狼藉的现场,都是后怕不已。可一旦有人问起,他们究竟是怎么一起都拥到这一间明厅里来的,偏生又没人能说清楚。

  “我就是看这里人多,就过来了!”

  “我是听什么人说了一嘴,说这里有哪家铺子在派礼金的,我想着派礼金肯定不能等啊,转眼就派完了,所以就过来了,到头来也没见着哪家铺子在派礼金啊?”

  “我这是……”

  劫后余生的人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可就是没人能给个准话,到底是什么人、什么时候,让他们都来这里的。

  唯一可以断定的,该是国人传的话,因为现场没有一个洋人。

  赵立人听见消息,匆匆忙忙地赶回来。他倒也不是怕自家东西损失,就怕伙计受了伤什么的就不好了。

  回到明厅里一看,这里参展的各家已经开始着手收拾,地上的物事已经都被人捡去或扫去,有人正拿了墩布将地面仔仔细细拖干净。赵家的伙计将碎了的酒坛子和小酒盅全收拾起来,盛在一处准备丢出去,见到赵立人进来,连忙说:“东家,还好,只损失了两坛酒,一点儿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