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3章(1 / 2)





  姊弟妹三人尽情地射猎,大获而归。午食用的炙羊肉,夕食用的炙鹿肉,一连好几日都尽情地享用这些野味。在女兵庄园中逗留了数日之后,灵州境内普降大雪。严寒的冬日到来,眼看又要到冬至大节了,他们便连同李丹薇姊弟二人启程返家,各自回了弘静县与灵州。

  自冬至祭祖之后,李家便开始筹备年节诸事。田庄的出息需要清点,店铺的利润需要清算,孙秋娘忙得几乎脚不点地。茉纱丽如今已有七个月的身孕,虽然依旧健步如飞,但到底不能太过劳累。于是,赋闲的李遐玉便接替了她管的事,帮着打理孙夏与她的那一份产业。即使如此,以她干脆利落的性情,每日花在经济庶务上的时间依然不过是一两个时辰。其余的空暇,便用来陪伴柴氏、抄经习字。

  及入腊月之时,某日李遐玉洗漱梳妆,瞥见那枚双鹰穿云的玉佩,心中暗自算了算日子,忽地问思娘与念娘:“我的小日子,可是已经有两个月不曾来了?”许是心有所感之故,除了先前射猎之外,她再也没有去演武场对战,只是平素经常拉弓射箭而已。如今,总算等到了这个时候,想来也应当没有辜负她的期盼。

  正在给她梳发髻的念娘怔了怔,双目倏然大亮:“的确是迟了两个月,元娘先前几个月的小日子一直很准!”忙着收拾的思娘猛地直起身来:“奴这便去让人请医者来诊脉,赶紧些确定这个好消息。”几个小婢女也都惊喜地笑开来,其中一人忙扭身出门去寻大管事李胜了。

  “去罢。”李遐玉将掌心轻轻覆在小腹上,微微笑道,“应是差不离了。”这孩儿倒也来得很巧,应当是生在仲秋的时候。三郎的生辰是八月十七,若是小家伙能在她的腹中多待些时日,说不得便能与他一同生日了。

  不多时,这个好消息便已经传遍了李家。虽则医者尚未上门诊脉确认,但柴氏仍是喜得亲自来到了孙女的院子里。李遐玉听得婢女的禀报声后,忙起身出来相迎。柴氏立即握住她的手,将她往长榻上带:“如今也是双身子的人了,可不许再习武对战,莽莽撞撞。往后也休得穿什么窄袖胡服,就穿宽袍大袖罢,连走路都能慢几分。”

  李遐玉哭笑不得,宽慰她道:“祖母,儿心里有数,断不会不拿自己的身子当回事。这两个月,儿就不曾去演武场对战,平日只是拉弓射箭而已。安心罢,儿会好好照顾自己。”

  “不过两个月,胎尚未坐稳,还是小心些行事。”柴氏不容她反抗,便做了决定,“待医者来诊过脉,再让他开些安胎的方子。不,是药三分毒,还是开食疗的方子便是。厨下也须得注意,必定不能让你用什么忌口之物。”

  “祖母忘了么?因着阿嫂有孕,咱们一家早便已经不用什么忌口之物了。”李遐玉接道。这时,茉纱丽、孙秋娘与李遐龄也陆续赶了过来。三人都很是稀奇地瞧着她尚未有任何异状的腹部,小心翼翼地围拢上前。

  李遐玉抬首见腹部高耸的茉纱丽亦是满脸好奇,禁不住失笑:“阿嫂,你都要生第二个了,怎地就像从不曾瞧过似的?”

  “……”茉纱丽恍然抬起首,满脸佩服之意,“只是突然觉得……元娘你似乎无所不能,比谁都厉害。憨郎勇猛又如何?三郎谋断出众又如何?你不仅能上战场杀敌,还能将家中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甚至还能怀胎生子,更胜过他们百倍千倍!”

  “……我是娘子,他们是郎君……”李遐玉说罢,柴氏与孙秋娘都禁不住噗嗤笑出声来。李遐龄则十分认真地思索着,郑重地颔首道:“阿嫂说得很是,阿姊比许多郎君都出众,远远胜过他们。只可惜,阿姊不能为官。不论是文官武官,我觉得阿姊都能胜任。”

  “且不提这些。”李遐玉摇着首,“如今我身怀有孕,便是想上战场亦是有心无力。”有了孩儿之后,她便觉得心中安稳许多,不再梦回吹角连营了。只因着,腹中的孩儿既是谢琰的愿望,同样亦是她的期盼。保护好它,让它健壮地出生,无疑比上战场更重要。

  不多时,两位相熟的医者便一前一后来到了李家。两人都与李遐玉诊脉,断定脉如滑珠,确实是喜脉。于是,李家上上下下都欢喜起来。柴氏命人赏了李遐玉院中所有的仆婢,孙秋娘开始盘算给未来的外甥或者外甥女缝衣裳,李遐龄则赶紧写信让部曲带给暂时留驻河间府的李和。茉纱丽始终陪伴在李遐玉身边,与她说着各种孕期之事。

  一时之间,李家便仿佛提前度过年节一般,人人都喜上眉梢。而李和得到消息之后,更是忍不住连声大笑,惊得军帐外守候的府兵们无不吓了一跳。虽说他恨不得立即逢人便分享一番,却依旧记得这是在军营之中,于是只能勉强按捺下来。当然,他也并未忘记命部曲将这个消息传给巡防途中的谢琰——混账小子,总算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第一百三十章 鸿雁传书

  消息传到千里之外的时候,谢琰等人正在乌迷耳的铁力尔部落中做客。众人齐聚在毡帐内,边饮酒边议事,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乌迷耳高举酒樽,爽朗大笑:“过些日子便是你们汉人的年节了,若是不嫌弃,便留在我们部落中过节罢!好酒好肉,保管够!好端端的节日,也没有在大漠中流浪着度过的道理!至于巡防之事,暂且放心,我们都替你们盯着呢!”

  慕容若回敬一杯,笑道:“既然族长如此盛情,那我们便却之不恭了。这些时日幸得族长多方照拂,我们方不至于迷失在暴风雪之中。日后若是有用得着我的地方,便尽管开口就是。我们吐谷浑的男儿,素来也是说话算话的。”

  乌迷耳连连摇首,推辞道:“若非慕容郎君与谢郎君鼎力支持商队与我们往来,铁力尔这个老弱病残居多的部落亦不至于如此繁华。冬天再也不用苦苦熬下去,有粮食有肉,甚至还能喝酒,我们不知有多感激两位。两位对我们的恩情,铁力尔部落上下永远难忘。眼下终于能够回馈一二,我们都鼓足了劲儿呢。”

  丝帖儿笑吟吟地过来与他们斟酒,接道:“可不是么?如今我们恐怕比汗王牙帐的贵族过得还舒坦。那些人还须得时不时担心明天自己的脑袋是不是还在,战战兢兢地不知该支持谁。而我们却只需要躲在草原的角落里,过自己的小日子,由得他们争斗去。最好两败俱伤,谁也别想再当什么汗王,免得再教旁人遭殃。”

  “小丫头胡言乱语,莫放在心上。”乌迷耳失笑,将她喝退,“我们在帐中议事,你来凑什么热闹?就算想学李娘子驰骋战场,也须得等你武艺练出来再说!”

  丝帖儿微微撅起嘴,将银酒壶扔进他怀里:“有人来寻谢郎君,像是有急事,我便带他进来了。好心好意,阿父你却不领情,真教我失望。”

  闻言,慕容若与乌迷耳侧首看去,果然见坐在另一侧的谢琰身边立着一个面熟的魁梧大汉。那人低声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原本风度翩然的谢琰神色瞬息变化万端,竟一时顾不得世家贵公子的形象,又惊又喜地立了起来:“我……我要当耶耶了!”

  他朗声大笑起来,举起酒樽一饮而尽,浑身上下都洋溢着喜气。乌迷耳、慕容若反应过来,刚要庆贺几句,便见他拿起旁边的酒壶,过来向着他们重复道:“我要当耶耶了!!”帐内所有人怔了怔,都随之笑道:“恭喜谢校尉!”

  “我要当耶耶了!”堂堂陈郡谢氏嫡脉出身的世家公子,仿佛再也不会说别的词句,只知大笑着与人畅饮,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同一句话。不多时,帐中的河间府武官、铁勒勇士便都被他灌了一回酒。然而,他却犹嫌不足,继续抓住众人痛饮。仿佛不如此便无法表达出内心汹涌而来的惬意畅快一般。

  孙夏被他灌得最多,趁他不注意,凑到慕容若身边,压低声音道:“从未见三郎这么高兴的模样,简直像是魔怔了。慕容果毅,他该不会直到遇敌的时候,还会拉着那些敌人嚷嚷自己要当耶耶了罢?”

  慕容若呵呵一笑,瞥了瞥仍在四处团团转饮酒的某人:“头一回当耶耶,谁不是如此?且陪他喝个痛快就是,我便当作没瞧见,不会拿军法规矩给你们治罪,安心罢。”说罢,他心中却不免盘算起来——年纪仅相差两岁,不论此胎是男是女,今后或许都能做成一桩不错的儿女亲事。当然,只是或许而已。作为耶耶,他也乐见周围亲近人家有人才品行皆出众的小郎君小娘子,免得到时候无从抉择不是?

  这一夜,谢琰以一人之力,将军帐内所有人灌醉了。而他自醉梦中醒来之后,便立即写了一封热情洋溢兼事无巨细的家信。将厚厚的信件放进信匣,他便命那送信的部曲入帐。然而,随之钻进来的还有眸光转动的丝帖儿:“谢郎君,我已经许久不曾见李娘子了。我帮你送信,正好见她一面,也好见识见识你们汉人的繁华城池,可好?”

  谢琰打量着她,嘴角轻轻地挑了起来。

  年二十九,远行千里跨越大漠与漠南戈壁的两骑终于抵达弘静县。李遐玉闻讯而出时,孙秋娘已经将那位身量娇小的信使引了进来。小信使见了着宽袍大袖的她,双目微亮,脱下厚重的披风与兜帽,露出一张轮廓依稀有几分熟悉的俏丽脸庞:“李娘子,可算又见着你了。当初穿着男子袍服的你,与如今真是大不相同,我险些不敢认呢。”

  李遐玉微微一怔,勾起嘴角:“原来是丝帖儿,许久不见,你也长成大姑娘了。”当年分别的时候,这位七八岁的铁勒小娘子瘦弱不堪,看起来只有五六岁大小。而如今,她已然是十一二岁的模样,身量抽长,小荷初绽,乍露丽色。“三郎他们如今可是正在你们部落里?如此也不必担忧他们过冬之事了,还须得多谢你们的盛情款待。”

  “无妨,你们家的商队先前与我们做的生意,一直让阿父赚得笑得合不拢嘴。这些日子我们所得的粮食酒肉,足够招待他们这上千人了,更何况他们还自带了粮草。”丝帖儿爽朗地摆了摆手,“且不说这些,我是替谢郎君送信来的,你且看看。”

  “不急,你千里迢迢而来,且先沐浴罢。待会儿与我们一同用夕食,如何?明日便是元日,若是不着急返回,你便在我家多住些日子,等过了上元节再走。我们大唐人的年节,可不兴离别,你便入乡随俗罢。”

  “我正是为此而来的。听说你们过节很是繁华热闹,正好亲眼见一见。”

  孙秋娘接道:“阿姊,不如让这位小娘子随着我住罢?大年节的,也不能让咱们的客人孤零零地住在客院中。我的院子里正好空着正房,摆设铺陈都换上新的,便可待客了。”因着孙夏与谢琰的院子都扩建的缘故,李家内院已经不剩什么空院落了。而外院通常是招待男客所用,又离得远,亦是不合适。

  李遐玉略作思索,微微颔首:“我如今尚有些不方便待客,秋娘你便替我尽心招待罢。”孙秋娘亲热地挽着丝帖儿的手臂:“阿姊尽管放心。丝帖儿,你的身量与我相似,正好可以穿我新做的衣衫。走罢,我带你去我的院子里逛一逛。”

  丝帖儿很体谅李遐玉如今的身体状况,点头道:“李娘子只管安心养胎。若是因我的缘故,让你劳累了,恐怕谢郎君会生吃了我呢!”说着,她又笑道:“真是从未见过他那般欢喜的阿父,将整个帐子里的人都灌醉了,一直大笑不止。”

  闻言,李遐玉浅浅一笑,眼波婉转,风华绽露,又含着几分母性的慈悲之态,引得孙秋娘与丝帖儿二人都一时看得呆怔住了。直到两人走后,她才取出信件细细看完,又欲罢不能地重复了几遍,方收了起来。

  夕食时分,李家众人设宴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因顾及客人的习俗,食案上准备了驼峰炙、西江料(猪肉丸)、暖寒花酿驴蒸等大荤之物,且也并不必遵循什么食不言的规矩。丝帖儿换了身及胸襦裙的打扮,梳着双丫髻,瞧着越发俏丽几分。她与茉纱丽坐在一起,看起来竟有几分姊妹之感。

  “原来嫂子是契苾部之人,怨不得咱们生得相像呢,我们都是铁勒人呀。”小姑娘与往昔完全不同,很是能言善道,汉话也说得十分流利,将柴氏逗得开怀不已。“我主动提出想送信,谢郎君开始还百般不愿意。我便说,光是派部曲回去送信有甚么意思?倒不如让我去给李娘子讲故事,逗她笑呢。”

  “故事?”柴氏笑道,“你会讲什么故事?莫不是铁勒传说罢。若是有什么婉转曲折的故事,说来听一听?”说罢,又望向李遐玉,叮嘱道,“元娘可不许跟着大喜大悲,免得伤身。不然,就让丝帖儿只管与我们说,你与茉纱丽都避开罢。”

  李遐玉失笑:“祖母安心就是,儿和阿嫂一定会小心谨慎地控制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