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5节(1 / 2)





  搞得这些在外的华夏同胞都哭笑不得,既想疯狂挠头,又有点自豪。来自祖国的影片,让他们在异国他乡,突然就收获了很多友善。

  还会遇到不认识的人上来打招呼,要请他们吃饭。这还真是从前没有过的……

  最巧合的就是,欧洲街头发生了一起抢劫案,对象就是一名瘦小的华夏留学生。不巧的是,这个留学生还真学过几年强身功夫。

  虽然比不上电影里的神奇吧,但他赤手空拳把抢劫犯放倒,被路人看到,又在警察局走了一遭,出来的时候,就被记者团团围住了。

  这么一报道,好了,《问青天》是纪实片实锤了!

  从此,在外的华夏人,一旦害羞,便会收到各种关爱——大家一致认同,千万不要在看到一个貌似羞怯、弱小的华夏人时,就忘记尊重两个字了。

  人不可貌相,想想人家天下第一刺客白五吧!

  有头脑转得快的商人,连夜聘请会点拳脚的华夏人,开起了功夫培训班,虽然做不到水上漂吧,但是耍几下剑花还是可以的,是以特别受欢迎。

  跟风的制片公司引进华夏其他武侠片,那更是自然的了。

  质量上,其实受到纪霜雨的影响,大家的拍摄技术多少有点进步,也许和《古》《问》二片有距离,或也比不上西洋的,但观众们这会儿主要好奇的是东方侠客类型片,好奇华夏武侠世界嘛,因此跟风引进的一些影片也跟着喝到了肉汤,至少没听说有亏本的。

  除了引进之外,这些海外制片公司还有一招,那就是自己拍。

  从找华夏演员拍出来的模仿之作,到加入创意,什么欧西人士拜师学武,勇闯江湖,侠女被请到海外刺杀高官,乃至功夫对枪械……各种乱七八糟的题材,纷纷开机。

  质量可说是参差不齐,有佳作也有雷片,很正常。但毕竟火热一时,也对后来影视作品产生深远影响,比如很长一段时间,欧西的动作片都会流行主角去东方拜师,几十年后都有人在恶搞这个梗……

  这都是后话了,最让人哭笑不得的,还是一道谣言也莫名在《问青天》放映期间流传开来:

  纪霜雨也是一位华夏功夫高手。

  你问为什么?

  可能是因为那些专业电影杂志又在长篇大论地分析纪霜雨的摄影技巧,甚至画图演示,猜测一些神奇的镜头他是如何完成的。

  一知半解的娱乐记者在转载的时候,就添上了自己的描述或者想象。

  于是最后这个分析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能够清楚拍摄那些武林高手的动作,证明摄影师也很牛逼,跑得快跳得高!

  不信?觉得有可能是机械辅助?

  可是你看纪霜雨年纪轻轻,头发都是白色的,是不是像极了练习什么东方绝学的征兆?

  虽然没有什么为情所困、孝感白头之类的联想,但事实证明无论何地的人类脑洞都很绝。

  最后欧西的年轻人们甚至捣鼓出了一个“世界电影导演武力值排行榜”,集合各种拍摄动作片或据说爱健身,甚至单纯传闻脾气不好……的导演们进行排比。

  纪霜雨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一连拿了多届冠军,谣言荼毒多年,导致每年新至欧洲的华夏人听闻这个榜单后,都会一脸问号。

  这也是后话。总之,通过几部作品,纪霜雨这个名字已经在短短时间内,从在世界影坛籍籍无名,到获得一席之地,获得来自各国各界,专业或非专业的忠实粉丝。

  无论拍商业片,还是研究艺术电影的导演,越研究《古都》和《问青天》的拍摄手法,就越是对华夏,对纪霜雨产生好奇,很想和他对话、请教。

  尤其那些原本坚持,无声片才更艺术的导演,他们都快疯魔了,觉得自己怎么,突然间就被时代抛下了!

  有声,无声,孰优孰劣,原本还值得争议问题,突然被华夏人解决,简直迷茫。

  也的确已经有不少人,想通过在沪上设有办事处的制片公司,联系纪霜雨,和他认识一下了,更想了解他如今在干什么。

  这些制片公司其实是清楚的,早就打听过了!

  沪上那边的记者追得可紧,天天报道的,纪霜雨似乎在拍摄科幻电影。

  西方早已有了科幻小说,也有拍摄而成的科幻电影,甚至有用上特技拍摄技巧,拍出人类去外太空的影片。

  虽然纪霜雨的有声电影可堪为典范,但华夏影戏,别说科幻影片,连科学知识都缺少……纪霜雨在《古都》里应用了些知识,却都是心理方面的。

  以华夏的薄弱基础,拍摄科幻片真的不会遇到困难么。众所周知,科幻虽然是幻想,但也要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嘛。

  特别特别想结识一下纪霜雨的阿纳托尔导演,就在准备自己的信件时,思考再三,在末尾附了一句话:如有需要,我可以为您收集物理等学科教材!

  作者有话要说:

  纪霜雨:是说我们铃铛儿家神龛上那种教材吗?

  周宝铎:都说了我们鹤年就是最科幻的!平行宇宙人!

  第五十八章

  纪霜雨戴着帽子走进长乐戏园, 有认出他来的熟客,都会心一笑,打个招呼, 免得他被粉丝围堵。

  明日的拍摄准备工作做完了,他得空来这边, 是为了取信, 目前住的地址不便对外公开,因此有人想要联系, 都是寄到长乐。

  纪霜雨看了一眼, 此时台上并未唱戏, 倒有人在说相声。

  戏园也并非时刻都在唱戏的嘛,很多民间艺术都是可以同台表演,全看老板怎么选择, 给观众换换口味。

  徐新月拿了一叠信出来,正是海外那些想认识他的导演,通过关系送到沪上, 沪上同仁们再转寄给他的。

  纪霜雨低头翻了一下都是哪里寄来的,就听徐新月得意洋洋地说:“我新招的说相声的, 姓齐, 给应笑侬压轴,他也很满意, 怎么样?”

  纪霜雨最近忙于拍摄,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招的, 头也不抬道:“挺好啊, 就是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开始欣赏相声了,以前不是觉得他们不够热闹。”

  正说着,只听台上的相声演员说着就来了一句:“……好嘛, 这会儿功夫灯一亮,整个京城都照得雪白,我定睛一看,原来是纪霜雨在给自个儿打光!”

  纪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