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清粥小菜[种田]_94(1 / 2)





  刚好去年生出来个小棉袄,这以后的日子守着这丫头挺好的了。

  左右平均下来,顶天活过四十岁,夫妻俩已经三十多了,这三丫长起来,伺候他们夫妻两年出嫁了,夫妻俩差不多也该寿终正寝了。

  作者有话要说:  话说大大们会不会有脑洞幻想俩人的小剧场?

  有木有有木有

  有的话写给我看好不好~敲想看的

  【期待】

  第62章 孩子上学【六千】

  “刚能站稳,还没到一岁会走还太早,成天咿咿呀呀的,也不知道在说啥。听我屋里头的说女孩子要娇气些,要好好养,我倒是没看出什么,倒是我这老婆孩儿都围着三丫转,就瞧不见我了。”

  二瓜说完了这话,话锋一转,又道:“说起来还是四叔这好,我这家里成天鬼哭狼嚎的,都不知道多久没睡个好觉了,多个丫头我家里头的又宠着,我心疼那两个铜板还要挨训,别提了。”

  李季听他话头不太对,也不心急接下去。二狗子端了茶壶进来,分别倒上了茶。二狗子不喜欢凑热闹,所以家里来人大部分都是躲在厨房忙活。刚好那只鸡还没剁,二狗子倒完了茶就去厨房剁鸡去了。

  李季吹着茶碗里的茶沫子,也不着急回答,二瓜等了一会儿见李季没有跟着说下去的心思,心里有些焦急,只好自己继续道。

  “我这辈子怎么都值了,大儿子结婚媳妇都怀上了,眼瞅着要当爷爷了,我就不图啥了。只是我家里头老二你见过的,打小就聪明,村里头孩子们时兴什么儿歌他听两遍就会了,早几年家里实在困难,现在三丫生出来,对老二多少关注少了,我是真怕对不住我这二儿子,就想着把他送县里头念念书,不说考功名什么的,认两个字以后去县里头饭馆里当个跑堂的也容易,总比在村里头出大力强。”

  说到这里李季算是明白二瓜过来的意思了。村里头还真没出过秀才,念书的十几年能摊上一两个,那都是家里头的独子,捧在心尖儿上从牙缝里挤出来铜板送去读书的。

  村里头现在还剩个读书人四十七了,百病缠身活不了几年了,虽说没功名在身上,那也被人叫一声秀才,现在谁家生了孩子还会抽空过去给求个字,村里好听的名字基本都是出自他那里,这也是为啥村里头歪名少的原因,不像外村是个孩子三个叫狗剩两个叫狗蛋的。

  “读书是好事。”李季总算放下了吹了半天的茶碗,李季就是个想读书却没有条件的。

  李季打小心眼就比旁人多,人也聪明。不少人都说李季就是个秀才苗子,不读书可惜了。

  李季爹也想过,奈何家里头实在是穷的叮当响,但凡有两个铜板都给爹抓药了,大哥那边有妻儿的,也不好让他掏银子,就这么一直到李季爹去了,李季也没念一天书学一个字。

  现如今李季最不缺银子,对上学堂没什么执念了,让他现在去也念不进去书,就是没事的时候会可惜小时候没机会,要不现在说不定真能考个功名下来。

  现在说再多也没用。不过二瓜说这话确实戳到点子上了。若说是旁的事情过来借钱,李季打个哈哈就打发了,若是给孩子念书这样的事情,李季是真有心支持的。

  李季总算开口了,二瓜的脸上笑容更深,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老二多的不说,就学个一年半载的,读个几本书都能在城里站住脚,也能多享享读书人的福,咱也能沾沾光不是?就是这学费……”

  “拜先生要准备拜师礼,学费又是一个算法,前后光进学堂就要银子。”李季算了一下,“你说说你差多少吧。”

  二瓜激动的直接站起来了:“去年家里头刚生孩子您是知道的,加上前两年老大结婚,家里的积蓄都掏出去了,手头上实在没银子用了,这地里才刚种上,家里也没有旁的进账,这拜师礼都是个愁,不然也不会厚着脸皮上门过来了。”

  李季点点头,等着二瓜的下文。

  前面的底打好了,二瓜这才继续道:“这拜师礼怎么也得买一钱银子的好东西,这学费头两个月开蒙贵一些,每个月三钱银子,后面一年每个月二钱,后面一点点涨起来,第二年三钱,第四年三钱半……这么算下来,这头一年就要一两六钱银子,换成铜板能有两千多个。我这有心送他去念书,又掏不出银子来,这才过来求四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