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6节(1 / 2)





  苏若华扫了一眼,不外乎是些绫罗绸缎,与人参鹿茸等补品,浅笑道:“太妃娘娘好意爱惜,嫔妾知道,娘娘从来手素,眼下竟拿出这么些礼物来,足见太妃娘娘的厚意,嫔妾这厢谢过了。”

  一席话,颇有些辛辣讽刺的意味,暗示恭懿太妃从来小气。

  恭懿太妃脸色一变,但想及来意,还是硬生生忍了,挤出一丝笑脸来:“你知道就好,你到底是我身边出去的人,我对你还是很上心的。”说了几句闲话,太妃话锋一转,言道:“你眼下有了身孕,不能在伺候皇上。适才,太后娘娘招了我过去,商议此事,都说要替皇上再选几个才貌双全的进来,充实后宫,绵延子嗣。不知,你以为如何?”

  苏若华面不改色,微笑道:“太妃娘娘,这件事仿佛该与皇上商议,倒怎么来和我说呢?再则,如今国家正逢灾情,国库又空虚,只怕不宜行选秀事。”

  恭懿太妃笑了一声:“谁不知晓,你是皇帝心尖上的人,怀了身子,更是这后宫里最尊贵的人了。我跟皇上说,他能听我的么?”

  苏若华听着,又笑道:“这般说来,难道太妃娘娘以为我就能劝得动皇上么?即便能,我又为何让皇上再弄些人进宫,来给我添堵呢?”

  恭懿太妃面色一寒,斥道:“贤妃,你当真想做个霸占皇帝的祸国妖妃么?你可记得,皇帝不是你一个人的!”

  苏若华淡淡说道:“皇帝是否是我一人的,不是我说了算,得看皇上自己的心意。太妃娘娘还是到别处坐坐,什么选秀也好,再选几个与我长相相似的宫女去伺候皇上也罢,也再找个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商议这些事才好。”言罢,竟端起了茶碗。

  露珠甚有眼力,一步上前,向恭懿太妃道:“太妃娘娘,我们娘娘累了,您请吧。”

  恭懿太妃没想到,苏若华竟敢端茶送客,将她撵出去,几乎当场气了个愣怔,好半晌才白着脸,缓缓起身道:“好好好,苏若华,你有魄力。你可仔细着,最好一生一世的得意,别一时走错了路崴了脚,从高枝儿跌下来,叫大伙看了笑话!”

  苏若华美眸如清波流转,勾唇一笑:“得意一时,总好过一世不能得意。再则,太妃娘娘以为,嫔妾还有跌下高枝的可能么?”

  恭懿太妃无话可说,顿足离去。

  出了翊坤宫,恭懿太妃便怒斥道:“这个苏若华,如今竟这般猖狂了!不就是仗着有了肚子么,谁还没怀过似的!”

  一旁伺候的宫女夏荷忙上前搀扶住太妃,巴结谄媚道:“娘娘且消消火,这贤妃就是有了孕,方才敢这样顶撞娘娘。皇上膝下无子,对她这一胎十分看重,任凭她干出什么事来,也不会稍加斥责。娘娘,奴才有句话,她若没了这孩子,怕是恩宠就要大不如前了。”

  第九十四章

  恭懿太妃听了这话, 就如一滴冰水掉进了颈子里,倏地一惊,面色有些青白。

  她看了那宫女一眼, 见她生着一张圆圆的脸庞, 细细的眼睛,一笑就眯成了一条线, 腮上两个酒窝, 倒颇有几分喜庆和善之态,叫人看着心生亲近。

  恭懿太妃稳了心神,淡淡说道:“你倒是心狠手辣,想得出这样的主意。”

  那宫女浅笑道:“奴才不过是为娘娘分忧罢了。苏氏如此猖狂, 不敬太妃娘娘,还不就是仗着肚子?她也不想想,自己原本是个什么出身, 若非娘娘捧她,她能上去么?这样一个忘恩负义、不识好歹的人,不略施薄惩, 早些除了她的倚仗。日后, 她成了气候,还有谁震慑的住她?”

  恭懿太妃不言语,坐上了步辇,吩咐往寿康宫而去。

  到了寿康宫,她先回了偏殿,屁股尚未坐稳, 太后那边就打发了个宫女过来;“太妃娘回来了,太后娘娘请您过去说话。”

  恭懿太妃听着,无法可施,只得又起身过去。

  走到正殿,赵太后正兀自观赏一盆月季,并没有回头看她一眼。

  恭懿太妃走上前来,陪笑道:“太后娘娘近来兴致越发好了,日日侍花弄草的。”

  赵太后没有回身,只说道:“你来看看,这月季好不好?”

  恭懿太妃打眼望去,却见是一株大约二尺来高的月季,株型秀美精致,叶子翠绿如碧,每根枝条上都垂着一朵白色的花。花型如包,层层叠叠,芯如晕染,泛着些许晕红,恰如美人面。微风时来,更是花香浓郁,中人欲醉。

  她看了两眼,赞叹道:“好花,果然生的风流。比之园子里种在地下那些,更觉秀雅,倒似个大家闺秀。”说着,又谄媚道:“不知太后娘娘从何处得来?妹妹这半辈子喜好花卉,都没见过这样的好花。”

  赵太后脸上泛出些得意的神色,她淡淡说道:“此花名叫玉玲珑,又名粉妆楼,是月季谱上所栽的古花名种,如今久已不种,早已失传。哀家去年看见花谱有载,只道此等名花就此断绝,也是可惜,便向内侍省说了一嘴。没想到,他们倒记在心上,不知花房怎么折腾的,今年可就送来了。”

  恭懿太妃听在耳中,颇为不是滋味儿。她酷好花卉,是宫中有名的。当年先帝在世时,她得宠,什么名花名草,新鲜的品种,不是流水也似的往她宫里搬?后来,即便赵皇后入宫,她的恩宠虽大不如前,但先帝总还念着她的喜好与旧情。更甚而有那么一次,苏若华出谋划策,在赵皇后的寿宴上,先帝硬生生将一盆地方敬献与皇后贺寿的粉芍药,赐给了太妃。

  恭懿太妃还记得,当时的赵皇后脸色如何难看,当着先帝与群妃的面,又要装出一副贤惠大度的姿态来,咬碎牙齿活血吞,挤出一张笑脸来应对。当真是,好解气,好痛快,好得意!

  然而,那些事都是过眼云烟了,如今自己不过是个落魄太妃。

  宫里事,莫不如此,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眼下的她,也就只能看着,这样的新鲜名贵花卉送到赵太后跟前,听凭她赏玩,而自己只能站在一边赔笑谄媚。

  赵太后听了她的话,似是十分满意,微微一笑,说道:“妹妹素好此道,待将来哀家看腻了,就把这花送到妹妹那边去。”说着,吩咐赐座上茶。

  恭懿太妃浅浅坐了,静候太后发话。她心中明白,赵太后将她招来,决然不是说这些家常闲话的。

  果不其然,赵太后问道:“妹妹,今日过去,商议的如何?”

  恭懿太妃微微有些尴尬,还是说道:“她不肯,饶是妾身百般劝说,只是不愿。临末,竟而端茶送客,将妾身赶了出来。这小蹄子得皇上宠爱,又怀了身子,越发不可一世了。太后娘娘还是想些别的法子罢。”

  赵太后听着,冷笑了一声:“她是妹妹手下使出来的人,如今竟闪了你这个旧日的主子?哀家可记得,之前她为了你在宫中安泰,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何今日竟反目成仇?妹妹,你这御下之道,可当真有些一言难尽。”

  恭懿太妃脸上挂不住,索性说道:“她是皇帝心尖儿上的人,妾身算个什么?先帝没给妾身留下一男半女,唯独一个七皇子,也不算是妾身的了。”她本想说太后横刀夺子,但话到口边终究还是咽了下去。

  赵太后知晓她心中所想,眸中冷光微闪,轻轻笑道:“妹妹这话说的,哀家再如何,也是明公正道请先帝降旨,把昔年的七皇子送到哀家身边来的。可不似妹妹,七皇子是如何到妹妹身边的,用哀家说么?”

  恭懿太妃只觉的通身发凉,双手一颤,茶碗便整个合在了身上。一旁侍奉的宫女夏荷,急忙替她擦拭。

  赵太后看在眼中,浅笑道:“妹妹这么慌张做什么?哀家又不曾说什么。”

  恭懿太妃粗喘了两口气,说道:“妾身……当年是林才人因病过世,先帝特许妾身抚育七皇子的!岂……岂有别因。”她这话说的极没底气,越发轻了。

  赵太后微微一笑:“是与否,妹妹心里自然明白。林才人的确因病过世,哀家也看了当年的医案。然而林才人还在妃陵里葬着,她可是皇上正头的生母。按理,那是要追封圣母皇太后的。只是哀家一直没有松口,所以此事尚且不得行。妹妹,这将来事还未定。说不准有一天,皇上就想起来要为他生母正名追封,届时迁坟开馆,走漏了些行藏……”

  赵太后一语未休,恭懿太妃便身子一软,从椅子上滑在地下。

  夏荷慌忙搀扶,却怎样也无法将她自地下拉起。

  赵太后呵呵笑了两声,扬声道:“想必天气太热,太妃中了暑气,送她回偏殿,再请个太医与她瞧瞧。待太妃醒转过来,替哀家问候一声,只说太后惦记着太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