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五章(2 / 2)


  太守府门前行人不多,明万辞刚转到府前街上,便见一辆华贵的马车自大门前停下,范太守身着便服从马车上走下。

  按理说,这个时辰范太守应当在处理公务,今日倒算是忙里偷闲。因着如今身份到底有些不同,明万辞正在犹豫要不要如同从前一般上前打个招呼,却意外看到,还有另一人紧随范太守下了马车。

  明万辞上前几步,远远打量一番,发现此人有些面熟,待到那二人一同入了太守府,她才蓦然想起,这人正是上一次生辰宴后,阮清儿叫她去太守府时在院中见过的那人。当时他也是走在范太守身边,但在早些时候的生辰宴上却并未出现。

  若是单单这样看,这人同范太守的关系着实有些难猜,明万辞竟有些好奇起他的身份来。

  她踱步至太守府门前,守门的侍卫原本面无表情,全然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看明万辞自府前停步,盯着府门看了许久,不由有些警惕起来。

  只是光这么看着,着实没什么用,在门口侍卫要来赶人之前,明万辞正打算离开,却不想太守府的大门再次从里面被人打开。

  明万辞循声而望,便见范经林一身锦衣华服,如同往常一般自府中大步而出,只是面上略有些无精打采,眼下青黑一片。

  还未及明万辞开口,范经林已看到她,脸上的无精打采顿时一扫而光,他三步并作两步地走下台阶,在明万辞跟前停下。

  “二公子好久不见,近来可好?”因为是熟人,明万辞如同往常一般先开口打了招呼。

  经过上巳节那一宴,几乎无人不知明万辞如今身份不同,曾同她有过不快的人,如今心中都有些惴惴不安。

  范经林虽没同她生过什么矛盾,但他自认为比有矛盾更过分一些,单单是向明万辞开口要过的东西,便能摆满一间屋子,更何况还有逢年过节她自己送过去的许多。

  如今想来,他恨不得剁了自己的手去。

  再加上那日惊鸿一瞥,红裙墨发的女子身影自此牢牢印在他心上,若是他早一些发现,如今也不知会是个什么模样。

  每每想到此处,范经林便又悔又恼,一时间竟有些不知该如何面对明万辞,见她如同往日一般开口,心中愈发没底,却也只得如往日一般开口道:“还算过得去,明兄今日到此,为何只站在门外?”

  明万辞哪里知晓他心中所想,如今见到范经林,第一反应便是曾允诺下的砚台一事大抵不用她再操心了,思及此,心中莫名还有些高兴。

  听他如此关切地问话,明万辞一时间有些不习惯,如实答道:“我只是路过此处,二公子可是要出门?”

  “莫要叫二公子了,你直呼我名字便好。”范经林说到此处,脸上不知为何现出些不好意思,看的明万辞莫名其妙。

  眼看明万辞并未叫他名字,范经林略有些失望,将出门一事抛到了九霄云外去,对明万辞道:“出门也无事,我近日正好寻到了一块好砚,正想去寻你来着,如今可不就见到了。”

  明万辞干笑一声,觉得这位范二公子当真是对砚台情有独钟,执着非凡。

  “我一介粗人,对砚台着实没什么兴趣,便不同你一起去看了。”

  推辞过后,明万辞便想离开,却不料范经林顿时有些激动地挽留道:“这砚台是我特地寻来要送你的,你若是不愿入府,便在此处等上一时半刻,我差人取出来给你。”

  明万辞顿时觉得有些玄幻,若是她没记错,当初应当是范经林管她要砚台,而不是要送她砚台,这事还能有错?

  “你莫不是记错了?”明万辞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范经林哪里会不记得范太守生辰宴上那一次,但如今只能装傻地坚持道:“怎么会记错,这砚台是我特地寻来要送你的。”

  见他如此坚持,明万辞也没有戳穿,只得等在原地,范经林自然同她一起等。

  趁着这空档,明万辞随口道:“我方才走到路口,恰好看到太守大人回了府,身边还跟着另一位大人,瞧着颇有些熟悉。”

  只匆匆见过两面的人,何谈熟悉,明万辞此话不过是在试探。

  却不想范经林闻言,仿佛终于找到话题一般,顿时心直口快道:“你说的是史大人吧,我方才确实看到他同父亲一起回了府。”

  明万辞眼皮一跳,面上却故作漫不经心道:“哦?哪位史大人?”

  “还能有哪位史大人,自然是左桐县县令史必全啊。”范经林满脸理所当然。

  明万辞面不改色地略略点头,心下却道,这当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只是依照范经林平日里的性子,断不会对一介县官恭敬地称呼一句大人,今日却不知为何如此反常。

  照此想来,这位史大人必然不是寻常之辈。

  她还想再多套一套话,却不料此时有人气喘吁吁地跑来,上气不接下气地禀道:“公子……不好了……”

  明万辞眉心微蹙,问道:“可是府上有事?”

  从前上门闹事的人不是没有,只是近来少些,如今加上肖承未的缘故,想是应当没有哪个不长眼的再敢上门,故而明万辞并未如何担心。

  “不是……”那人摇摇头,“谢管家让小人来报,说是苏公子不知为何冲撞了公主,被人押走了!”

  明万辞的眼皮此时跳的更厉害了一些,闻言皱眉道:“你是说,苏晋冲撞了新阳公主?”

  那人顿时改摇头为点头。

  明万辞见此,再顾不得范经林和他的砚台,顿时大步朝明府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