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5章争执(一更)(2 / 2)

  “若皇上不将其严惩,东陵那里,可如何交差?此事处理不好,便会引发两国之战!届时,那可就陷万民于水火了!天圣固国百年,不能因一人而毁百年安宁!百年基不可倒啊皇上。”

  他掩面而泣,句句严辞厉色,却又苦口婆心。

  “皇上,一码归一码。如今我们只需就事论事。”另一人进谏,“此事还有待查证,不能仅因东陵公主是受害者就偏袒于她。另,天圣既是百年基业,又岂会因区区东陵新朝而坍塌?”

  “东陵百废待兴,仅仅七年时间,也难以将乱党全部铲除。他们若是开战,两方皆得不到好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便是强弱不对等,也能互相牵制。”

  “而现今我们要做的,就是看东陵皇的态度,以及查清此事原委。不可仅凭鲁大人之言,便对国公府的小姐随便惩戒。且慕小姐还是皇上您亲封的折香郡主,处置她,又何尝不是在损皇上的颜面?”

  此话铿锵有力,既不偏袒,亦不激进。朝堂上,一分为三派。

  有人见不得国公府兴盛不断,想要借此打压或者摧折。有人却闲事情闹得不够大,最坏的结果,不过是与东陵交恶。

  主张严加处置的,无疑是眼红一派之人。不问事情缘由便武断下定论。而与之相对者,则以据理力争,寻求好的结果。

  今日的朝堂,比往日更加热闹。乱哄哄作一团,实在是看得人揪心不已。

  “皇上,听说,这郡主如今身在相府。若说国公府偏袒,那还说得过去。可云相爷乃是朝廷重臣,一心为国出谋划策之人。万事皆有其主张。想这几年来,他所做哪一件事没有为天圣尽责尽职过?所指点之事,有哪一件是胡言乱语之说?臣相信,他将郡主接入府中,不避嫌也不惧流言。定是有其不可悖逆之理。”

  此话一出,朝堂顿时静了下来。众臣面面相觑。这才发觉,今日他们的云相爷未来上朝。

  若说之前的话还能反驳,可这话反驳起来,确实会使人觉得苍白无力。

  云相爷虽喜怒无常,性情不定,行事不按常理出牌。但自从他继任以来,处置事情的手段从来都是果断又高明。凡经过他手之事,不论军政,琐事。无一不缜密而完美。

  天圣能在短短几年之内,扩充国土而不费一兵一卒,兴盛更甚以往。这云相爷可是功不可没。

  他们朝堂上下百人加起来,也敌不过他一人之谋。有时候,他给人的感觉,便是神秘而令人胆颤。

  要是他将人接入府中,这让人去抓捕,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且此事有待考究,云相爷此举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是啊,皇上。相爷既然这么做,那也必有其难以动摇之理。皇上不妨派人去相府,问问相爷的意思?”有人建议道。

  要说,这云相爷他们可是真得罪不起。凡事与其意见相悖者,随意冒犯其者,下场似乎都不太好。

  就好比几年前,觊觎他相爷之位,恶意散布其谣言的一位大臣。事发没过一日,这人便在在家中上吊自缢而亡。

  且其六房夫人,皆一口咬定是那位大臣丧失其子,悲痛过度而撒手人寰。

  可他们皆知,这位大臣膝下可是子女成群。岂会因小儿子之死便如此草草了结性命?

  再比如,两年前,有人与其意见相左,第二日出门之时,便被人活活将人打死在门口。头破血流,不成人形。

  当时,朝堂之中,却无人敢责怪。因与其交好的大臣,在其府中搜缴出了与敌国通信之证。

  可在他们印象之中,这个人为天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身家清白且将其这些年所得俸禄全部拿出去救济贫民百姓。不贪民脂民膏,一心为民。

  诸如此类之事,亦是不可胜数。是谓巧合还是算计,无人查得到真相。

  朝堂上,无人再因此事争执。反倒是和和气气地,让人下去调查事情原委。

  相府,慕槿正坐在床前,替莲柚换药。

  “小姐,外面传来消息。说那个公主已经被谢青含送了回去。今早上朝堂上还在为此事争执不休,可一提及但云相爷的名字,便无人再议论纷纷。”青萝儿小声说道,“方才我还听府里的人说,云相爷派人去了各府上,半威胁半逼诱地传了话。说只要谁敢在此事上打你的主意,那就是与他势不两立。谁不从,那便自来府上,相爷请他喝茶叙旧。或者,他会去各位大人府上一一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