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道长,在下已婚(32)





  这场赌约,舒生输的毫无悬念。

  “为什么呢?明明是举手之劳的事,善心对于人类来说竟然如此吝啬吗?”对于这个结果,舒生还是难以接受。

  “不是善良缺席,而是人心险恶,善良被消磨的失了真,太多东西看不清,只能选择不看不听不管,明哲保身。”何从文说着思绪飘远,“这还只是和平盛世下的表象,当今天下三分,北有蛮夷,邻有倭寇,哪个不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边境额征战从未停歇,太多人需要去睁眼看一看我们的故乡土地,而不是为了一天天的柴米油盐而苦苦算计。”

  说着何从文又摇摇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我也是庸人自扰罢了。”

  舒生答应了何从文的一个条件——收留他一段时间。

  原来何从文此次离家是为了逃避家人将他送往书院。

  何家世代从医,到了何父这一代,就盼着家里出个读书人,最好能考取个功名做个父母官,也让祖上有光。

  于是取“弃医从文”之意,给儿子取名何从文。

  然而何从文读书读多了,认为读书不如上战场,只有打胜仗了,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何父一气之下决定将他送往私立书院让先生好好教导,何从文则一不做二不休从家里逃了出来。

  路经桃林,感慨万千,本欲借酒消愁,却不想因祸得福。

  于是何从文便在桃林住了下来。

  清晨,林中的鸟儿还没清醒,便被一阵声音搞的头晕脑胀,纷纷振翅从林中逃离。

  “看,他们已经来了。我最喜欢听他们背书了。”舒生带着何从文爬上了一棵树,趴在树上看向不远处的一群人。

  这群人全都书生装扮,人手一本厚厚的书,摇头晃脑,口中不知所云,发出靡靡之音。

  “你都能听懂?”何从文问。

  “嗯。”舒生点头,“听多了也就会了。”

  何从文暗自摇头,只看着舒生已经听的如痴如醉,也就没再说什么。

  “我第一次听到他们背书,就喜欢上了这种韵律。”舒生说着学他们摇头晃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何从文笑:“这哪里有兵书有意思。”

  “兵书是什么?”舒生坐在摇椅上,询问石桌旁的人。

  “自然是教我们打胜仗的书。”何从文答。

  舒生不解:“打仗就是打打杀杀罢了,竟然还有人专门为了打架写书?”

  “当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哪一行,里面的学问都大的很。”

  “是这样的吗?”舒生觉得男人口中的一切,都和自己所认识的不太一样。

  何从文跟舒生讲了很多,关于自己看的书,关于自己的想法,关于外面的世界。

  舒生才发现,他趴在树上听来的,只是书海里寥寥一座孤岛。

  小小桃林,多了一个人,好像一下子变得拥挤许多,转个身都能看见另一个人的影子。

  “你在做什么?”舒生问石桌旁坐着的人。

  “下棋。”何从文答。

  “下棋是什么?”舒生在另一边坐了下来。

  “下棋就是......我教你,学会你就懂了。”

  “好,我要学。”舒生笑的开心。

  于是石桌旁,桃树下,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伴随着黑白子敲击的声音,时间过得飞快。

  金泽看了大半天,也基本了解了这两人的故事,与其说是萍水相逢、惺惺相惜,这两人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从一开始的针锋相对到如今喝酒下棋,已经可以看出,舒生单纯,却也重情。

  桃花谢了,舒生的棋艺仍是止步不前,每每都要何从文让三子,让了三子还不一定能赢。

  “下雨了。”舒生撑开一把粉色纸伞,走入了雨中。

  身后何从文带了个斗笠披着蓑衣也走出茅屋:“你为何如此喜欢粉色?”

  舒生回:“因为好看啊。”

  看着舒生一脸纯真,何从文笑了:“嗯,有点道理。”

  “你有心事?”舒生拿着伞转身看他,“如果不愿出门,我们在屋里看书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