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卷 北伐 第023章 再战青沙河(上)(2 / 2)

杨延彬走上几步,将那半柱香插在地上,高声叫道:“郡王发令,便可开始了!”

赵德昭虽然老成持重,但是此时军中压抑许久,又见杨延彬胸有成竹,于是和谢慕华相视一笑,说道:“放箭!”

谢慕华、孔守正和杨延昭三人指挥三列神臂弓手,分别依照号令,箭去如流星,朝箭靶射去。

此时营帐周围已经围了不少军士,天气炎热,夏日炎炎,许多人索性光了膀子团团围着两队弓箭手,看杨延彬的妙法。

杨延彬右手边的那一队战士,一听赵德昭叫声放箭,随即踏动脚蹬,放出弩箭,只是杨延彬的战法不同,他为首的只有六名弓手,神臂弓手的身后站着两人,弓手拿着神臂弓朝冲锋而来的辽军放箭,随手将放完的神臂弓交给身后左侧的战士,跟着右手从身后右侧的战士手中接过一架已经上好箭的神臂弓……

这小小三角阵圆转如意,放箭军士几乎手不停歇,放箭的只顾放箭,装箭的只顾装箭……效率竟然比谢慕华亲自指挥的箭阵更高。

那支香快要燃到尽头,两侧箭靶上的箭不用去数,一眼就能看得明明白白,必然是杨延彬胜了。

这连环射击之法,是杨延彬在看到谢慕华用三队交替射击和三人同组一架神臂弓之后,所琢磨改良出来的妙法,大宋的神臂弓虽然是一种弩,但是为了方便使用。一直是按照一人使用的方式设计的!

若是要三人协同一张神臂弓的话,虽然快是快了,但是却浪费了人力。杨延彬天赋聪明,举一反三,看到谢慕华的妙法,顿时想到,若是能把每一名神臂弓手的能力都发挥出来,那射速、威力岂不是更大?

这改良过的战法,今日一试果然威力十足,整个神臂弓阵更为流畅的在运作,放箭的只管放箭,收过空弓的就让身后的战士装箭,而装好的箭就递给右侧的战士,保证他能把有箭的神臂弓源源不断的送到箭手的手中……

杨延彬不愧是后世称之为杨门第一将才,虽然年纪还轻,但是他对战争的领悟却是他人遥不可及的。这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改进神臂弓,就连谢慕华看到了也是赞不绝口,比起他自己提出的三队交替射击更是方便了许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依照杨延彬设计的战法,大宋的神臂弓不用再单独布置在某一面,而是随心所欲的任意转到阵地的任何一面。

谢慕华心中却更有一番想法,当年看书上说,杨家兄弟当中最有才华的当属七郎杨延彬。之前杨延彬就展露才华,这一次更是让人心悦诚服。谢慕华知道自己的本事,若不是有后世的千年见识,他在这个时代最多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科举无望,或许能做点小生意。但是杨延彬是人才,真正的人才。

尤其让谢慕华更动心的是,杨家归附宋朝前后才是两三个月的事情,哪怕是一对情侣分手,也得段缓冲时间才能去寻找新的感情吧!更何况,以忠义闻名的杨家将,归降大宋……杨继业不敢揣测,但是这年纪轻轻的杨家七郎,若说之前对北汉是忠心耿耿,那眼下对大宋可还真不好说呢……

这样的将才要是不收为自己的臂助,那谢慕华就太对不起自己了。既然想要在大宋建立起自己的班底,无论文臣武将,情报商业无一不需要人手。谢慕华是只恨人才少,不嫌能人多。

谢慕华想得出身,盯着杨延彬呆呆的看着,一会儿嘴角含笑,一会儿又是眉头深锁,倒叫一旁的孔守正犯了迷糊。这监军大人来自大秦,二十多岁了还未娶妻……再看杨延彬唇红齿白,眉清目秀,端的是一表人才……莫非这谢监军有什么断袖分桃之癖?

谢慕华哪里知道孔守正心中的这些龌龊念头,半晌才回过神来,当即轻咳一声,赞道:“杨将军果然是将门虎子,这神臂弓如此使用,神乎其技。谢慕华佩服佩服!”

杨延彬急忙施礼道:“七郎哪里当得起监军大人如此称赞。只盼来日我这神臂弓之法,可在战场上如监军大人之妙法一般给契丹人一个迎头痛击,教那些契丹胡虏知道我大宋的厉害!”

赵德昭也笑呵呵的走了过来,说道:“以此战法迎战耶律斜轸,定可叫他吃个大亏!”

谢慕华低声说道:“下官还有个主意。耶律斜轸此人用人虚虚实实,他既然分兵入城,就必然料到我军会趁他分兵之际进攻,以他的用兵之道,定然会将得胜口的驻军调来一部,伏击我军。”

谢慕华贴近了赵德昭:“郡王,下官请带一支兵,偷袭得胜口。”

赵德昭被谢慕华这大胆猜测吓了一跳,他只道谢慕华要偷袭耶律斜轸,没想到他的胃口这么大,居然连得胜口也要拿下来。但是先锋军中马匹不多,一支轻骑果然就能拿下得胜口么?

谢慕华自然知道赵德昭的疑虑,又进言道:“猛虎扑食必尽全力,耶律斜轸若不打垮这一支前锋军,也不敢隔青沙河与我军对峙。下官若是带同杨延彬一道出发,只需一千五百轻骑,自带三日干粮,敢保拿下得胜口。”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谢慕华又悠悠的说了一句。

赵德昭咬咬牙,下了狠心,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