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盛唐小女官第79节(2 / 2)


  过了一会,狄平、狄安两小孩过来了,你一句老师我一句老师地喊,时而给三娘倒茶,时而给三娘拿点心,整个县衙都被他们弄得热闹起来了。

  三娘被他们这么一闹腾,也没心思逐句分析卷宗上的内容,起身对他们说道:“走,我们去牢里看看。”

  对人贩子“严刑拷打”这种事,也就刚抓到人三娘脾气上来了才会那么干,要是对后头那些人都有样学样就不太好交待了。

  她自己还好,绝对不会徇私枉法、屈打成招。可这事儿要是成了惯例,焉知以后会不会出现一些滥用私刑的人?

  官府不能放过坏人,也不能冤枉好人,否则迟早会失信于百姓。有些东西想失去很容易,想重新树立起来可就太难了!

  狄平兄妹俩没到过牢房,兴致勃勃地跟着去了,结果才进去就被那臭烘烘的味道包围了,脚步都不由自主地慢了几分。

  犯人吃喝拉撒都在牢房解决,还天天被拉去干苦力活弄得浑身汗臭,散发出来的味道可不就格外令人难以接受吗?

  事实上县里多抓点人也是有好处的,至少一些最苦最累的活就不用征调百姓去干的,这段时间都是这些囚犯被撵去参加劳动改造。

  这会儿已经定罪的囚犯都已经被拉去服苦役了,只剩下那群人贩子团伙分散在各个牢房里。

  目前倒是还算老实。

  三娘带着两个学生看了一圈,赫然发现鼻青脸肿的人贩子不止一个,看起来个个都鼻青脸肿。

  “怎么回事?”三娘忍不住问引路的狱卒,“你们也严刑拷打了?”

  “没有的事,哪里轮得到我们出手!”

  提到这事儿,狱卒话可就多了,眉飞色舞地和三娘分享起这几天牢里发生的事来。

  原来那几个人贩子里头有个人说漏了嘴,说起他们以前干过的一桩丰功伟绩,说是本来自己不想骗的,结果那女人太笨了,他们只好连女人带孩子一起笑纳了。

  结果同牢房里有个人听着听着就暴怒了,这伙人拐卖的不就是他几年前丢了的媳妇和儿子吗!

  其他犯人一听,这家伙居然是人贩子,顿时都帮那个人一起上去围殴。

  对于牢房里这种互殴,狱卒一般是不管的,只要不闹出人命、不吵着狱卒睡觉,他们爱怎么打怎么打。

  第二天那些犯人一宣传,大家都知道这伙新入狱的犯人是人贩子了。人贩子可太可恨了,他们在外面辛辛苦苦打拼(犯罪)养家,结果家被偷了,这让人怎么能接受?!

  谁家没媳妇,谁家没孩子,自己现在要服苦役,回不了家,要是家里的妻子儿女被这些可恨的人贩子拐走卖掉了怎么办?!

  再加上其他囚犯每天都要干活,这些人贩子却因为还没判定而舒舒服服地待在牢房里,囚犯们当然看他们不顺眼。

  这不,大家每天放工回牢,都要殴打殴打这几个人贩子,一天三顿加宵夜从不断绝。

  三娘:“……”

  一时都认不出哪个是自己殴打过的呢!

  三娘让狱卒把那个妻儿被拐卖的苦主喊出来讲讲具体情况。

  这人犯罪归犯罪,他妻儿是无辜的,真要被拐走了还是得看看能不能找回来的。

  谁知道她们会被卖到什么地方去?

  第93章

  三娘的两个学生中, 狄平性格沉静,很耐得住性子,平时跟在三娘身边经常拿着小本本做笔记, 偶尔郑莹都忍不住多看他几眼,觉得这家伙迟早会抢她的活干。

  狄安性格跳脱多了,跟着三娘提审完犯人就开始痛斥人贩子的可恨之处。

  像刚才那个人就是因为妻儿被拐卖后变卖祖产到处寻人, 结果人没找着,家也没了,很快成了官府最头疼的那类人:无家可归、没事可做,且还身强体壮。

  这种人吧, 心里头已经没什么可在乎的, 有人一牵头他们就能去干坏事。

  当初张九龄他们商量来商量去,就是在商量怎么解决这些无产流民可能带来的治安问题。现在这个问题依然挺要命, 全塞军队里朝廷养不起, 塞边境让将领自己养又怕养出问题来。

  刚才那个犯人就是个典型例子,本来家里有点田地, 日子虽然不算富裕, 却也过得去。后来连那点地都没了,他就只能跟着那些三教九流的人混日子,混着混着就把自己混进牢里去了。

  劝人向善不容易,但人要变坏可太简单了。

  三娘目前在蓝田县所做的事都还只是在摸底,所以牢里这些人的情况她也想了解了解。

  刑罚的存在不是单纯为了惩罚和泄愤,更重要的是要震慑住那些潜在的犯罪分子, 敲打他们不要越过那条线。要是起不到这个作用,抓再多犯人也无济于事, 治安该变坏还是会继续变坏!

  三娘正忙碌着,就听绕梁过来说家里来人了, 是王维过来了。

  三娘听后马上把手头的卷宗收拾好,回家去招待自己的老师。

  见了人,王维就笑着说道:“你怎地连冬至都待在县衙里头?”

  三娘道:“有许多事是我牵的头,能守着还是守着的好。”事情都已经安排下去了,真正需要她出面的事其实不多,三娘也是记挂着人贩子的案子而已。

  既然王维来了,三娘便给他介绍了狄平和狄安,说是她在蓝田县收的两个学生。

  得知王维是三娘的老师,狄安麻溜喊人:“师祖!”

  王维:?

  这活泼的劲头倒是和三娘小时候挺像。

  王维浅笑道:“我只是教了阿晗弹琴作画之类,算不得正经老师。”

  三娘道:“弹琴作画怎么就不正经了!”

  既然王维来了,三娘便拿了个张婆婆雕好的印章送给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