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第23节(1 / 2)





  可《武侠》最新三期的火热,让王咏看到了希望。

  他来到学校大门旁边的一个小杂货铺,杂货铺兼零食店、文具店、报刊亭于一体,在挂在门口铁网上最醒目位置的,便是最新一期的《武侠》、《读者》、《青年文摘》,而《武侠》上最显眼的标题,就是在腰封上加大加粗的红色字体《我在大宋当捕头的那些年》!

  王咏在下面铺开的桌面上看了看,本来以为看到的会是杂志,结果排在最显眼位置的全部都是各科辅导书,什么《龙门专题》《黄冈兵法》《海淀名题》等等。

  他指着夹在白色铁网上的《武侠》,问坐在柜台内打毛线衣的老板娘:“最新一期的《武侠》还有吗?”

  “还有三本,你要?”她从柜台下面抽出三本《武侠》来,“刚从南市来的货,一下子就卖空唻,你要买就赶快。”

  老板娘的态度并不算热情。

  她是一中政教处主任的家属,在校门口开着属于独门生意的店,其它学校门口也不是没有开书店的,都没有她离的这么近,是以店里东西从来都不愁卖。

  王咏想要先打开看看,老板娘连忙制止他:“你要不要?要就打开,不要就别打开。”

  杂志外面是套着透明包装袋的,杂志封面上还有武侠风的人物卡片,打开了,卡片就容易丢失。

  这一期杂志的人物形象,便是手绘版何家劲的展昭。

  是的,不是《大宋》的女主,而是直接蹭了《包青天》的热度,让手绘版展昭当了封面人物,还印在了《大宋》的宣传腰封上,让展昭和《大宋那些年》完美结合。

  李主任是懂宣传的。

  王咏想要打听消息,就买了本整理更多汁源,可来咨询抠群,以五二二七五二吧一《武侠》然后问老板娘:“请问这个学校,有没有一个叫江柠的老师?”

  老板娘警惕地上下打量了他一眼:“你干嘛?”

  他赶紧拿出自己的工作证,又翻开《武侠》书页里面最醒目的一页,“我是《武侠》杂志社的编辑,是来找《我在大宋当捕头那些年》的作者,向他来催稿的,他留的地址便是这里。”说着,他又把江柠寄过去的信封给老板娘瞧。

  老板娘接过信封看了看上面的地址和苍劲有力的字迹,又还给王咏,神情颇为冷淡地摇头:“不认识。”

  若王咏是大学刚毕业的本地人,老板娘必然很热情,毕竟年轻小伙子谁不喜欢呢?谁家还没个没对象的亲戚?

  可王咏的口音明显就是个外地人,且工作证上的地址还是广市,那么远,她就没兴趣了。

  况且,她是真不认识。

  王咏却觉得这些人是不信任他,不告诉他江老师的信息,在防着他。

  他不由沮丧地想,他就长的这么像坏人吗?

  *

  与此同时,随着广市、南市、沪市三个城市的杂志铺开,海量的读者来信,也朝这三个城市的杂志社飞去。

  这次除了《武侠》杂志原有的男性读者外,还多了许多的女性读者。

  女性读者一向是个巨大的消费群体,其购买量,丝毫不比男性读者差,以往《武侠》这本杂志多是以男性为主角,连载的内容也全是打打杀杀,好不容易有个女主戏份,好嘛,全是种马,其主要读者群体也是男性,而此次,《武侠》这本杂志首次出现了以女子视角的主角,自然是吸引了不少女读者。

  女性读者的关注点又不一样。

  这次杂志社直接拿了展昭的照片做宣传,《我在大宋》中,展昭虽然目前还没出来,女主的父亲也只是开封府下面府衙的一个资深小捕头,故事发生在开封府,前面的暗线又似乎透露着,后面包拯、展昭他们都会随着案件的展开,女主也如打怪升级一般,慢慢升级地图,将展昭他们都一一引出来,并正式进入开封府衙,进入包拯和展昭他们的视野,进入大宋这个真正通天的高层们眼中。

  这种感觉就像前面有个胡萝卜吊着,又像是有个钩子,狠狠的勾住了读者们说不清道不明,又如猫爪在挠心一样的隐秘爽感。

  尤其是女读者们看着电视上何家劲版的展昭剑眉星目器宇轩昂,都忍不住代入到女主视角,期待男主是展昭来着,各种信件如雪花般飞入杂志社,纷纷要求展昭快点出来,问男主是不是展昭。

  这些信让李主任看了,忍不住对鲍主编说:“这女主才十二岁,要什么男主?我们这杂志的主要读者群体可是男读者,你赶紧跟柠萌发邮件,可千万别搞什么男主出来!”

  鲍慧欣作为女主编,却也和女读者一样,是觉得可以有男主的,不过她还是说:“可以把展昭放在后面吊着,这样女读者也来了。”

  两个合作多年的老伙计不由对视一笑,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让老读者们抓心的是,第三期虽然结束了第一个案子,可第二个案子,又在关键的时候没了。

  老读者们就写信去骂杂志社,他们一边骂杂志社没落,好好一个以《武侠》为核心的杂志,居然连载起了刑侦推理小说,简直辜负他们读者的期待,一边又催杂志社赶紧把下面的内容放出来,别吊人胃口。

  有些是看了《大宋》后,意犹未尽,又跑回去看《包青天》,在《包青天》带红《大宋》的同时,《武侠》的热销,也为《包青天》带来了更高的收视率,使得原本就收视率高的《包青天》又一次迎来了收视率的新高。

  还有许多观众和读者打电话到买了《包青天》播放版权的电视台,问《大宋》是不是《包青天》的后续,《包青天》是不是要拍第二部 。

  太多观众往电视台打电话提到《大宋》这篇文,也让电视台的人注意到《大宋》这篇文,同时也注意到《武侠》这本杂志。

  为探寻个明白,电视台的负责人让工作人员买了《武侠》,找到《大宋》这篇文看了起来。

  第27章 27 【二更】

  这是个全员武侠热的时代, 小说有金庸古龙温瑞安,电影有《少林寺》《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仙鹤神针》等,电视剧有《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白眉大侠》《白发魔女》。

  人人看武侠, 人人爱武侠。

  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自然也不例外。

  《武侠》这本杂志上的新型刑侦探案式武侠, 就颇有古龙武侠《陆小凤》的味道,但二者又完全不同。

  “台长, 你之前不是说台里要准备拍自制剧吗?你看这《大宋》怎么样?趁现在咱们台播放的《包青天》正火,赶紧拍个续集。”电视台工作人员也是懂宣传的,看《大宋》蹭《包》的热度蹭这么光明正大,他们买了《包》内地播放版权的,不蹭简直可惜了啊。

  说的台长都心动了, “可惜才出来两个案子,目前看两个案子是衔接的, 后面还不知道什么情况,等后面几期出来再看看。”

  “那到时候《包》播完了怎么办?”播完了, 热度可就散了。

  台长手里拿着杂志,忍不住想要敲这小年轻的头:“傻,重播一遍不就完了?”

  这年头,人的娱乐活动单一,除了去卡拉ok跳舞, 就只有在家看电视了, 像《包》这样的热剧, 别说重播一回, 就是重播三回都有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