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第87节(1 / 2)





  江爸江妈走了后,江大伯还说江大伯娘:“你啊,就是好心,自己家地都种不过来了,还给他们种菜,烦这神干啥?年底回来要吃菜,给他们点菜不就行了?”

  江大伯娘就笑着说:“都在家门口,顺手的事情,种的菜吃不完,也可以送到小凤那里卖掉。”

  江姑姑日常卖些水果和年货,这些东西年底好卖,平时买的人却少,江大伯娘偶尔种的菜吃不完,就送到江姑姑那里,江姑姑帮着卖。

  江柏和童金刚在水埠镇上卖了两天,江柠进的冬装差不多卖光了,剩不了几件,才恋恋不舍的回了吴城,继续去上课,再过段时间,他们就要会考了。

  江爷爷也把店面开了,一中门口的街道上,又响起了那熟悉的‘王八蛋贺厂长,王八蛋贺厂长’的声音。

  这个八卦,大概是全吴城的人都听说了,如今已经起不到刺激消费的作用了,人家要买的衣服,年前都买好了,年后最火爆的两天,也就是初二初三回娘家那两天,之后再怎么喊,衣服都卖不动了。

  偶尔零星的有客人上门的,都是一中、吴中回校上课的高三生,她们之前没钱买衣服,现在年后有了压岁钱,也有了新开学家里给的生活费,凑一凑,能够买一件新衣服。

  家里事情都处理完了,江爸也着手准备去深市了。

  一直这样打工也不是办法,现在债还完了,没有了债务的压力,江爸又想搞些什么。

  他想了半天,就和江妈商量,要不搞个小吃摊,卖些螺肉酱、酸菜鱼什么的,也比在工地上干苦力好得多,如果是摆小吃摊,还能骑着车到处走,也方便找江松。

  江妈对不需要太多本钱的事情,都没有太多意见,反正让她花钱就是不行。

  不过摆小吃摊还要买三轮车……她说:“我看工地上卖盒饭生意也不错,不行咱们就去卖盒饭,你每天在家做好,我去工地上卖!”

  他们之前在工地上干活的时候,就有人在他们工地上卖盒饭,那菜做的,还不如江爸做的好吃,就这,还卖一块钱一份。

  江爸点点头说:“三轮车还是要买,我们总不能在一个地方不动,那还怎么找松子?这些天我去河滩上多摸点螺蛳回来,我多做点螺肉酱带出去,到时候刚卖盒饭,估计人来的不多,我给工地上的人送些螺肉酱,生意应该会好些。”

  原本不想花钱的江妈,一听江爸说要找江松,也松口同意买三轮车了。

  而此时,在工地上卧底了好些天的吴公安他们,也终于找到机会,把深埋在花坛树下一年多的尸体,都给挖了出来。

  第82章 82

  年前因为过年, 工地上走了一大批的工人,剩下的就少了,可工地上少不了人, 不管是建材还是其它, 都需要有人看着,见吴公安他们过年选择不回家, 而是为了多加的那两块钱工资,要等正月十五之后再回去,负责人留了人,叫他们看着吴公安他们后,也回家过年了。

  留下的人并不知道负责人他们杀过人的事, 以为是让他们看着这些人别偷了工地上的东西,自是满口答应。

  这些人一走, 工地上的人就少了。

  等到年三十那天,即使平时再怎么警惕, 见这些人老老实实的干活,也给吴公安他们放了假,买了酒和肉回来,也要好好过一个热闹的除夕夜的。

  尤其是除夕的晚上,还下雪了, 工地上没有床, 他们睡得床全都是捡漏的建材临时搭的, 上面铺了蛇皮袋、纸箱子、稻草, 上面盖着他们自己带的被褥。

  天气寒冷, 加上除夕, 这些人不由都喝的有些多,尤其见吴公安几人不擅饮酒, 喝了几杯就脸色涨红,回去睡觉,被留下的人不由的哈哈大笑,笑他们酒量不行,然后自己人留下又继续喝了。

  吴公安是等他们所有人都喝多了,睡下之后,才按照江柠书里写的,他们之前也找了好久,才大致确定的一棵银杏树下,动手挖了起来。

  他们一边挖,还一边觉得有些荒谬:“要是挖不到怎么办?”

  “挖不到就等着正月十五回去。”吴公安淡定地说。

  小常公安不由地抬头看着天上洋洋洒洒飘落的鹅毛大雪,想着今天是除夕夜,别人都在家里吃团圆饭,自己几个却在这样寒冷的冬天,在大雪中挖尸体,不由的叹息了一声。

  吴公安他们都知道他在想什么,卧底了这么多天没有回家,其实他们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尤其是今天还是除夕夜。

  “挖吧。”吴公安说:“能挖到,也就对得起那些死者,和我们身上穿的这身衣裳了,挖不到,我们也尽力了。”

  因为下雪,地面上并没有被冻住,反而因为落雪湿润了泥土,变得好挖了些。

  小常公安冻的手背通红,脸上头上都是被覆盖的雪,身上却因为挖土而出了细密的汗。

  几个人一连挖了两个小时,才将银杏树挖开,露出下面的尸体。

  在看到这些尸体的时候,他们都不由面面相觑了一番,甩甩头上已经白了的雪,给手心哈了口热气:“走吧,打电话叫人来。”

  省公安厅刑侦大队的人,大年夜的睡在床上,还被人电话吵醒叫起来,连夜出警。

  *

  江柠和江爷爷都打算年初三就回学校的。

  江柠是不想在老家多待,江爷爷是惦记着门面是租的,得开门做生意。

  江妈年初二回的娘家,在娘家至少还得住一晚上。

  江柏和江柠是年初三一早,就起床开了稻仓,挑着稻子去村里有舂米机的人家里舂米。

  舂米主打就是一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挑了米进去称重,倒入机器里,自己按开关舂米,舂完了米,自己给钱就行了。

  舂米一百斤得要五毛钱,两人舂了五百斤米,又在舂米机的地方,用木质扬糠机,将没有完全米糠分离的大米,再倒入扬糠机里,江柏负责倒米,江柠负责手动摇米糠分离机的木质把手,用里面的扇叶将大米里的米糠扬出来。

  扬出来的米糠也是要带回去的,这东西猪爱吃。

  去年江家养了两头猪,今年江柠也不知道江妈会不会再养,如果不愿意养了,这些米糠也可以给江大伯娘家。

  江大伯娘一辈子都没出去打工过,每年都要养上两三头猪。

  等弄好这一切,江柏和江柠又去邻居家借板车,和江大伯娘打了声招呼,三个人就背着自己的背包,拉着一板车的粮食和酱菜,往渡口去。

  等江爸江妈回来,家里哪里还有人?

  堤坝的路狭窄,只有中间一道约两尺宽的泥土路,是被来来回回的行人走的露出黄泥地,此时被尚未融化的雪层覆盖着,十分湿滑。

  江柠和江柏都怕江爷爷滑倒摔跤,让江爷爷坐在板车上,可老爷子总认为自己能行,拒绝坐板车,“这路也不知道走过多少回了,我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走,哪里会摔跤?路本就难走,柏子还拖着一车粮食,我在坐上去,到时候别连人带车一起翻了,这个天,要是掉河里,我爬都爬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