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第91节(1 / 2)





  听钱经理说,柠萌上次来,直接买了套大别墅,一套大别墅,可以送四个蓝印户口!

  可惜他们这个房子没有蓝印户口卖,不然柠萌肯定就在他们这买房了。

  她推着自行车激动的转头问钱经理:“经理,柠萌之前买的大别墅,已经送四个蓝印户口了,她也要不了太多户口吧?如果不需要户口的话,不说她还会不会继续在我们这买房子?”

  之前错过江柠的业务员小哥闻言忍不住嗤笑了一声:“你就歇歇吧,她都在我们小区买了两套房了,还买?你想什么没事呢?”想到原本应该是他的单,愣是被杨美蓉给捡了漏,还一捡就是两套,业务员小哥每次想到都懊恼后悔到不行,说:“你都说了,她年前才刚买过一套别墅,哪里还有钱买房?”

  就算买也不会在他们小区买啊。

  原本以为江柠这个外地人在他们小区买了两套房,就会有更多的外地人来买房,两人有一段时间把主要精力都放到火车站那里宣传了,结果,来买房的外地人没一个买他们小区的,哪怕他们小区便宜、面积大、层高更高,还零首付,他们都不来买,很多还把他们当做骗子或人贩子,以为他们是来骗他们的,听到他们说什么零首付后,都摆手恨不能离他们三丈远。

  想到这种情况,业务员小哥心情就不好,尤其是对抢了他单子的杨美蓉。

  依他看,也就只有那个外地来的乡下人才会来他们小区买房子,乡下人根本什么都不懂。

  他看着杨美蓉骑着自行车,激动的奔向车站,忍不住从鼻腔里哼出一声冷笑,低声骂了句:“傻子。”

  江柠哪里都没有去,一直站在距离警察岗亭不远处的报刊亭中。

  之前和她同一辆车上下来的男人也没有走,在距离她不远不近的地方徘徊着。

  江柠不知道他是什么人,在确定了那个人真的在看她后,找了警察,跟警察说明了情况。

  警察的岗亭内只有两个警察在值班,听了她说的情况后,让她待在警察岗亭内不要乱走,就在这里等自己家人来接,就走出去,用对讲机说着什么。

  江柠等了半个小时,才等来骑着自行车过来的杨美蓉。

  和第一次见面时她满脸愁苦不同,大概是那一千块钱缓解了她当时的压力,她现在看着活泼了一些,她原本是想喊江柠江小姐的,又想到上次江柠来买房时,钱经理的弟弟钱主编全程喊江柠‘柠萌老师’,她一个嘴瓢,就喊成了:“江老师!”

  一声江老师喊完,她立刻脸上爆红,岗亭内值班的警察也朝两人看来,诧异这个看上去只有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居然还是个老师?

  杨美蓉比江柠大了一轮还多,可不知道为什么,她在面对江柠时却不由自主的有些紧张,有些不好意思的去接江柠的背包,江柠没有给她,而是亲切和她笑着点头:“你好。”

  江柠私下性格有些严肃,不爱说话,和任何人都有着淡淡的疏离感,但表现在外的,却是任何时候都亲切友好,姿态也放得很低,越是在人前,她脸上的笑容便越亲切谦和,尤其是和底层的老百姓、农民、农民工这些人说话时,尤其是老人,还会微微弯腰和他们握手说话,进电梯都会客气的让别人先进,自己留在最后。

  她都重生半年了,可前世一些职业化习惯还没有完全从她身上挪走,见到杨美蓉过来接她,她的第一反应便是对杨美蓉露出了亲切随和的微笑。

  杨美蓉看到自己喜欢的作者,自己的客户这么亲和,紧张感稍稍缓了一些,“江老师这次来沪市是有什么事吗?有没有我能帮上忙的?”

  “没事,走吧。”

  江柠本来不需要人来接的,但她发现之前在车上的那人一直有意无意的站在她不远处,没有走,她怕自己一个人落单遇到什么意外,还是打电话给了钱经理。

  杨美蓉一来,她就坐上杨美蓉自行车后座,一直回头观察看有没有人跟着,见没人跟上来才放下心来。

  杨美蓉也意识到什么,略有些紧张的往车后面看:“江老师,是有小偷吗?”

  江柠摇头:“不知道是不是小偷。”

  小偷倒也还好,就怕是人贩子。

  江柠没有牺牲小我拯救大我的精神,任何时候,她帮助别人的前提,都是先保全自己,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如今的她,并没有这样的能力。

  她倒没有害怕的感觉,问杨美蓉:“你知道哪里能买到电脑吗?”

  杨美蓉是本地人,对沪市要比江柠熟悉一些。“科技书店吧?曲埠路应该也有。”她不太确定地说,她也没有买过电脑:“你是要买电脑吗?”

  杨美蓉对江柠的主要印象还停留在,江柠是个外地来的有钱人,之前卖房的时候看过她的身份证,还是个农村小姑娘。

  可这样的农村小姑娘,居然来她们沪市买电脑了。

  杨美蓉自己都还没上过网呢,觉得很不可思议,很神奇。

  她骑车带着江柠来到科技书店,科技书店应该是沪市最早的电脑城之一了,里面各种与电子相关的产品,等她知道电脑的价格后,她简直惊呆了。

  “两万?”

  江柠也被震住了。

  之前她身上所有的钱,除了留了一些用来还三个房子加起来每个月五百块的巨额房贷的钱,全都拿来买了别墅,身上就只剩下《大宋》卖的影视版权八千块钱和过年这几天,江柏和童金刚买衣服给她挣的五千块钱,还有一些是《武侠》那边发来的稿费。

  出版社那边的稿费,如果不加印,稿费就是一次性的,《武侠》这边因为是连载,是每个月都有持续性收入的。

  她现在的稿费价格是千字两百六,她每周基本交稿两万至两万二,也就是每周收入在五千二至五千五,月收入固定在两万一至两万三左右上下浮动,九五年的除夕夜恰好是一月三十一日,《武侠》杂志社是统一月底打钱的,但因为过年,他们这次打钱提前了几天。

  也就是说,除了不能动用的每个月固定都要还房贷的钱,她能够动用的还有三万三千多块钱。

  她知道这个年代电脑贵,但没有想到这么贵,一个笔记本电脑居然要两万。

  即使她卡里的钱足够买一台笔记本电脑,让她花这样的巨额去买一本配置如此之低的笔记本电脑,她还是觉得不值。

  此时还没有国产电脑,江柠刚刚问的就是ibm的。

  她想了想问:“有二手的吗?”

  这年代一台电脑的价格,都赶上一架钢琴的价格了,谁舍得二手?

  江柠原本想买笔记本的,小巧方便携带,可她实在不配,就只好转看台式机。

  也幸好来了沪市,之前在吴城的网吧,用的电脑系统还是dos系统,这里已经有了win95系统,价格也很感人,这么一台笨笨重重的台式机,居然要八千多块钱,配置更是低的令人发指。

  内存4,硬盘210,双软,宛如砖块一样的白色显示器,白色主机,白色键盘,白色鼠标。

  更贵的,是今年刚出来的,是使用了svga的显示屏的电脑,价格居然高达一万五千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