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第199节(1 / 2)





  六月初,江柠抽空将自己股市里剩下的钱取出来,全部投入了一家电子公司里去,之后又不管这家电子公司了,又将精力全都投入进赈灾中去。

  七月份,高考季,洪水并没有阻挡学生们对于高考的热情,各地高考依然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因为这次江柠回乌江市、吴城赈灾的事,吴城许许多多的船队被调动起来,如今江柠已经离开吴城,但这些被组织起来的船队却并没有被解散,而是由县/政/府统筹租赁,一个个的船队,下到下面一个个的乡镇、村子,去接那些要参加中考、高考的学子们。

  不知道是不是被江柠回乡赈灾的事情给搞得上了头,整个乌江市的人民抗洪救灾的热情极为高涨,很多船主都表示,不要租金,接送孩子们高考,要什么租金,他们免费接送!

  何小芳家,也是这次受灾民众中的一家,她们家接收到的,正是江柠个人捐赠的物资,一中的学校里,许许多多来自受灾地区的学生家里,都接收到了捐赠的物资,原本他们在学校,为高考做最后冲刺的他们,并不知道此事,因为洪水,高考前的假期,他们都没有回家,全部留在了学校的宿舍里。

  一直到高考结束之后,何小芳回到那被淹了一半的家中,站在高坝搭建的小雨棚中,望着家里多出的两百斤的大米和一人一套的新衣服,还有和她尺寸的全新的红白相间的运动服,何小芳不由笑着笑着,一下子哭了出来。

  第190章 190

  她笑着笑着就哭了, 哭着哭着又笑了。

  这一年多江柠都不在吴城,她也没再见到江柠,她想给她打电话、写信, 可写信要邮票, 打电话费用也不低,好多次她捏着电话, 想了想还是放下了,她怕江柠已经忘记她了,或者她在忙,她的电话会不会打扰到她。

  江柠虽然不在,但她始终记得江柠当初跟她说的话, 好好读书,哪怕考个师范大学也好, 只要能走出去。

  她很想和江柠一样,去京城, 可她的成绩,哪怕是最好的三模,距离京城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的分数,都还差上不少。

  九八年,她们依然是先填志愿, 再高考, 她将京城附近的大学都看了, 可都仿佛离她很遥远。

  徐秀丽不理解她的纠结, 探头过来问她:“你还没填好吗?你不是一直心心念念你的师范大学吗?”

  何小芳看着志愿表, 又看看对应学校的那些代码, 最终填下了省城师范大学的英语专业。

  高中三年,她的英语口语, 已经在王老师的锻炼下,再也不是曾经的哑巴英语,从原本的张不开嘴不敢说,现在被已经是教务处副主任的小王主任练得熟练起来。

  她没有别的技能,唯有死记硬背,一遍一遍的读,一遍一遍的背,一遍一遍的练习,努力终究让她的英语成绩脱胎换骨,也让如今的她脱胎换骨般,原本个子就高的她,如今已经长到一米七二,身材依旧丰满健美,但她却没有了丝毫的自卑,不再像初中时那样,为了掩藏自己发育的好身材,而故意含胸驼背,而是腰背挺直,笑容爽朗。

  柠柠说她很美,柠柠说的肯定是对的!

  可因为这场洪水,她上大学的事,又成了一场奢望。

  她家都淹没了,哪里还有钱供她上大学?

  即使她读书的学费,一直都是二姐在出,可她平时吃的,都是挑家里的粮食去学校,可现在,家里哪里还有粮食?今年整个粮食都绝收了,全都被淹了。

  若不是江柠送了赈灾粮食和物资过来,他们家能不能秋收后的口粮都成问题,现在省一省,加上家里去年的沉粮,勉强能够熬过今年,等待明年的春耕。

  他们村子断了电,大队部的人找了电工,在位置最高处,目前还没有被淹的大队部门口的空地上,支了个电线,上面安装着灯泡。

  哪怕已经装的一百瓦的电灯泡,可在夏季黑沉沉的夜色之中,依旧只有一点朦胧之光,被照亮的,也只有大队部门口的这一段。

  大队部里面的黑白电视机,正在放着电视。

  这个时间,里面播放的是新闻。

  最近这段时间,每天放的都是抗洪救灾的新闻,全国的电视新闻都是如此。

  这些天,县电视台和市电视台的人,都派了记者跟着赈灾的志愿者们,来到了赈灾的第一线,如实记录下了,江柠和那些志愿者们赈灾的消息。

  着重说了去年一中考到京城大学的学生江柠。

  因为在到处都是灾情,许许多多灾民流离失所的情况下,实在太需要一些振奋人心的消息,来抚慰这些受灾的民众。

  江柠给家乡捐赠物资回到家乡赈济灾民的消息和行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安抚灾民的点。

  在两个市受灾最严重的灾区,受灾群众们都收到了她捐赠的粮食和物资。

  记者们极力渲染江柠不惧风雨,回到家乡,在滔滔洪水之中,一处一处的分发物资,他们实在是太会渲染气氛了,把正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灾民们看的抹眼泪,有些人想到了自家被淹的房子,更是受不住嚎啕大哭。

  可哭泣的同时,想到国/家和政/府并没有放弃他们,想到还有如江柠带来的那么多好心人,还在帮助他们,他们便在灾难中,又看到一丝希望。

  何小芳哭着指着电视上的江柠,又哭又笑地对何父何母说:“妈,你看到没?她就是江柠,就是我和你们说过的江柠,她是我的好朋友,她说我考上师范大学的话,出来就是国家教师,以后捧铁饭碗,吃公家饭,妈,我肯定能考上的,妈,你让我继续念书好不好?我不想现在就嫁人,我想读大学!”

  何小芳的妈妈也哭,她抱着她年幼的小儿子,哭着对何小芳说:“小芳,不是妈妈不让你读,你看咱家现在都成这样了,啥都没了,咱拿啥去读啊?”

  她说的也是现实。

  旁边的村民看到她们娘俩哭,就说:“那有啥不能读的?孩子考上了,咋能不让她读呢?你看那江柠,多出息啊,去年才考的大学,今年就那么出息了,还得是大学生啊!”

  大队部的大队书记说:“行了行了,别哭了,高中三年都读下来了,哪能还差这最后一哆嗦?实在不行我们大队部出些,你们自家出些,乡亲们再凑些,写个借条,再慢慢还就是了!”

  何小芳脸上挂着泪,却笑着直点头,对何父何母说:“对对对,我报的是英语专业,以后还能帮人家接点翻译的活,寒暑假我就自己打工去,肯定花不了许多钱!对了,还有助学金!”

  她想到江柠说过的助学贷款。

  何父何母看看电视上的江柠,又看看自家长得又高又壮还有些憨的女儿,想了想说:“你想念就去念吧,我又不是不知道你这丫头有多犟,三年都坚持下来了。”何母说:“只是你也二十岁了,你自己的大事你也上上心。”

  何母心想,村里的你看不上,那你就自己在学校里上上心,如果能嫁到城里去,何母自然也不会拦着女儿的前程。

  她根本不知道,何小芳不是看不上农村的,她压根儿就是恐惧婚姻,恐惧她从小看到的,婚姻带给女性的压迫。

  只是那时的她还不知道自己恐惧的是什么,只是看着姐姐,看着身边看到的婚姻,莫名的恐惧着,然而在读了书后,就像是明智一般,她如今已经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在恐惧什么。

  何小芳抱着何母,用力点头:“我知道的,我都知道的。”

  何小芳回校估分那天,教务处的王老师,突然喊她和徐秀丽,告诉她们,江柠给她们打电话来了。

  整个七八月份,都是洪水最为严重的时期,她和宋培风等很多志愿者们,都跑在抗洪救灾的最前线,也忘记了今年的高考月不是六月,而是七月,等她想起来,已经七月份,本以为来不及,没想到却是刚刚好的时间。

  之前一整年,她除了打电话将自己在京城的电话号码给了何小芳和徐秀丽及王老师他们,后面就再没联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