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4章





  “后来呢?”

  现在的鲤州城的模样与柳钟承说的简直天壤之别,江盛迫切想了解张有光做了什么,才让受压迫的鲤州起死回生。

  “张有光对鲤州城的百姓来说,是一名无畏的战士,真正的英雄。”

  无人救援我自救。

  被赶出家门时,张有光才九岁,他对于郑家的安排并非全然无预料,既然对方不想见到他,他舍了姓名又如何,那一年,郑光改名张有光。

  同样被流放的柳家、张家、宋家等曾受张晋的照拂,脱去贱籍,为了感谢他,几家在张有光落难时身以援手。

  张有光继承了父亲的聪明才智,在经商上同样有才能,他同流人的孩子打成一片,组建了一支小龙门军。他们游走于八族之间,挣取中间差价。发展几年,所有的年轻流人和流人的孩子都加入龙门军。

  等张有光十五岁,他乘坐八族的船只偷渡了出去。说来,郑家二房上位后,与八族的关系又好了。

  十七岁,张有光带了一批大商船回鲤州城,撞坏了所有八族停靠在港口的船,张有光的名字一夜之间响彻整个鲤州。

  “是倭寇?”

  尽管柳钟承不想承认,但魏游没有猜错:“是东瀛人。”

  张有光说动倭寇前来,倭寇的想法也很简单,大荆疆域辽阔,物产丰富,而他们却蜗居于一个小岛内,仅靠捕鱼为生。那为何不占领天高皇帝远的南方地界,慢慢发育壮大。

  鲤州百姓被压榨几年,早已对大荆,对八族失望透顶,他们迫切希望有人能站起来拯救他们,即便那个人与倭寇结盟。

  龙门军的人早知张有关的计划,也支持他的想法,甚至里应外合帮倭寇打开鲤州城的大门。而鲤州百姓对此早有准备,倭寇攻城时人去楼空,唯有八族和官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元气大伤。

  倭寇自以为占领鲤州城,正当他们载歌载舞庆祝时,龙门军抢占了停留在港口的十几艘大船,四处城门也悄无声息地被巨石堵住了。

  江盛屏住呼吸,听得津津有味。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鲤州百姓隔着城墙听惨叫声和闻焦肉味。有些人闻着闻着吐了,有些人吐着吐着笑了,更多人笑着笑着,就哭了。”

  “八族跑了,知府死了,倭寇也跑了,鲤州人知道——他们自由了。”

  院子内寂静无声,唰唰的书写声也在不知何时停了下来。

  柳钟承连续说了一个时辰,嗓子沙哑:“城门内满目苍夷,所有的一切化为乌有,但这也预示鲤州城浴火重生的开始,鲤州人将之称为‘鲤州龙门战’。”

  龙门军改为龙门船帮,船帮领头人毫无异义属于张有光。

  知府被上报劳累过度暴毙,新的知府任命很快下来,可结盟倭寇到底不光彩,没有人愿意看到张有光死,他们也是“鲤州龙门战”的参与者,更不想死,于是这骁勇的一战成为了整个鲤州的禁忌。

  “若有人泄密,群起而攻之,柳家无法在鲤州城立足了。”

  柳钟承长舒一口气,像是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又像是背上了新的枷锁。

  魏游沉默片刻,说:“本王手中证据皆指明,张有光勾结倭寇,勾结官府,暗中支持山匪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放屁!”

  柳钟承初听传闻时骂了背后之人两个时辰不带歇,又听见污蔑,仍然控制不住骂娘的冲动。

  “勾结倭寇绝无可能,船王抢了倭寇十四艘战船,坑杀倭寇上千人,早已不死不休,怎么可能勾结造反。”

  江盛补充道:“当初明州剿匪,山匪呈堂供词承认红薯张有光与他们有交易,有账本为证。”

  柳钟承不知想到什么,问:“账本纪录几年?”

  魏游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复:“十年。”

  “十年,”柳钟承笑了,“那不奇怪。十年前龙门船帮内斗,且与官府意图收编的矛盾不可调节,有太多趁乱借船王名头招摇撞骗的人了。”

  “那年我十二,记得清清楚楚,龙门船帮二把手和三把手逼船王退位,船王险胜,但龙门船帮也破了巨大的洞,让八族再次卷土重来。”

  “如今鲤州城,龙门船帮、八族商会、官府三足鼎立,微妙的平衡也让鲤州城相对稳定。”

  柳钟承的补充对魏游至关重要,他又问了对方几个细小的问题,对鲤州城的情况更清楚了些。

  魏游替他倒了一杯茶,柳钟承几口下咽,又续了一杯。

  “向夫子一事从何说起?本王记得你们是因父亲病重才回鲤州。”魏游说。

  不等柳钟承回答,柴正峰倏然站起身,笔摔在纸面上滚了两圈,留下黑色的印记。

  “何人?”

  砰——

  门被暴力踹开,在空中摇摇欲坠。

  魏游越过柴正峰的肩膀,看向来人。几名穿着送亲服饰的下人怒气腾腾,看清凳子上拿茶杯的柳钟承,二话不说上前抓人。

  “啊——”

  一声惨叫在茶楼包厢内响起。

  柴正峰守在门口寸步不让:“我问你,是何人?”

  捂着伤口止血的人恶狠狠瞪着柴正峰:“今日柳家少爷大婚,奉劝各位知好歹,若柳家追究几位绑走我家少爷,耽误了吉时,可就只能上官府请青天大老爷评理了。”

  柴正峰等五个护卫的刀锋对准柳家的打手,所有人都不敢轻举妄动。